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現在綜藝節目,不是曬娃就是相親,不是唱歌跳舞就是小品相聲,一季里搞不出個大新聞,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綜藝。 不過,最近有一個綜藝悄悄地火了,豆瓣上甚至打出了9.4的高分,它的名字叫《見字如面》。 《見字如面》這檔節目,出自綜藝界的正午陽光——《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還有《漢語橋——我與中國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制作團隊實力文化。但這次不用明星默寫單詞,也不用比賽寫字,而是要朗讀信件。 讀信?!這也太文藝小清新了吧! 習慣了快餐式娛樂的人們真的會看? 但事實,它真的很好看! 或者說,很走心~ 在他們的朗讀和表演中,觸摸聽覺帶來的性感,和浮想聯翩。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人們的物理距離像現在一樣近;也從來沒有一個時代,人心的距離會如此冷漠疏遠。 信,讓人回憶起紙質時期,人與人之間的心意的溫暖。 《見字如面》節目的形式,來自于英國倫敦很有名的一個活動叫 Letters Live,從2013年開始每年一次,請許多老戲骨在 Freemasons' Hall 為觀眾讀各時代的信件。 其中比較有名的,流傳很廣的一段視頻,是卷福朗讀二戰時期塵封的情書; 中國版 Letters Live《見字如面》的配置也不比英國差—— 張涵予、張國立、何冰、歸亞蕾、王耀慶、林更新、蔣勤勤。 金馬影后話劇臺柱子,個個都是實力派。 主打“和外面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的人文氣息。 才播出第二期,卻已經刷新了豆瓣綜藝節目的打分新高度, 節目形式很樸實,也比較真誠,沒有選擇華麗的演播廳,而是坐落在藝術館,幾束追光落下來,映襯著紅磚,意映卿卿如晤,就開始娓娓道來了。 一期拆開五封信,有親情,有愛情,有山河,有國家,每期邀請五個嘉賓來二次演繹,不說話,只念信,重新樹立書信的儀式感,重現那時候的人文精神和傳統文化。 歸亞蕾手上的這封信是來自蔡琴的,丈夫楊德昌去世之后,蔡琴含淚寫下了這封「讓他活在我的歌里吧」。 蔡琴和楊德昌有著長達十年的無性婚姻,雖然兩人最后還是分開了,但在這場愛情中,蔡琴卻是愛的轟轟烈烈。 身為蔡琴的好友,歸亞蕾或許是最明白蔡琴心境的人,所以她也能把那種不舍和成全的矛盾讀出來。 這一聲輕輕的責備,勝過了人間所有情話。 不過,蔡琴也在后來的采訪中說,如果知道楊德昌生命這么短暫,早就應該放手成全他的戀情,而不至于現在這么痛苦,只能對著十字架祈福。
對于楊德昌說,愛過十年,一片空白,但是對于蔡琴來說是傾注了所有,就像這個教授說的蔡琴從小愛變成了大愛,只有寬恕,只有感激。 如果說歸亞蕾把女人的肝腸寸斷演繹的如癡如醉,那么何冰則是把絕望的父親演繹的欲哭無淚。 何冰手上的這封信,是編劇蔡春豬寫給自閉癥兒子的一封信「那天,你被診斷為自閉癥」。 這封信在當年擊碎了所有父母的心,但是現在何冰演繹出來卻又有了新的生命,絕望中的星星之火。 何冰不愧是老戲骨,對白話的理解力透紙背,在讀到醫院診斷的時候,直接是啜泣了幾秒。 讀到兒子未來的時候,把那種絕望中的慰藉,愛到深處的埋怨渲染的淋漓盡致。 何冰過渡的很好,愛恨交織的情緒之后,是一個父親的擔當,他還是有期許,但也會偷偷的抹淚。 沒辦法,日子總要繼續,人生的五味陳雜一瓶子吃掉吧。 何冰很厲害,他始終能繃著情緒,但是王耀慶和張國立卻是相愛相殺。當年黃永玉和曹禺的書信往來,現在也被張國立和王耀慶演繹了出來。 別看黃永玉是晚輩,但是在信里著實的犀利。 他說,曹禺后期的作品很有問題,演繹的不精準,分析的不透徹,一筐一筐的雋語,混亂了曹禺,也作賤了曹禺。 王耀慶是下了功夫,咬住了黃永玉的情緒,把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脾氣發泄出來了,尤其是那一句,醒來啊馬克白,把沉睡趕走,把現場的情緒推向了高潮。 黃永玉是曹禺的好友,雖然謀面兩次,但是早已成了知己,王耀慶的節奏感很好,傾訴到咆哮,再到后來的頓足扼腕,心在樹上,你摘就是。 但是,張國立也不甘示弱,在曹禺的回信中,把那份驚訝和思考邁于口齒。 曹禺其實是很感激黃永玉的,因為沒人敢這樣和曹禺說話,只有珍惜你的老友,才不想你囿于此地。 所以曹禺把這封信裝裱了起來,不饒點滴,不饒自己。 有意思的是,現場張國立和王耀慶擁抱在一起,恍惚看見了曹禺和黃永玉的碰面,這兩封信真的是被這兩個人演活了,謙謙君子,卻像一出話劇。 他們兩個站在一尺講臺上,好有儀式感,就像兩個遺老,在訴說著過往的歷史,翻開又合上。 當然,最后出場的蔣勤勤也表現不錯,念了一封鄧麗君寫給老師的信。 蔣勤勤試圖在還原鄧麗君,但是看得出來她有點小緊張,念起來有點生硬,但聲音是美的。 很理解把蔣勤勤放在尾巴,在嘗過酸甜苦辣之后,點上一份果盤,就可以消化了。 值得表揚的還有林更新,雖然差距老戲骨有點距離,但是已經敢邁出這步了。 林更新自己都說,這個節目很走心,其他節目只需要帶著肉體,但這個節目需要秉承靈魂。 豆瓣上有人說,讀信太有魅力了,聽信更是超迷人,有生之年能隨著文化奔波,找個地方苦痛也是享受。 就像小編的一位恩師說的那樣: “我自覺寫過的最好的文章都是在信里~” 來源:綜藝小賣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