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擺短”和“劈長”在比賽中主要用于處理下旋短球或不轉球,對于上旋短球的話,撥、推、挑更保險些。 打乒乓球,本身就是一個主動發力,被動借力的過程。學會借力,不僅是乒乓球的進階進技術,也是基本技術。 今天的借力擊球,我打算從最簡單的借力談起。經常在網站上看球很多剛學球的球友問接發球的問題,什么一接就下網,一接就飛之類的。這里,我們不談判斷的問題,我們只講,如何借力,把球回過去。為什么把它歸為乒乓球的進階技術,一般,凡是能借好力的球友,水平都不淺。 很多初學球的球友,對乒乓球的旋轉,往往是一臉懵。人家發球一加旋轉,各種吃。網站上關于吃發球的帖子也不在少數。 我們先說最容易的下旋接發球,還記得馬凱旋老師在指導業余時有句經典臺詞,“這年頭,狗都會拉弧圈”,我借用一下,“這年頭,有個腦袋就會接下旋。”這在業余里應該是句比較經典的話吧!(有點自夸的嫌疑)。還記得我的一個六年級小學員,只和我學球半年(算時間也就一百多個小時吧!),畢竟是半路和我學的,以前自己在學校亂打的,承認他有一定的天賦,但入師門太晚,我教他就不能太過系統,以早日實戰為主,我告訴他,練發球,以側旋為主,能用相似動作發出側上側下變化,你就是高手。你還別說,他用了十多課時,就能把球發的得很轉(他練的是下蹲砍式發球),側旋多,再加上側上側下變化,俱樂部好多成手都吃。為什么,因為大多人都一成不變的發下旋,無論轉不轉,有的可能已經發了十幾年。只要說會打球的,都會搓,當然,遇到高手,下旋質量高了,接起來就難了,我們只需調整好板型,就能借轉把球接過去。 說白了,同樣的下旋球,你第一次接,下網了,說明球旋轉要比你判斷得還強,怎么辦,再接這種球時,板子再后仰些,直到能將旋轉差不多的球碰過去為止。這個就像游戲不練級,直接過關一樣,你只要把板型找好了,即使搓球不過關,也能把球接過去。質量就不敢恭維了。專業選手接短下旋,除了挑和擰,也可以擺短,人家能快速調整步伐,打好擊球時間,輕松借力,改變擊球節奏的同時,還能限制對手進攻。借力到這水平,你也是高手。 再說側旋,專業選手一般很少發純的上下旋,他們發的都是組合旋轉的,側下,側上,現在業余球友,能發出強側旋球也很正常。一碰就飛,相信初學者都碰到過,怎么辦,也是看好一種發球,是下網還是出界,球是往左飛還是往右飛。因為是給合旋轉,在調整板型時難度就要大些,先說側下,板型在接正常下旋的基礎上,要通過手腕進行左右撇的調整。具體往哪方向調整,要看球出界的方向,從右側出界,你的板型再接這樣的球,就需對著你的左邊。 這一切,說來簡單,能把球接過去,也非常容易被對方搶攻。我們這些經驗只對初學者。很多初學者也問,我看不了人家的球是側上側下,這很正常,那你不要急著和人家打比賽,看人家發球好,你一定和人家不是一個級別的(連人家發球都接不了,怎么打實戰?),那就謙虛點,讓對手給你發一種球,練習接。 打球好,樂為人師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有這樣肯學習,多練習,才能真正借好力,快速掌握精準的接發球技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