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激揚文字 2017-01-04

    人類與生俱來就有宇宙意識和自我意識

    何謂宇宙意識?

    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每天都會經歷日與夜的循環,為什么?

    月亮每月都會經歷圓缺的變化,為什么?

    地球上生長的萬物,每年都會經歷春生、夏長、秋收和冬藏的輪回,為什么?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你知道宇宙有多少星系嗎?最新數據是兩萬億

    為什么有晴天,有陰天;有晴空萬里,有烏云密布;有驕陽似火,有冰天雪地;有和風細雨,有暴風驟雨;有電閃雷鳴,有風和日麗;有萬物靜籟,有山崩地裂;有碧波萬里,有惡浪滔天……這繁復多變的宇宙現象背后是一種什么樣的不可知力在作怪呢?其中到底隱藏著什么樣的秩序和規律呢?

    在天崩地裂大地震的巨大破壞力面前,在惡浪滔天大洪水橫掃一切的強力沖擊之下,在近在咫尺的滔天颶風氣勢磅礴的肆虐面前,人類自身是何其的渺小,何其的無奈,何其的驚慌失措,何其的無所適從……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想理性認知宇宙,有一些人就可能會陷入與生俱來的關于自己生存環境的終極思考: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近在咫尺的滔天颶風

    宇宙是什么?

    宇宙是從哪里來的?

    宇宙又會到哪里去?

    這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宇宙意識。

    何謂自我意識?

    人類從生到死,會經歷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四個階段,生老病死既是一種自然現象,又是一種宇宙秩序。在面臨關愛自己、自己又關愛的人,眨眼之間天人相隔、生死兩茫茫之際,內心就會無比的傷痛,無比的彷徨,無比的乏力……

    易逝流年,眨眼之間,晨曦已到了遲暮;

    生命飄搖,轉瞬之際,笑顏已變成白骨。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少、青、壯、老

    人生苦短,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想理性認知生命的實相,觸發了一些人進入與生俱來的關于自身生命的終極思考:

    我是誰?

    我是從哪里來的?

    我死了以后又會到哪里去?

    這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我意識。

    這些有關宇宙本原和生命本原的疑問,自有人類的歷史以來,就有人在不斷地思考和追問,包括我們——已經處于高端文明時代的現代人。人們急需要得到一個非宗教的、能夠理性認知的、邏輯性較強的、比較合理的、比較易于理解的、能夠自圓其說的正確完美的答案。因為,這些答案屬于宇宙和生命終極追求的問題,既關系到人類自身的精神家園,又是宇宙真理和一切知識合法性的依據所在。

    而有關宇宙本原和生命本原的哲學本體論問題,一方面,決定著宇宙和生命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另一方面,宇宙本原和生命本原還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如果把這些問題搞不清楚,意味著自身精神家園的缺失。沒有精神家園,對人來說,總有一種糾結的塊壘和疑惑堵在胸中,嚴重影響建立起健康、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甚至于會讓人產生終極虛無、終極絕望的不良感覺。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哲學本原的迷失意味著精神家園的缺失

    本原意識是一種時間意識,即從有到無與從無到有的意識。有無之間永遠存在著斷裂,而哲學就是聯系有無的媒介。哲學的核心價值——就在于找到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回答宇宙和生命是如何從無到有、無中生有的。因為,宇宙本原代表著宇宙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生命本原代表著生命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從當下世界擺脫出來而返回源頭是一個從有到無的思考、冥想和感悟的過程,那么,從源頭處打開,則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造事件。人類文明正是從對宇宙本原和生命本原不斷思考和追問的過程之中產生的,對本原問題的不同答案產生出了不同的文明。

    宇宙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試圖用科學定律和數學公式詮釋宇宙起源的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說:

    “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此之前發生過什么?”

    本節就在回答霍金先生的這個問題。

    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也就是宇宙之源,元氣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元氣之前究竟是什么呢?元氣是如何從無到有、無中生有的呢?中國的古圣先賢所感悟出來的結果是這樣的:

    作為宇宙自然之氣,元氣是從太古洪荒時期的原初物質——混沌,轉化而來的

    也就是說,在元氣誕生之前,先是有一個類物質的前體,說它是物質又不是物質,說它不是物質又像是物質。那么,這個混沌又是些什么呢?混沌又是從哪里來的呢?混沌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先秦古籍《易緯·乾鑿度》

    誕生于先秦時期,在秦漢間盛行的注解和詮釋《易經》之書——《易緯?乾鑿度》,提出了比較系統的宇宙生成論。

    我們先來看一下作為文章篇名的“乾鑿度”到底是在講什么意思。最早用“”字的是在《易經》,乾的本義就在這卦象卦名里,是“健進”的意思。“乾”,本身是八卦之一,代表天,亦指代男性。“乾”為《周易》之中的第一卦,卦辭曰:元,亨,利,貞。《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諧,貞正。《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運行周而復始,永無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應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斗下去。

    《說文》鑿,穿木也。鑿有挖掘、開鑿、開通、開辟之意。

    ”乾“代表的是天,把“乾”與“鑿”放在一起,也就是“乾鑿”,在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之中可做“開天辟地”講。

    《說文》度,法制也。“度”有法則,體制,法度,制度之意。

    《乾鑿度》可直譯為“開天辟地的法則”。如果用現代語言來詮釋,意思也就是宇宙生成論。也就是說,“乾鑿度”里面所講的,事實上就是中國哲學的宇宙起源理論。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儒家始祖孔子(前551—前479)述而不作

    《乾鑿度》里用的是“子曰”,表示屬于孔子解析和詮釋《易經》的理論。而孔子本身是“述而不作”的,我們可以理解為《乾鑿度》是有傳承的,并非孔子所作。幾千年來,《乾鑿度》的“天地萬物生成說”被中國儒家、道家及整個中國文化圈所認可、吸取和傳承。《列子?天端篇》及《道藏》里的《乾元子三始論》完全采用《乾鑿度》之說,宋明理學也深受《乾鑿度》宇宙生成論的影響。

    《易緯?乾鑿度》曰:

    昔者圣人因陰陽定消息立乾坤以統天地也。夫有形生于無形,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混沌。

    混沌者,言萬物相混成,而未相離。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無形畔,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者氣變之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物有始、有壯、有究,故三畫而成乾。

    譯文如下:

    從前,圣人因為要詮釋宇宙精神本原即宇宙秩序“陰陽”,所以要確定宇宙本原的消息,以此來簡明扼要的說明創立宇宙乾坤、以陰陽統攝天地萬物的過程。人們一般會說,有形之物生于無形之中,那么這么巨大的乾坤究竟是怎么來的呢?關于乾坤的創立過程,說起來在最初的時候,需要經歷“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個階段。何謂太易?太易指的是什么都沒有的階段——未見氣時為太易;何謂太初,太初指的是剛見到氣時的階段——氣之始為太初;何謂太始?太始指的是氣已經開始有形狀了的階段——形之始為太始;何謂太素?太素指的是氣里面已經開始有質感了——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都有了,但卻混然一體而未分離、不可剖析的狀態,就被稱之為是混沌。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易緯?乾鑿度》

    為什么叫混沌呢?因為在太古洪荒的時候,氣、形、質混在一起,還沒有分離。那個時候,這種混沌物質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因此就叫易,為什么叫易呢?因為它沒有形狀,一直在變易和變化之中,易變一,一變七,七變九(一、七、九指的是始、壯、究三階段,即從量變到質變,數字本身并無確指的概念),九又變成了“一”,不過這個“一”已經變成了形變的開始,這個“一”就是元氣,有了元氣,最后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天地就這樣形成了。宇宙萬物的創立過程有始、壯、究三個階段,因此三畫而成乾。

    《易緯?乾鑿度》所描述的此渾沌之物就是元氣的前體。“一者形變之始”指的是在整個混沌階段,氣、形、質混在一起分辨不清,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但卻一直都在變。在經歷了始、壯、究三個階段的變化之后,終于開始有形狀了,終于開始從無序運動變成有序運動了,這個有序運動指的就是有一陰一陽兩種相反的力量,它們在共存、互動和交感。這個時候元氣就誕生了。因為元氣是宇宙創立之初在宇宙原點所孕育出來的第一物,所以也被稱之為是“”。

    《乾鑿度》里面所論述的“天地萬物生成說”,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大,其所用的關鍵詞“混沌”,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不要說是專家學者和文化人,普通民眾對此也略知一二。事實上,《乾鑿度》的“天地萬物生成說”是中國哲學的宇宙生成論學說。但身處高端文明時代的現代人,受“唯科學主義”和“科學至上”的理念熏陶了100多年,對原本是全人類最璀璨的這一文化瑰寶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寧愿去相信西方唯心主義的“宇宙大爆炸說”。

    《道德經》所定義的宇宙原點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第一章開宗明義就在講宇宙生成論:

    原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道家始祖老子(前571—前471)

    譯文如下:

    道可以說,但能用語言準確詮釋的并非永恒的道(真理);可以起名為道,但道能指范圍極廣其所指不能一成不變。

    宇宙一定是從無到有、無中生有的。無,指的是天地開始前的狀態;元氣一旦出現就到了有的階段,而這個元氣就是宇宙萬物之母——本原——了。

    宇宙經歷了幾乎永恒的“常無”——混沌——階段,最后竟然能夠從無到有、無中生有地發展演變為可以生成宇宙萬物的元氣,想一想這個自然力真的很神奇!真的很美妙!真的很想搞清楚其美妙的過程。無,為0,為混沌;有,為1,為元氣;常有,為萬,為宇宙萬物。現在的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什么都有,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元氣的終極產物——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等來感悟自然力之神奇,豈不聞“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天堂”,即由結果來反證和了解宇宙原點的智慧。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讓人感覺好像又回到了宇宙原點

    那么,宇宙原點究竟在哪里呢?

    當做無序運動的氣形質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混沌,轉變成有一陰一陽兩種相對力量做有序運動的那一點,也就是在無與有、0與1、空與實、混沌與元氣、無序與有序、無極與太極、元氣與陰陽兩個名字不一樣卻同時出現的那一點就是宇宙原點。

    名字不一樣的無與有、0與1、空與實、混沌與元氣、無序與有序、無極與太極、元氣與陰陽卻能夠在這一點上同時出現,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非常玄妙的事情,而且是玄妙之中的玄妙——玄妙的不得了,正因為如此,宇宙原點也就成為了宇宙一切奧妙變化之門——源頭處的智慧。

    如何理解“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

    人類一直想搞清楚宇宙是如何從無到有的問題,而老子卻只說了8個字。我們可以借助于西方哲學家的語言哲學理念來理解老子想要表達的意思。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英籍猶太裔哲學家維特根斯坦

    哲學家、數理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奠基人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其研究領域主要在數學哲學、精神哲學和語言哲學等方面,曾經師從英國著名作家、哲學家羅素。他以《邏輯哲學論》和《哲學研究》二書為核心,形成前后完全不同風格的語言哲學,給予當代分析哲學革命性的影響。

    維特根斯坦指出:

    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樣的,而是世界它是這樣的。

    人類一直糾結于想搞明白世界是怎樣的,而締造世界的自然力太神奇了、太玄妙了,太復雜了,而由自然力所孕育出來的現實世界又是這樣的奇妙,我們連一根草都搞不清楚,我們為什么要糾結于世界是怎樣的呢?世界它就是這樣的,人只是自然力所孕育出來的宇宙萬物之一,我們不能夠因為自己是萬物之靈,就一直想搞清楚世界是怎樣的,那樣太累了,也不可能搞清楚。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人類連一根草也無法研究清楚

    宇宙是有原點的,只不過宇宙原點并非是以科學求實的方式定義的,不是有精準數據的時間原點,而是以哲學命題方式定義的邏輯原點。宇宙哲學邏輯原點的確立,屬于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的范疇,對于厘清人們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迷茫、困惑和爭執極為有利。那么,宇宙的原點究竟是在哪里呢?

    很多人說是元氣,事實上也對也不對。準確地來說,宇宙的原點就在從混沌轉變為元氣的那一刻!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從“無,名天地之始”,到“有,名萬物之母”的那一刻!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的那一刻,無序運動變成了有序運動,無極變成了太極。在那一刻,元氣誕生了!陰陽誕生了!道(宇宙秩序和萬物動因)誕生了!太極誕生了!和諧誕生了!而“易”(變易、簡易、不易)在混沌之際就存在,到了那一刻之后,仍然存在,直到永遠!

    老子所說的定義宇宙原點的“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的哲學命題可真是絕妙,是詮釋從無到有最智慧的哲學語言,是確認宇宙原點的圭臬。無與有、混沌與元氣、無序與有序、無極與太極,這四對同時出現而名字卻不一樣。在經歷了從無到有之后,到底有了一個什么結果呢?結果就在宇宙原點產生出了一對“同出而異名”的東西——“元氣”與“陰陽”。作為宇宙的物質本原——“元氣”,以及宇宙的精神本原——“陰陽”,同時在宇宙原點出現。作為宇宙物質本原的“元氣”屬性為實,為陰,陰主靜;作為宇宙精神本原的“陰陽”屬性為虛,為陽,陽主動。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宇宙萬物和諧有序全部是元氣的產物

    老子非常非常注重宇宙原點,既用“無,名天地之始”與“有,名萬物之母”,來提出宇宙最重要的哲學本體論命題——即從天地開始前的“”,到萬物之母即生成宇宙萬物的元氣出現——“”,從這個“有”字也反應出元氣是有物質屬性的;又用“常無”來彰顯混沌階段的時間長度近乎永恒即宇宙在時間緯度上的至大無外、外無以加——常無,而這個“常無”階段最后竟然能夠孕育出可以生成宇宙萬物的元氣,能不神奇嗎?能不奇妙嗎?能不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嗎?

    “常有”的一層意思是指元氣常有,一層意思是指大千世界、蕓蕓萬物常有。在“常無”和“常有”之間有一個節點,或者說是中間點,這一點自然就是宇宙原點。徼,《廣韻》小道也。《班固·西都賦》徼道綺錯。徼,做名詞講,有邊界,邊境之意,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元氣的終極產物——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等來感悟源頭處智慧,即由結果來反證原點。

    老子用“此兩者同出而異名”來凸顯宇宙原點就是在無與有同時出現那一點,最后又用“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來告訴我們,宇宙原點是宇宙萬物智慧的源頭所在,宇宙原點是整個宇宙游戲規則被確立的時刻,所以才能夠被稱之為是“眾妙之門”。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元氣與陰陽同出而異名——眾妙之門

    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質”,只有從宇宙原點開始,我們才能夠真正做到撥云見日,才能夠云開霧散,才能夠找到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才能夠真正了解源頭成的智慧,才能夠找到終極真理,才能夠找到知識合法性存在的基礎,才能夠拿到詮釋宇宙萬物奧妙的金鑰匙!

    全世界都應該來仰望老子

    作為全人類最高思想成就的《道德經》為什么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呢?

    中國原生文明的起點在7000多年前上古時期的伏羲氏一畫開天所創立的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屬于無字天書,是通過一套由陰陽兩爻圖形所組成的符號系統來傳承伏羲思想的。到了距今4000—2700年中古時期即夏商周三代之后,原本有《連山易》(夏易)、《歸藏易》(商易)和《周易》“三易”之說。《連山易》和《歸藏易》也屬于無字天書,而且據說在東漢時因宮廷火災而流失。

    《周易》是中國原生文明階段性的系統集大成成果,而且從商朝中期開始,中國已經有成系統建制的文字系統——甲骨文,到了周朝的時候使用的是金文,即殷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從文明傳承的角度來看,伏羲八卦只有圖形,沒有文字,而《周易》則既有卦辭,又有爻辭,對后代的影響自然更大一些。但《周易》受詮釋64卦的占卜功用的影響,并非是一部純粹的哲學巨著。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周易》并非是一部哲學巨著

    《道德經》傳承自《周易》是毋庸置疑的,但一方面春秋戰國時代政治上進入了鐵血競爭的大爭之世,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經濟上進入了鐵騎牛耕時代,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文化上文字語言已經更加成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華夏族群原生文明開枝散葉、開花結果的時期。

    老子以其人格之偉大,思想之精深,悟性靈性之高絕,獨步千古。二千多年來,百家群籍,浩如煙海,沿流溯源,幾乎無不以《道德經》為其本根。《道德經》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道德經》所闡述的“道”,成為中國人心目中最崇高的概念。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注疏者不計其數,其中既有號稱“九五之尊”的皇帝,又有名垂千古的文人學士;既有道教徒,也有佛教徒。從先秦諸子到宋明大儒,從高官巨富到蕓蕓眾生,在哲學思想上大都受到過《道德經》的啟迪。

    在歷代兵家那里,《道德經》的影子也是隨處可見;通過變法把秦國由弱變強的商鞅采用的是老子“圣人不仁”的思想主張;為史家所稱頌的漢代“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西晉“泰康之治”,隋代“開皇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永徽之治”和“天元之治”,明朝“仁宣之治”,清朝“康乾之治”,以及現代以“白貓黑貓論”為代表的中國經濟奇跡,全部都是以《道德經》的無為思想——放權于民、藏富于民,作為治國理念的。《道德經》對中國古代政治、哲學、軍事、文學、藝術乃至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老子騎青牛的雕塑

    《道德經》是世界上唯一一部揭示宇宙之奧、生命實相和人事要害的哲學巨著。我們越是能夠不斷地靜下心來去揣摩、思考、感悟和體會老子到底想說什么,理解的越多,總結的越多,反思的越多,就越能夠體會《道德經》確實是中國文化之根和全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全世界都應該來仰望老子!

    西方哲學家對老子的研究和應用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興趣的哲學家之一。從16世紀開始,西方人把《道德經》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各國文字。據西方學者統計,從1816年至今,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已有250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當今《道德經》和《圣經》兩部著作,是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而《圣經》是由宗教力量支撐的,《道德經》則完全是一部哲學巨著。

    當今世界,各國元首、各領域的科學家、大思想家和大哲學家們紛紛從《道德經》中汲取到思想的源泉和靈感。1992年,在已有多種英文譯本的情況下,一種新的5720字的《道德經》英譯本,又在美國為8家出版商爭奪出版權,最后被哈潑公司買下,并創下了美國出版權費用的最高記錄。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道德經》英譯本

    目前,在西方影響最大的《道德經》譯本是當代英國漢學家韋利的英文本,題為《道及其力量》。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把“道德經”3個字分別翻譯為“道路”(theway)、“德性”(virtue)和“經典”(classic)三個詞。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仍然有人把《道德經》分作《道經》和《德經》。但目前通常采用的譯名是用漢語音譯“DaoDeJing”或“TaoTeChing”。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盧梭

    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說:

    老子的《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智慧,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近代哲學中受到道家思想影響的、最著名的學者和思想家是非理性主義哲學創始人亞瑟·叔本華(德文原名: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叔本華。叔本華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其唯意志主義哲學和悲觀主義生活態度都從老子那里得到了精神支持。

    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的馬丁·海德格爾(德語: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更是被認為是最直接地從《道德經》中吸取了思想資源,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哲學與老子“”思想的關聯性極強。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德國現代哲學家海德格爾

    1946年春,57歲的海德格爾曾與臺灣學者蕭師毅合作翻譯了《道德經》的一部分。據說,海德格爾的書房里就掛著蕭師毅手書的一幅書法:“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此句出自《道德經》第十五章。當友人遠赴東方時,海德格爾在致信中還附上了他翻譯的《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以表別離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哲學家閱讀老子思想,都是要從中獲取能夠拯救西方文明危機的良方!而他們也的確發現,《道德經》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理解、為人處世的中庸態度、德性培養的修行方法等,對彌補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強權意志,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家羅蒂

    后現代主義提倡的“無中心”、“無基礎”、“輕理智”、“重陶冶”等相對主義觀念,都被看作是從老子的思想中得到了啟發。無論是當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思想家,也是美國新實用主義哲學的主要代表之一的理查德·羅蒂(Richard Rorty,1931—2007),還是西方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20世紀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國思想家之一的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1930—2004),他們都明確表示自己的哲學理念與中國傳統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中國出版的德里達的書籍

    對普通西方人來說,《道德經》是他們可以“各取所需”的“法寶”!

    據報載,美國著名影星莎朗·斯通(1958—)甚至憑借《道德經》中的思想走出了離婚陰影,重塑生活信心。而諸如此類因結識《道德經》與老子思想而改變生活和事業的西方人的例子,在現今更是不勝枚舉!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美國著名影星莎朗·斯通(Sharon Stone)

    《道德經》是解決人類發展困境的法寶

    《道德經》是全世界唯一一部透徹地揭示出宇宙之奧、生命實相和人事要害的哲學巨著!也是全世界唯一一部將哲學本體論和認識論完美有機地糅合在一起的一部哲學巨著,是中國乃至于全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

    有關宇宙本原終極問題的“混沌”、“元氣”、“陰陽”、“太極”等術語,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但對自己擁有的、“已得到”的東西不知道去珍惜是人之天性,所以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有“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的感嘆。

    老子所提出的哲學命題微言大義,但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力而言卻不如孔子,君王只有在山河破碎、國弱民貧、萬般無奈之際才會用老子的思想來治國。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老子給孔子傳道的國畫

    西方文化極端重視有關宇宙本原的終極問題,因為哲學本原迷失之后,西方文化找不到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求不得”;中國文化最高的思想成就就在于擁有有關宇宙本原終極問題的源頭處智慧,找到了宇宙的終極存在、終極依據和終極真理。在唯科學主義盛行的思潮影響之下,人類正面臨著資源衰竭、生態惡化、食品危機、醫療危機和沒法可持續發展的困境,需要借鑒中國哲學的源頭處智慧,從宇宙和生命本原元氣本位的角度出發,改變不合理的普世價值和評判標準。

    交流是信息互換的過程,彼此間把自己有的提供給對方,相互取長補短謂之交流。要想達到最好的交流效果,交流雙方一定要共同驅逐自我身中和它者身中最有價值的思想或物質。而中國文化之中最有價值的思想,自然就是有關宇宙萬物本原的源頭處智慧。

    《道德經》是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嗎?

    科技過度作為所帶來的生態污染

    中國文化自人文始祖伏羲氏“一畫開天”之后,7000多年來一脈相承。正是因為中國哲學成功感悟到了宇宙萬物本原,中國文化就獲得了源頭處——宇宙原點和生命原點——的智慧。“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質”,中國之所以能夠在整個農耕文明時代,產生出全世界最輝煌燦爛的文明,原因就在于中國人擁有了源頭處的智慧。那么,源頭處的智慧到底有多重要呢?一方面宇宙萬物本原就是宇宙萬物的本質,生命本原就是生命的本質;另一方面,宇宙萬事萬物發展變化所遵循的宇宙秩序,或者說是游戲規則,在源頭處就已經確立了,宇宙本原就代表著宇宙真理。

    老子《道德經》是全人類最高的思想成就,而要研究老子的思想,外國人無論如何是無法深層抵達和認知到《道德經》的靈魂和精髓的,這個工作只有我們中國人自己來做!

    讓我們都來仰望老子!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国产精品99中文字幕| 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香蕉| 国产超碰无码最新上传|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男女爽爽爽影院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伊|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亚洲日本欧洲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日韩av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蜜桃| 中文字幕有码高清日韩|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四虎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好紧好湿好黄的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潘金链|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樱花草视频www日本韩国| 国产亚洲999精品AA片在线爽|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色欲久久人妻内射|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久久影视| 一二三四在线视频观看社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美女| 撕开奶罩揉吮奶头高潮AV |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欧美老少配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