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浮郄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有治療急性胃腸炎、便秘、麻木等作用; 浮郄穴的位置:腘橫紋外側端,委陽穴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詳見本文圖解浮郄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取穴位置】 位于人體的腘橫紋外側端,委陽穴上1寸,股二頭肌腱的內側。 【解剖位置】 在股二頭肌鍵內側;有膝上外側動、靜脈;布有股后皮神經,正當腓總神經處。 【作用功效】 微信編輯器 構思編輯器 清熱降溫、舒筋通絡。 【主治病癥】 主治胃腸、下肢等疾患,如嘔吐、泄瀉、臀股麻木、腘筋攣急、大便秘結、小便熱赤、股內貼骨癰毒等。 1、治療急性胃腸炎、膀胱炎、腓腸肌痙攣、下肢麻痹等。 2、浮郄穴主治髀樞不仁,霍亂轉筋,下肢麻痹等。 3、消化系統疾?。杭毙晕改c炎,便秘; 4、泌尿生殖系統疾?。喊螂籽?,尿潴留; 5、其它:髕骨軟化癥,腓腸肌痙攣等。 臨床常用于治療治療急性胃腸炎,便秘,膀胱炎,尿潴留,髕骨軟化癥,腓腸肌痙攣等。 【穴位配伍】 浮郄穴配承山穴治下肢痿痹。 浮郄穴配承山穴、昆侖穴,有舒筋通絡的作用,主治臀股麻木,小腿攣急。 浮郄穴配尺澤穴,上巨虛穴,有理氣和胃調腸的作用,主治急性胃腸炎。 治療氣秘者配中脘穴、太沖穴; 治療虛秘者配脾俞穴、氣海穴; 治療冷秘者配神闕穴、關元穴; 治療熱秘者配合谷穴、曲池穴。 艾·穴位│殷門穴:治療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股部炎癥! 點擊“閱讀原文”也可以進去看看!
|
|
來自: 過客bn2akq269w > 《時珍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