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 ![]() “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威廉·馬歇爾William Marshal, 1st Earl of Pembroke(1146 - 1219年5月14日)第一彭布羅克伯爵,王室御馬總監,通稱威廉元帥,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騎士,自斯蒂芬國王以來,他先后服務于四個英國國王(亨利二世,獅心王理查,無地王約翰和亨利三世)最后成為英格蘭攝政王,被譽為最忠誠的騎士,以圣殿騎士安葬。據說元帥在英語中和馬歇爾通用就是從他開始的。 1215年,“粗魯王”威廉病逝,跟隨著利益的指揮棒,英格蘭的大小貴族背棄了路易八世,團結到了約翰年僅9歲的長子亨利三世(Henry III of England,1207—1272年)及其監護人威廉·馬歇爾(William Marshal, 1st Earl of Pembroke,1146—1219年)的周圍。威廉·馬歇爾是金雀花王朝的開國元勛、五朝老臣。作為一位來自諾曼底的騎士,威廉·馬歇爾早在亨利二世統治時期便已為其家族南征北戰。不過,威廉·馬歇爾的政治地位并非緣于軍功,事實上,早年小規模的軍事行動中,他的表現拙劣,常常淪為同僚的笑柄。 威廉·馬歇爾的聲名鵲起及在英、法兩國廣泛的人脈,來自于他頻繁參加騎士比武(Tournament)所取得的成績。當時的騎士比武雖然沒有詳盡的規則,但風險終究小于實戰,且勝利者有權要求贖金并支配對手的戰馬、盔甲等戰利品。初次參賽嘗到了甜頭后,威廉·馬歇爾一發而不可收拾,頻繁現身于各大賽事。鑒于他在比武場的佳績,亨利二世任命他為“幼王”亨利的馬術教練。威廉·馬歇爾就此平步青云,步入了金雀花王朝宮廷。 ![]() 12世紀的騎士比武 在威廉·馬歇爾的影響下,“幼王”亨利熱衷于舉辦各種騎士比武大賽。作為少主的“金牌打手”,威廉·馬歇爾也在這些比賽中續寫和擴大自己的傳奇。根據“幼王”亨利的一位廚師的統計,威廉·馬歇爾曾在十個月的時間里俘虜過103個騎士。從100多個騎士手上搶來的戰利品和索要的贖金,必然是一筆驚人的財富,但這也只是其比武生涯的一小部分。據說臨終前,他曾回憶道:“在比武大賽的場地上總共俘虜過500多個騎士。” ![]() 中世紀騎士比武的盛況 “幼王”亨利死后,威廉·馬歇爾曾一度效忠亨利二世與時任阿基坦公爵的理查一世交戰。但對并不熱衷騎士比武的亨利二世而言,威廉·馬歇爾只是一個尋常武將。反倒在理查一世即位后,威廉·馬歇爾重新受到重用,并在其參與十字軍遠征期間,以大內總管的身份留守英格蘭。“無地王”約翰統治時期,威廉·馬歇爾受封彭布羅克伯爵(Earl of Pembroke),由此步入了大貴族行列。 事實上,威廉·馬歇爾并不擅長治理封地,也不是一個合格的統軍人才,但是通過賽事建立的威名,令其成了約翰與英格蘭各貴族談判時無可替代的代表。不過,在金雀花王朝最為危難的時刻,威廉·馬歇爾同樣首鼠兩端。當他效忠約翰時,他的兒子們卻投效在路易八世的帳下。直到“無地王”約翰死后,身為首席攝政王的威廉·馬歇爾才登高一呼,以其人望集結英格蘭的騎士向路易八世展開進攻。 1217年5月20日,在威廉·馬歇爾的率領下,高呼著“保護國土”的英格蘭騎士在林肯郡擊潰了路易八世的主力。隨后,英國海軍又在桑德維奇海域擊敗了法國艦隊。被朝秦暮楚的英格蘭貴族涮了一把的路易八世只能宣布放棄英國王冠。1219年,威廉·馬歇爾去世,年幼的亨利三世擺脫了這個如芒刺在背的攝政王,金雀花王朝由此轉危為安。 ![]() 威廉·馬歇爾的雕像 本文匯編自《染血的王冠 :不列顛王權和戰爭史》 ![]() 首次以戰爭和王權更迭為視角,全境式展現英倫三島四百年間的風云變幻,由諸侯爭雄至資產階級革命、君主立憲的漫長歷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購買本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