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 gout) 是嘌呤代謝紊亂及( 或) 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組綜合征,其特征為急性單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泌尿系結石以及痛風性腎病,嚴重者甚至關節破壞,腎功衰竭。本病常與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伴發。目前痛風尚無方法根治,現行治療的目的是及時控制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并降低血尿酸水平,以預防尿酸鹽沉積,殘損關節及腎臟損害。在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目前臨床最常用于治療的藥物是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 NSAID) 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秋水仙堿對痛風有特效,在痛風急性發作的24h 內服用療效最好,但其不良反應較大,特別是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相近,限制了其臨床應用。非甾類抗炎藥物、激素由于對消化道、血糖、血壓的毒副作用也限制了其臨床的應用,患者往往難以堅持治療,復發率較高。臨床采用中藥六味痛風飲、并分別與秋水仙堿、雙氯芬酸鈉聯合同時和單用秋水仙堿、雙氯芬酸鈉對照治療觀察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療效、毒副作用的方法治療,單用中藥療效滿意,無副作用。 治療方法 治療期間均禁食富含嘌呤和核酸的食物、禁止飲酒及果糖類甜飲料; 避免感冒、勞累、緊張、受潮、受冷及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 抬高患肢,休息至關節疼痛緩解48h 后恢復活動。囑患者多飲堿性水,每日飲水2000 ~ 3000mL,保持大小便通暢。予自擬六味痛風飲( 虎杖30g,秦皮15g,土茯苓30g,山藥15g,蘆薈5g,郁金15g) 中藥顆粒,早晚飯后30 分鐘以熱水200ml 沖服;治療10d 后觀察療效及毒副反應。 本病雖名“痛風”,實則非風,濕熱濁毒瘀血流注并非外來,實是內生,痛風性關節炎發病急驟,故急則治其標,治療原則為清肝泄濁,補脾益腎,活血止痛。 六味痛風飲方中土茯苓、虎杖解毒清熱利濕、活血散瘀祛風,通絡利關節為君; 秦皮、郁金清肝利膽,清熱燥濕,行氣化瘀為臣; 山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為佐;蘆薈清肝熱、通便為使。全方除山藥歸肺、脾、腎經外,其余各藥均歸經于肝。有文獻資料表明,虎杖提取物能改善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性關節炎的病理改變; 虎杖提取物可能通過降低PGE2 的水平來發揮防治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作用,虎杖提取物對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性關節炎具有較好治療作用。秦皮總香豆素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其作用機制與抑制血清IL - 1β、IL - 8 和TNF - α 的產生有關。秦皮總香豆素既可作用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又具有降低血尿酸作用,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比較理想的抗痛風藥物。土茯苓可改善高尿酸血癥,從而發揮防治痛風作用。郁金提取物對小鼠具有顯著的鎮痛作用。 本研究通過觀察發現六味痛風飲治療痛風不但能消腫止痛,還能降低血尿酸指標,調節濕熱體質,故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且不良反應少,做成飲劑可代茶飲服用方便,病人耐受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下一步可繼續研究其對血脂代謝的調控,進一步觀察其是否能通過參與血脂代謝減肥降脂有利于控制慢性痛風期的復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