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濁漳河等。注入黃河的河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之一,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2。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由北向南在山西境內一瀉千里、呼嘯奔騰而過,呈現著最具代表的黃河自然景觀,孕育了最具民族魂魄的黃河人文精神,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黃河民風民俗。 汾河 省內最大河流 汾河,古稱“汾”,又稱汾水,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源頭傳統認為山西省寧武縣境內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現代考察認為在神池縣太平莊鄉西嶺村。汾河流經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呂梁市、晉中市、臨汾市、運城市6市的29縣(區),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在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汾河在山西省的政治、歷史、文化、經濟地位舉足重輕。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西人稱為母親河,對山西省的歷史文化有深遠的影響,有許多地名(汾陽、襄汾等)、產品名(汾酒)來自汾河。 沁河 黃河一級支流 沁河為中國黃河下游的支流,位于山西、河南兩省境內。發源于山西沁源縣的霍山,郭道鎮以上為上游,郭道鎮以下經沁源、安澤、沁水、陽城等地進入河南境,在河南沁陽接納丹河后轉向正東,在武陟附近匯入黃河。全長450公里,流域面積1.29萬平方公里。沁河具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沁河歷史文化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學、藝術、建筑、民情、風俗、習慣、行為方式等各個方面,顯示出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性,散發著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魅力。歷史上有名的長平之戰就是發生在沁河流域。 蟒河 黃河支流沁河的支流 蟒河,亦稱漭河、莽河,黃河支流沁河的支流,發源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南指住山麓花野嶺,由北向南,流經晉城市陽城縣、河南省濟源市、孟州市,分為兩支,再經溫縣、武陟縣,在武陟縣分別入黃河和沁河。全長130公里(一說106公里), 流域面積1328平方公里。山西境內水利效益較好,建設有引沁濟蟒灌區。河南省境內歷史上災害較多,建國后采取流域綜合治理措施,河流治理效果明顯。山西晉城市陽城縣源頭區開發有風景區。據趙禮莊水文站統計,蟒河的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為0.923億立米,年最大徑流量為1964年的2.3億立米,年最小徑流量為1972年的0.37億立米,二者相差62倍多。 涑水河 運城人的母親河 涑水河流域位于山西省南部的運城市境內,流域范圍包括聞喜縣、夏縣、鹽湖區、臨猗縣、永濟市的絕大部分和絳縣、萬榮縣的一部分。涑水河干流總長196.6km,主要支流有冷口峪、沙渠河、青龍河、姚暹渠、灣灣河等。發源于山西省絳縣橫嶺關陳村峪?!端洝?“涑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葭谷?!弊⒃唬骸颁乘觯字^之華谷,至周陽與洮水合,水源東出清野山,世人以為清襄山也?!?/p> 三川河 山西河流 三川河由北川、東川、南川匯流而成,故名三川河。 河道全長176公里,入黃口高程624米。 干流在山西省離石市以上稱北川,發源于呂梁山北段西麓方山縣的赤堅嶺,流經方山縣城,在離石市納支流東川后始稱三川河。再往下游6公里的交口鎮匯入支流南川,然后流經柳林縣城。于石西鄉西河口村注入黃河左岸 。三川河是晉西匯入黃河北干流左岸諸多支流中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積4 161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特征,可分為三個類型區:土石山區、河谷川地區、黃土丘陵溝壑區。 昕水河 山西河流 昕水河發源于山西省境內的蒲縣摩天嶺,在隰縣午城附近有東川河和城川河匯入。昕水河河流全長 134公里,在大寧縣西注入黃河,流域面積為4326平方公里。昕水河流經黃土殘塬區,水量不大,含沙量高,大寧站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 1.84 億立方米,年平均含沙量55公斤/立方米,年輸沙量2830噸。 桑干河 山西河流 桑干河屬海河流域永定河 ,由上游源子河、恢河在朔城區馬邑匯合后為桑干河,流經朔城區、山陰縣、應縣、懷仁縣,在懷仁縣古家坡附近進入大同市,經河北省匯入永定河。相傳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干涸,故得名。上源為山西省的元子河與恢河,兩河于朔州附近匯合后稱桑干河。在河北省懷來縣朱官屯匯洋河后入官廳水庫。長506千米,流域面積2.39萬平方千米,爾后流入黃海的一個大海灣——渤海。 滹沱河 山西河流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音同“呼駝”)或滹池,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滹沱河發源于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向西南流經恒山與五臺山之間,至界河折向東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東流至河北省獻縣臧橋與滏陽河相匯成子牙河后入海。全長587公里,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公里。 濁漳河 長治人的母親河 濁漳河是長治市最大的河流,流經全市12個縣、市、區,在長治市流域面積9 991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71.9%。在先秦時期,濁漳河被稱為“潞”,漢以后才有“潞水”、“潞川”、“濁漳”等別稱。濁漳河干流流經襄垣、黎城、潞城、平順、壺關,在平順縣馬塔村東出省流入河南省林州市和河北省涉縣。濁漳河干流水力資源豐富,特別是位于潞城市、黎城縣、平順縣交界地帶的辛安泉泉群,泉口總數約170余處。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巖溶泉。 山西主要河流山西境內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條,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長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注入黃河的河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 汾河水系 1 汾河 2 大廟河 3 中馬坊河 4 西馬坊河 5 新堡河 6 鳴水河 7 五村河 8 東碾河 9 嵐河 10 澗河 11 獅子河 12 天池河 13 屯蘭川 14 原平川 15 大川河 16 柳林河 17 楊興河 18 瀟河 19 烏馬河 20 昌源河 21 惠濟河 22 柳根河 23 龍鳳河 24 侯堡河 25 磁窯河 26 文峪河 27 靜升河 28 仁義河 29 交口河 30 段純河 31 北澗河 32 南澗河 33 對竹河 34 團柏河 35 轟轟澗河 36 午陽澗河 37 三交河 38 大洪峪澗河 39 霍泉河 40 洪安澗河 41 曲亭河 42 仙洞溝河 43 龍祠河 44 澇河 45 鄧莊河 46 豁都峪河 47 三官峪河 48 南賈溝河 49 滏河 50 澮河 51 三泉河 52 三交河 53 馬壁峪 54 黃華峪河 55 瓜峪河 黃河各支流 1 黃河河口-龍門段 2 蒼頭河 3 偏關河 4 大石溝河 5 縣川河 6 朱家川河 7 小河溝河 8 嵐漪河 9 楊家坡溝 10 蔚汾河 11 孟家坪河 12 趙家坪溝 13 張家坪河 14 蘆山溝河 15 八堡水河 16 兔坂河 17 曲峪河 18 青涼寺河 19 月鏡河 20 湫水河 21 三川河 22 留譽河 23 屈產河 24 小蒜河 25 義牒河 26 和合河 27 芝河 28 昕水河 29 清水河 30 鄂河 31 黃河龍門 32 遮馬峪河 33 葡萄澗河 34 洪陽河 35 八政河 36 曹家川河 37 泗交河 38 五福澗河 39 板澗河 40 毫清河 41 西陽河 42 橫河 涑水河水系 1 涑水河 2 沙渠河 3 姚暹渠 沁河水系 1 沁河 2 赤石橋河 3 紫紅河 4 白狐窯河 5 狼尾河 6 青龍河 7 龍頭河 8 藺河 9 李元河 10 王村河 11 泗河 12 蘭河 13 石槽河 14 馬壁河 15 蘇莊河 16 龍渠河 17 沁水縣河 18 山澤河 19 端氏河 20 侯村河 21 蘆葦河 22 獲澤河 23 西冶河 24 長河 25 丹河 永定河水系 1 永定河 2 洋河 3 桑干河 大清河水系 1 大清河 2 唐河 3 沙河 滹沱河水系 1 滹沱河 2 孤山河 3 虎山河 4 龍山河 5 羊眼河 6 雙井河 7 峨河 8 峪口河 9 中解河 10 蘇龍口河 11 陽武河 12 北云中河 13 南云中河 14 牧馬河 15 同河 16 小銀河 17 清水河 18 烏河 19 龍華河 20 黑硯水河 21 綿河 22 松溪河 漳衛河水系 1 漳衛河 2 清漳河 3 濁漳河 4 衛河 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每一條河流都是一方人民的生命之源。山西這些美麗的河流,你到過幾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