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32017年2月12日下午參加北京青年人力資源服務商會的常委辦公會,我發言提到想在2017年組織兩次人力資源外包與勞務派遣的主題沙龍,一是想促進同行交流;二是想提高同行的專業能力。在聽完我的發言后,有一位央企的朋友問我“為什么他們集團某些部門還有將近一半的勞務派遣人員,盡管《勞務派遣暫行規定》提到勞務派遣用工不能超過員工總數的10%,但他們領導還是要堅持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聽完他的問題,我沒有機會現場回復他,正好通過今天的微信公眾號文章給他一個回復。 勞務派遣起源于歐美,先后在歐洲的比利時、法國、英國、挪威、荷蘭、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初進入中國。“勞務派遣自發生后世界主要國家對其的態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多數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嚴格禁止勞務派遣;另一類是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瑞士等自由主義傳統濃厚的國家,對勞務派遣采取寬松、開放的態度。嚴格禁止的國家隨后分化為兩種傾向:一種是絕大多數國家經歷了禁止、管制到開放的發展趨勢;二是少數國家依然堅持禁止態度,如希臘?!保ㄒ米越洕芾沓霭嫔绲摹秳趧张汕病趹鹇赃x擇、制度構型和資源整合的研究》) 勞務派遣自起源到現在,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即使在國家嚴格禁止的情況下依然頑強地生存并不斷發展壯大,我相信勞務派遣在中國也會長期存在并發展壯大,一方面是《勞動合同法》已經承認了勞務派遣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是《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等政策上會嚴格管制以避免其負面影響。下面我將探討下勞務派遣能解決哪些用工問題。 一、彈性用工問題 勞務派遣的本質是為了滿足企業的彈性用工需求,由于企業的用工成本越來越高,風險越來越大,市場變化太快,為了解決季節性用工、非核心崗位用工、市場臨時性變動用工等問題,企業在固定用工方式之外,增加了勞務派遣這種彈性用工方式。 彈性用工是固定用工的一種補充,也是在經濟形勢不確定的大環境中的企業用工趨勢,除開勞務派遣這種彈性用工方式外,還有小時工、臨時工、非全日制用工、實習生、退休返聘、兼職用工等多種彈性用工形式,但勞務派遣是所有彈性用工里相對規范的一種(因為用工就會涉及員工的勞動關系、薪酬、個稅、保險、發票等問題,而勞務派遣可以通過差額納稅解決發票問題,可以通過勞動合同、代發工資、代交個稅、代交社保等方式解決其他用工問題)。 二、解決編制問題 在央企、國企和外企,企業用工是有嚴格的編制限制的,這些企業有工作任務,但沒有空余編制,所以就只能采取勞務派遣或崗位外包用工形式。通過勞務派遣可以很好地解決編制問題、員工管理問題。 三、解決招聘問題 春節剛過完,各家企業都進入忙碌的招聘工作中,勞務派遣公司也進入緊張的招聘季。招聘一直是客戶采取勞務派遣用工的硬需求,特別是制造行業,是否有招聘能力是制造行業選擇勞務派遣公司的首要指標。 例如,我從2007年進入勞務派遣行業開始,第一個客戶就是幫電子廠招聘操作工,當時廣東和江蘇的電子廠尤其缺人。當時的客戶對勞務派遣公司的招聘能力要求比較高,對勞務派遣公司的員工管理能力要求要弱一些。 四、解決成本問題 早期的勞務派遣解決最多的是員工招聘問題,最近兩年我接觸比較多的是通過勞務派遣解決用工成本問題。對于企業來說,用工成本連年增加,特別是社保公積金成本、個稅成本壓力越來越大,如何通過勞務派遣公司降低用工成本成了選擇勞務派遣公司的硬需求。通過勞務派遣降低用工成本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把社保轉移到比例和基數比較低的地方去。在中國的一些城市,為了吸引招商引資,個別城市的社保比例比大多數城市都低,能降低社保成本達到50%以上,這種優惠政策對于低端批量用工的企業是很有吸引力的。 另一種是改變用工方式,增加彈性用工崗位,例如小時工、臨時工,非全日制用工,一個員工可以到多個單位工作,自己繳納社保,企業間接降低了社保成本,最多給員工購買一個社保單工傷和商業意外險。 五、解決用工風險問題 最近兩年,很多共享經濟類企業找到我們,想通過勞務派遣解決企業的用工風險問題。例如工傷風險、不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風險、個稅基數風險、社保繳納風險、政府監管風險。 勞務派遣公司畢竟不是保險公司,但勞務派遣公司有豐富的處理用工風險經驗,我們可以通過專業的法律知識、嚴格的法律文本、合法的用工方式,最大限度的幫助客戶降低用工風險。 2017年,是我進入勞務派遣行業的第10個年頭,我相信,勞務派遣這種用工方式依然會受到企業的歡迎,因為勞務派遣依然能解決企業的很多用工問題。 (本文作者:陳小虎,科衡人力創始人兼總經理、北京青年人力資源服務商會副會長) |
|
來自: jason_yangzx > 《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