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深藍藥師
編輯丨處方君
來源丨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致命”的用藥混搭
患者:男,43
診斷:支氣管炎,腦梗死
醫囑:
羅紅霉素片150 mg bid × 5
復方甲氧那明膠囊2粒 tid × 10
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100 ml (0.2 g) bid × 2 靜脈點滴
二羥丙茶堿注射液0.5 g + 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 qd × 2 靜脈點滴
藥師分析:
1、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急性支氣管炎以病毒感染多見,不常規推薦抗菌藥物。僅在以下情況可給予抗菌藥物治療:75歲以上的發熱患者,心衰患者,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嚴重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病原治療應針對肺炎支原體,百日咳博德特菌,選擇大環內酯類,四環素或氟喹諾酮類,針對衣原體采用多西環素,大環內酯類或氟喹諾酮類。如果是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經驗治療應針對銅綠假單胞菌,流感嗜血桿菌及肺炎鏈球菌給予呼吸喹諾酮或三代頭孢菌素,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因此,無論是急性和慢性發作,在排除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前提下,均不推薦聯合用藥。
2、復方甲氧那明膠囊每粒含有氨茶堿25mg,羅紅霉素與茶堿合用,可增加茶堿的血藥濃度,導致茶堿中毒,二羥丙茶堿注射液與氨茶堿成分作用疊加,亦可能導致茶堿中毒的發生,除非在監測氨茶堿血藥濃度的情況下聯用,不建議門診患者聯合使用上述藥物。
處方君:
各位是否還記得,廣東江門的一名18歲女孩,因感冒同時服用羅紅霉素和復方甲氧那明膠囊兩種藥物后離奇死亡。該事件曾在朋友圈傳的沸沸揚揚,而這兩種藥物也一度居于“致命”藥物混搭榜首位。
復方甲氧那明膠囊含:氨茶堿、甲氧那明、那可丁、氯苯那敏;羅紅霉素:為肝藥酶抑制劑,可降低氨茶堿的清除率,顯著升高氨茶堿血藥濃度,導致氨茶堿中毒,患者出現肌肉顫動、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嚴重者甚至呼吸、心臟停止致死。正在服用氨茶堿的患者,不宜同時服用大環內酯類(紅霉素、克拉霉素、羅紅霉素等)、喹諾酮類(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四環素類(米諾環素、多西環素等)、克林霉素、別嘌醇等。
處方君舉雙手同意藥師的分析,除非在監測氨茶堿血藥濃度的情況下聯用羅紅霉素和復方甲氧那明膠囊,否則不建議門診患者聯合使用上述藥物。要不然出了什么意外,誰都負不起責。
說明書,看清楚!
患者:男,65歲
診斷:冠心病,陳舊性腦梗死
醫囑:
前列地爾注射液10 ug + 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qd
藥師分析:
前列地爾注射液說明書用法用量為成人一日一次,每次1-2 ml (5-10 ug) + 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 (或5%葡萄糖)緩慢靜注,或直接入小壺緩慢靜脈滴注。
處方君:
前列地爾注射液是以脂質體微球為藥物載體的靜脈注射制劑,由于脂質體的包裹,具有以下優點:①減少了藥物對血管的刺激;②保護了藥物,使其不易失活;③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損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若應用較大溶媒進行稀釋,則會因液體表面張力,分散體系各相比例的改變而破壞脂微球結構,影響對藥物的包裹,失去制劑的藥代動力學優勢。
地塞米松做霧化,合理嗎?
患者:男,65歲
診斷:腦梗死,肺炎
醫囑: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鈉5 mg + 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 + 注射用糜蛋白酶4000 iu,霧化吸入,每日2次
藥師分析:
2012成人慢性氣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指出,地塞米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進入體內后須經肝臟轉化后在全身起作用,地塞米松結構上無親脂性基團,水溶性較大,難以通過細胞膜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而發揮治療作用,由于霧化吸入的地塞米松與氣道黏膜組織結合較少,導致肺內沉積率低,氣道內滯留時間短,難以通過吸入而發揮局部抗炎作用。另外由于其半衰期較長,在體內容易蓄積,對丘腦下部-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也增強,因此不推薦霧化使用。
處方君:
地塞米松究竟能不能霧化吸入?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處方君也認為地塞米松不適合霧化吸入。補充一句,地塞米松霧化局部用藥跟全身用藥沒什么兩樣,反而增加了霧化的費用,地塞米松霧化吸入后血液濃度大于局部濃度。目前國內有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劑型: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用法和用量:一次1-2 mg,一日2次。霧化吸入布地奈德起效迅速,10-30分鐘即可發揮氣道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