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典故出自《新唐書·婁師德傳》。婁師德在刑武則天時做過宰相,他的處世哲學就是妨忍耐。婁師德身長八尺,嘴方,嘴唇很寬大。他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觸犯了他,他就謙虛退讓以求得別人的原諒,不在臉上露出憤怒的顏色,他曾與李昭德一起走路,婁師德長得很胖,不能走快了,昭德嫌慢,生氣地說:“被鄉巴佬拖累!”婁師德笑著說:“我不做鄉巴佬,又有誰做呢?”他的弟弟被朝廷派去守代州,在上任前向他辭行,他教導他的弟弟遇事要忍耐。他弟弟說:“有人把痰吐在我臉上,我自己把它擦干就是了。”婁師德說:“還不行,你自己把它弄干凈,是想躲避別人的怒氣,應該讓它自己干了。”才算能忍耐。后來用唾面自干來形容受了污辱,不作反抗,盡力忍受。 唾面自干摘自《隋唐嘉話》:婁師德弟拜代州刺史,將行,教之耐事。師德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據過分,人所唾嫉也,將何以全先人發膚?”弟長跪曰:'自今雖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唾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師德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于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干,何唾笑而受之?” |
|
來自: 老劉tdrhg > 《11.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