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深感失望的是,我接觸過那么多人,幾乎都是不看書不看報的。許多人有閑的時光幾乎都用來打博克、打麻將或研究六合彩。 我分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間段在武平新華書店觀察了好幾天,將看書的人分類,學生居多,小朋友因放假,有一些。而二十五歲以上的讀者群,也能見到幾個。 至于買書的人,很少。翻一翻,看一看,放回。實用類的倒是有些人買。 究竟還有誰在閱讀? 我走進親戚的豪宅,大屋裝修得富麗堂皇,主人很熱情地引我觀賞其豪宅裝修,麻將機與跑步機俱全,卻連紙都見不到一張,別說是書的影子了。這是做生意的人家,可以理解。書與“輸”同音,是很多生意人都不太接觸書的緣故,甚至有些迷信的店家還不允許在店里放書。 我走進有在校學生的家庭,但所見幾乎都是教科書,屬于閑書一類的,幾乎找不到。也許因為經濟困難,沒有余錢買閑書。也許學子學業繁重,沒有時間看閑書。 因為有業務,我經常會去農村,不用說,是沒有書的蹤跡的。農村人要勞作,沒有時間與閑心看閑書。至于隱居鄉間的高人異士,恐怕甚少,我也無緣見識。 為何大眾不讀書?是讀書無趣嗎?是無時間或讀了無用嗎?正如別人無法理解我的愛好一般,讀書之樂趣,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 讀書有啥好處?我最初的感覺是能夠讓我安靜與充實,給予我各種不同的精神體會,有些好書,讀了心里便會顫動,讓心變得柔軟溫和一些。有些好書,能夠摧毀你心里的積塵,凈化你的心靈。 人各有志,但看著許多人只要有時間便用于玩樂,我感到莫名的悲哀。也許書只會慢慢走進象牙塔,與忙碌的塵世越走越遠。我還寫書作甚?我忽然對手中籌劃許久的一部長篇小說失卻了信心,打算擱筆閑置。如寫書僅為贏利,確實是無法繼續寫下去的。我的情緒也變得很復雜,便只有激勵小孩,必須在理科方面多努力,以免將來做空頭文學家,只能站在路口對著忙碌的人流吁噓嗚呼徒然慨嘆。 許多傳統的東西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但正如流水,個人的力量是無法阻擋的,人類社會進步亦如斯。人們曬富貴曬權利曬生活曬子孫,卻很少見到誰爭著曬藏書曬閱讀過的書籍的,這樣的現實確實令人失望與窒息。而且昂貴的書價,注定書是要走進象牙塔的,悲哀與嘆息都無用。 文章摘自鄧一笑《塵世賬單》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