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打開電視,無論調到哪個臺,都能看到綜藝節目的身影,霸屏的綜藝節目一次又一次的創造收視奇跡。 大部分收視率好的綜藝是搞笑類和感情類。 比如說搞笑類的真人秀《極限挑戰》不但笑傷了肺,還貢獻了一名網紅女——朱碧石。 如果說有一種綜藝,沒有一幫人逗比搞笑,也沒有浪漫的一見鐘情,甚至都沒有太多的直接的和觀眾的溝通。 你會看嗎? 《見字如面》就是這樣一檔獨樹一幟的綜藝節目。 這個節目的主題是明星給觀眾讀信,有酣暢淋漓、有調侃逗樂、有催人淚下。 9.3分實至名歸。 讀信的人,散發著無窮的魅力,信里的故事也帶你回到過去。 這個節目適合細細品味,閃光點太多,取其中兩封信來說吧。 兩個世界 幾許癡迷 是蔡琴在前夫楊德昌死后寫的一封公開信。 讀信人——歸亞蕾。 讓歸亞蕾來讀這封信的理由很簡單,她和寫信的主人蔡琴,她和信里的主人公楊德昌都是好朋友。 在歸亞蕾的誦讀中,無數人落淚。 蔡琴和楊德昌的過去比那些八點檔電視劇更讓人難以平靜,難以置信。 楊德昌在結婚時提出“無性婚姻”。 蔡琴在這段婚姻里甘之如飴的無條件支持楊德昌,她崇拜這個男人,她癡情與他的才華,她淪陷于他的一切。 楊德昌不出意外的名利均收,也不出意外的出軌了。 楊德昌一提,蔡琴只能放手。 楊德昌和鋼琴家彭鎧立愛的轟轟烈烈,再也沒有了所謂的柏拉圖,飛快的速度生下了孩子。 楊德昌給和蔡琴的這段婚姻總結“十年感情,一片空白。” 蔡琴則答:“我不覺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蔡琴沒有埋怨,沒有憎恨。 她深愛這個背叛了他的男人,她甚至說:“如果知道你這么快就會走,我應該早點放手。” 用蔡琴和歸亞蕾都唱過的那首《庭院深深》給這個故事做個結尾:“聽那杜鵑,在林中輕啼。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俗世幸有這種愛 流露人類至善 這一封鄭國強寫給兒子23歲生日的信。 讀信人——何冰。 這封信的開頭,這位父親回憶了兒子小時候的趣事。 “在你四五歲的時候,你特喜歡把小雞雞往插座里塞。我就弄了個打火機的打火器電了下你的手背。” “從此,你真的不再把小雞雞插進插孔里了,而是迷上了拿這個打火器電別人的小雞雞。” 逗得觀眾哈哈大笑。 接著回歸這封信的主題——其實父母也是裝的。 這就要講到給兒子性教育的事兒了,兒子裝不好意思,大人也裝不好意思。 兒子明明早先就看過,父母其實也早就知道。 何冰讀到父親看破兒子的小聰明,不禁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似乎觀眾都看到了這位父親在寫信時那神氣的表情。 一路走來,兒子從學國際象棋,到偷溜出去打臺球,做父親的就算不理解但是也遵從兒子的意愿。 直到兒子休學寫小說,這次可真成就劇烈的家庭矛盾。 何冰讀到這件事嚴重影響到了父親和母親的夫妻關系,眉頭皺了起來。 但當讀到兒子遵守約定去繼續讀了書,何冰瞬間又松下來了。 做父親的懂得兒子想要的,因為所有的父親都曾是兒子。 這個中年父親說著自己的過往,他也一樣,曾在年少的時候有著自己的夢想。 但是有多少人因為生活,妥協了呢。 一句“這個社會,理想太容易妥協,欲望太容易放大。” 道出了多少成人不得不為生活做選擇的悲哀。 一封家書,細數孩子從孩童走到成人,最后父親不忘送上那句祝福。 “生日快樂!一切順利!” 平常的家書,觀眾跟著笑著笑著又落了淚。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接下來要講的這封信,比較特別。 因為這是一封韓愈寫給鱷魚的信——《告鱷魚文》。 讀信人——張國立。 因為這封信是古文,在誦讀中為了方便觀眾更好的理解,直接翻譯成白話文來讀。 韓愈因為直言進諫惹惱了唐憲宗,因此被貶為刺史發配到了潮州。 到了潮州的韓愈知道附近有一條叫做鱷溪的河流,這條河流里有很多的鱷魚經常危害百姓的財產和安全。 于是韓愈寫下了這封給鱷魚的信。 張國立一露面,就立馬想到了皇上。 但是這聲音一出,但是立馬就讓人改了觀。 張國立似乎變成了韓愈本人,這一板一眼都讓人有種身臨其境之感,似乎自己也變成了韓愈,正在和鱷魚對話。 鱷魚在我所管轄的這片土地里作亂,是看不起我嗎? 給你們時間離開,假如不離開, 可就給你們好看了! 被翻譯成白話文的這封信,詼諧,也無比認真。 而我覺得,韓愈是指桑罵槐,在和貪官對話,貪官就是鱷魚,鱷魚就是貪官。 倘若再聽一遍這封信,將貪官帶入進去,又是另一種滋味。 張國立的語氣、情緒、動作,甚至是細微的語調都把握的非常細致。 直到張國立讀完,觀眾略有停頓,觀眾才從韓愈斥鱷魚的故事里出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見字如面》的陣容實在是強大。 除了上面介紹過的歸亞蕾、何冰、張國立,還有林更新、王耀慶、張涵予等等。 這是真正感受語言的力量的一個節目。 古人書信常用“見字如面”這四個字。 看到字就像見到了面一樣,這就是書信的神奇。 這檔節目在浮躁的社會里,把我們帶回很久很久以前,靜靜的回味當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