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法則二 孝親尊師是子女最大的積福,十八歲成人后,子女有義務創造使父母為之欣慰的幸福生活,而沒有資格要求父母給你提供物質財富的條件。贍養父母終老是兒女報答父母生養之恩的最大幸福所在。 從小要給予孩子很好的人格教育,包括具有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世界的遠大志向,樂觀向上的心態,熱愛學習的求知欲,懂得待人接物的文明禮貌,熱愛運動,擁有健康體魄,兼有勤快干家務活兒的吃苦耐勞,及崇尚圣賢的高尚品德與境界。 父母應該給孩子買房嗎? 選自孫一乃《孝道法則》 孝道法則一和二的實質就是,父母生養你就是他們對你的最大的恩德,身為子女,行孝就是最大的積福。記住這兩句話,就可以解決家族幾乎所有的問題。 有個14歲的孩子突然不上學了,媽媽對他沒招兒了,最后上了電視節目,請專家給出出主意。節目現場還給那個孩子撥通了電話,問:“你怎么不上學?”那個孩子說:“我有今天,都是他們自作自受,你讓他們想一想,他們是怎么做的。他們是怎么答應我的條件的?他們做到了嗎?再說,我也沒想來到人間,他們把我生下來了,他們得了多大的快樂?他們只顧著樂了,他們把我養這么大,是不是每天都很快樂?我為他們提供了快樂,為啥我不能享福呢?” 一開始嘉賓都覺得這個孩子不孝,結果被孩子一反問,一想:是啊,我有兒子也感覺很幸福啊,每次工作再累,回到家里一見兒子就啥也忘了。你看社會顛倒到何等程度!所以,孝道法則得趕緊推廣,知道得越多,幸福的家庭越多。如果懂得這個法則,孩子還會這么想嗎?家長還會這么為難嗎? 家庭問題就錯在了天地位置的顛倒,而孝道法則就是告訴我們正本清源、各安其位,只要各自回到自己的本位上,一切都好了;如果不在本位上,做什么都沒用。如果兒女認為父母生養我就是最大的恩德了,就不會對父母提出額外的要求。有本事自己掙,報答父母,不要向父母索求。這樣,自立的心就出來了,人就立志了。 可是,自從大城市的房價被炒起來以后,買房成了年輕人奢侈的夢想,于是,很多年輕人把希望的目光轉向了父母,指望父母幫自己買房買車。但是,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在房價漲速中顯得杯水車薪。許多年輕人不知道,結婚是自己的事,幸福是自己奮斗、追求來的,父母沒有供你房、供你車、供你消費和享受的義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