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現代社會越來偏重這個詞,很多妹紙有痛經的現象,所以對這個詞也是深信不疑。 其實子宮和其它內臟的溫度是一致的,只有我們發燒、發熱時才會和體溫一起升高,而凍傷、休克時才會和體溫的溫度一致。 根據傳統醫學文獻和教科書,都沒有宮寒這一說法。 那為什么連自己都會覺得是宮寒呢?宮寒有什么癥狀? 1、手腳冰涼 特別是一到冬天,很多女生都手腳冰涼。其實這也不必過多擔憂,因為冬天氣溫較低,而手腳末梢部分散熱快,毛細血管收縮所以表面的皮膚就比較涼。 況且女生愛美,到了冬天都穿的比較少,活動也不多,手腳自然就冰涼了。 七哥建議:穿暖和點,然后多多活動。 2、月經不調 這種情況更容易被誤會為宮寒。但是導致月經不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可能是腦部下丘腦、垂體的問題,也可能是卵巢、子宮的問題,需要去醫院仔細檢查才能知道原因。還有月經周期長還可能是因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或者圍絕經期。 所以并不是一句宮寒就能概括的。 七哥建議:早點上正規的醫院做個檢查,以免病情更加嚴重。 3、痛經 痛經的女生也不在少數,也是非常容易被說成宮寒的癥狀。痛經也有程度,嚴重的痛經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或者是子宮腺肌癥引起的。 但有一件事能確定,就是痛經的女孩子比不痛經的女孩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的機率高很多。 但是有些女生痛經會因為年齡增長、懷孕和分娩而癥狀改善。但如果痛經越來越嚴重,一定要定期檢查,必要時可以吃止痛藥。 七哥建議:痛經不是忍忍就能過去的,該檢查還是得檢查。 4、月經量過少 月經量少,不要自己覺得少就是少,量少的定義是一片衛生巾都不能濕透。有些人原來量很多,又突然減少。原因之一可能是內分泌出了問題,卵巢功能減退了。這需要檢查卵巢功能,不能隨意猜測。 還有一個原因是子宮內膜損傷,多半由人流引起。子宮內膜變薄,月經前一周仍然不能增厚,這種情況不會影響健康只會影響生育。還沒有生育的女孩子應該及時治療。 七哥建議:除此之外的月經量偏少都不需要治療,因為卵巢功能正常,月經量少比多要好。 5、月經量多 月經量多既不是宮寒也不是宮熱。但是引起量多的原因比量少的原因多多了,比如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等。 所以月經量過多更應該及時檢查,長期如此還會引起貧血甚至休克,而且對心臟健康也會產生影響。 七哥建議:不要以為月經量多是好事,定期檢查才是愛護自己 6、月經有血塊 血液離開血管,就會發生凝結,這就跟豬血流出來后會凝結成血豆腐一樣。 血液從子宮內膜血管瘤出后,沒有滲到衛生巾上,就會在宮腔或者引導內凝結成血塊,子宮內膜在血液里也會呈小塊狀,所以不要過度在意月經中的血塊,而是要在意月經總量的多少。 七哥建議:不必過度擔心,如果心理負擔過重,那就及時去醫院檢查檢查。 7、經血黑 經血如果變成黑色,先不要緊張,因為血液一旦離開身體,暴露在空氣中就會氧化,血液中的鐵蛋白被氧化后就會變成暗紅色。 經血顏色深也說明量不多。 8、反復流產 不是去醫院做手術的流產,而是身體自主流產。孕早期流產主要是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早期流產率比較高,這是人類的自我保護,防止不健康的胎兒出生。 原因還包括:感染、子宮畸形、免疫性疾病、宮頸功能不全等。反復流產如果發生在10周以上,則需要檢查一下自身免疫的抗體還有子宮頸的功能。 七哥說 每個女生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偶爾腹痛、月經失調、痛經等等,上了年紀之后白帶增多或者腰背酸痛都是騙子欺騙手段。 所以相信醫學,不要輕信不良商販的話。宮寒涉及的婦科疾病不是一句宮寒能概括的,更不是暖宮能解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