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以來,51快影、君享金融、聰明投以及珠寶e貸等多個小平臺先后出現兌付危機。據網貸之家統計,就今年1月份一個月,國內累計有25家停業及問題平臺,其中跑路6家、提現困難16家、停業轉型3家。在行業集中度愈發增強的背景下,中小平臺的生存環境艱巨,這也導致會有越來越多的網貸平臺曝出問題或者退出網貸行業。那么,平臺暴雷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一、由于經偵介入導致平臺提前暴雷 比如最典型的e速貸。去年5月26日惠州公安局惠城分局發布了案情通報,e速貸定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并抓捕13人。e速貸5月24發布的《關于我司520被調查事件進一步進展公告》成為平臺最后的聲音,而公告中“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成為這個平臺最后的絕唱。 這類平臺第一個共同特征:有非常的地域性,往往就集中在某個省或者某個地區。另外一個特征就是這類都有不合規的地方。但目前幾乎還沒有一家平臺完全符合新政監管的要求,大家都還處在整改期。第三個共同特征是這類平臺往往缺少行業經驗,不僅股東背景,很多網貸平臺的高管團隊也缺少互金行業經驗。 二、本就打算圈錢跑路的平臺 這類平臺中跑路最快的就要數臺州的恒金貸。上午上線,下午就跑路。注冊資金5000萬,6月27日恒金貸宣布開業并稱將連續三天優惠活動,但當天下午,網站就打不開了。跑路速度之快,讓投資人根本沒反應時間。這是典型的詐騙型平臺,老板的目的就是圈一筆錢跑路。遭遇這種雷平臺的投資人往往都還有一定經驗,已經投資過網貸過一段時間,由于不滿足原有的收益,因高息的誘惑,本著快進快出的思路,抱著平臺沒有自己跑得快的錯念而踩雷。 這類平臺共性特征:比如營業執照是假的,上線時間不足一個月,網址備案也是假的,借款資料盜用其它網站,法人或負責人過于年輕僅20來歲的等等。 三、資金鏈斷裂導致平臺暴雷 最近暴雷的君享金融就屬于此類平臺。1月14日,君享金融發布逾期項目兌付公告,稱因浙江省衢州市某房地產公司項目逾期無法歸還本金及利息,造成客戶的回款延誤。現公司已啟用追繳體系,對借款人浙江省衢州市某房地產公司的抵押物采用催收、變賣抵押資產等催繳措施。 這類平臺突然爆雷的原因主要還是平臺自身兜底能力有限,當到期應還的項目逾期,平臺又無法兜底時,往往就會突然爆雷,讓投資人措手不及。 這類平臺共同特性:大額借款人占比非常高,平臺往往有大額借款項目,或者平臺雖然沒有大額借款項目,但平臺拆借款金額的手法非常明顯。而且平臺又沒有擔保公司為借款項目提供擔保,或者雖然有擔保公司擔保項目,但這種擔保屬于自擔自保或者關聯擔保。 除此之外,以下幾點也可能導致網貸平臺突然暴雷: 1. 經營不善的風險:比如出現很多壞賬,或者雖然沒有壞賬,但是持續虧損,那肯定是要破產的。 2. 合規與法律風險:如果涉嫌非法集資、甚至集資詐騙,那就可能會被舉報,被查處,平臺也要關門。 3. 重大的技術過失:比如數據嚴重外泄,甚至數據丟失,導致平臺無法運營下去。 4. 重大的操作過失:比如由于技術與流程不嚴密,導致資金的損失等。 5. 重大的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比如地震、洪水、爆炸引起的重大損失。 所以投資者不要誤以為監管之后的網貸行業就會百分百安全,網貸行業的風險不僅來自于打著P2P網貸行騙的騙局,更多的是行業發展尚未成熟時平臺不間斷暴漏出來的漏洞。投資者在投資時可要擦亮眼睛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