月經失調性不孕癥,是指婦女長期月經錯亂,夫婦同居3年以上不受孕者,為婦科臨床常見病之一?!秼D科切要》云:“婦人無子皆由經水不調”。內傷七情、外感六淫或氣血偏盛、陰陽相乘致經水不調,經行失調,則孕育無機。
![]() 古人云:“求子之道,必先調經”。調經之要,“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養腎氣以安血室。”若沖任調和經行準期,則孕育有機。它包括現代醫學之附件炎、輸卵管狹窄、輸卵管包塊、子宮發育不 全、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痛經、閉經等原發和繼發性不孕病變。 經期或前或后,或數月一至,或一月數至,甚則閉經。經量或多或少,經色或淡或紫,或經行腹痛,或經期前后腹痛?;虬橛懈郊?、輸卵管包塊、子宮發育不全、子宮內膜炎等。 古人論無子,謂男則主于精,女則主于血。其治則,男以補腎為要,女以調經為先。蓋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化血,為生殖之源。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男子,“二八,腎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是言男女之孕育,在乎腎氣之衰也。腎氣盛者,天癸按時而至,精血充盛,自能有子;女子之不孕,雖亦屬腎,但沖為血海,任主胞胎,又與沖任二脈有關。且婦人重在經血,血能搏精,則胎孕可成。故有不孕之因,既有腎氣虛衰,又有沖任損傷,然其表現,則均見經血不調。正如王肯堂所云:“婦人無子者,其經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經行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而不調。不調則氣血乖爭,不能成孕矣?!惫使湃嗽疲骸扒笞又?,必先調經。”然調經之法,亦當審慎。 “婦人所重在血,血能構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于經候見之;欲治其病,惟于陰分調之。蓋經即血也,血即陰也,陰以應月,故月月如期,此其常也。及其為病,則有或先或后者;有一年兩至者;有先痛而后行者;有先行而后痛者;有淡色、黑色、紫色者;有痰血而為條片者;有精血不充而化作白帶、白濁者;有子宮虛冷而陽氣不能化生者;有血中伏熱而陰氣不能凝成者;有血癥、氣痞、子臟不收、月水不通者。 凡此皆真 陰之病也。真陰既病,則陰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陰氣不足者不能攝胎。凡此攝育之權,總在命門。”故月經準期,則生育之機即多。調經之法,無非為辨證求因,審因論治,虛則補之,郁則疏之,寒則溫之,熱則清之,月經正常而致有孕。來自:http://yisheng./news/zyys/content_128278931.html |
|
來自: 昵稱36022462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