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西湖的楊公堤,有一處大門及圍墻看似普通的別墅小院,你可別小瞧它,它可是鼎鼎有名的清代私家園林郭莊。杭州人稱“不到郭莊,難識西湖園林”。

【1】汾陽別墅
郭莊原名“端友別墅”,始建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最初的主人為杭州絲綢商人宋端甫,因此莊園俗稱宋莊。光緒年間宋家敗落,宋莊易主,曾抵押給杭州清河坊孔鳳春香粉店,后產權又轉到福建人郭士林名下。郭氏根據當時西湖園林別墅大多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對別墅進行了改建,并新建了西洋式住宅和石舫(后改造拆除)。唐朝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功勛卓著,封“汾陽君王”,后世郭姓都以此為榮,因此雅稱莊園為“汾陽別墅”,杭州人還是按慣例稱它為“郭莊”。正門上方有雕刻文字
“汾陽別墅”。

【2】靜必居
郭莊東瀕西湖,臨湖筑榭,曲徑通幽,假山疊石,極富雅趣,是西湖園林中最具江南古典園林特色的私家宅園。郭莊分“靜必居”和“一鏡天開”兩部分,其布局典雅,別具情趣,是典型的前宅后園格局。靜必居為宅院部分,是主人居家、會客之場所。
 【3】一鏡天開
“一鏡天開”為郭莊的園林部分,是散步賞玩之地,是以水為主題的精致花園。這里曲廊環繞、小橋流水、假山疊石、花木簇擁。主人引西湖水入園,園中有湖,形如鏡,一鏡天開,名“鏡池”。有了水,一切便都有了靈氣,有了秀色。
 【4】曲徑通幽
步入石庫門造型的郭莊大門,墻上掛有木制題匾。站了好大半天,沒有認出其中的內容。先來了個下馬威!

右轉是月亮門,上有題“舍藏”二字,似乎暗示著院內有著很多美景。

進入月亮門后,是一處帶有小花園的轉折處,左轉有一條狹窄的長廊,長廊兩側有花窗和牖窗。
 長
廊右側有兩方形花窗,不透光線。而左側有兩牖窗,透過牖窗可見莊園漂亮的景色。牖窗是郭莊園林的一大特色,這種窗戶沒有窗芯,窗框就是一種圖案形式。窗框與框里的景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同時,透過牖窗,景區的景似隱非隱,起到了似隔非隔的作用,讓園林另一空間的景色可望而不可及,激起游人移步過去的興致。郭莊有大量的牖窗,構成了園林獨特的意境。

從進石庫型大門右轉到月亮門,再左轉至長廊底端的方形門,幾經“曲折”,才到靜必居前廳的天井。天井內種有各色花卉。

郭莊總體面積不大,約一萬平米。通過這一系列的“曲折”與不同形式的門洞,在視覺效果中起到了拉伸作用,令人感覺連綿不盡,使得園林空間得到擴大,同時也有了幽深之感。郭莊的幽深曲折的園林布局增加了園景的深度,讓園林藝術空間奇趣無窮。郭莊正在舉辦云南茶花展。
 【5】香雪分春堂
靜必居是一處以廳、堂、樓閣組成的四合院宅院建筑。進門經復廊幾經周折后,首先到達靜必居的正廳“香雪分春堂”。正廳上懸匾額“香雪分春”,后堂有的一幅楹聯“紅杏領春風,愿不速客來醉千日;綠楊足煙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橋”,頓時把人引入高雅的意境。

郭莊內處處暗喻著詩情畫意的文人氣息。前堂正中高懸的是“香雪分春”匾額,此名取自廳堂東側園中植梅樹成林,梅花開時,分得湖山一片春色之意。

香雪分春堂是主人用來會見貴客的地方。室內高敞富麗,堂懸佳聯,陳設精致典雅,古色古香。廳堂中間是兩張雙腿盤龍的紫檀木圓桌和八仙桌,兩側置紫檀木椅。椅雖在,人已渺,但依然恍聞有滿座高朋的談笑之聲。
 【6】西山爽氣堂
靜必居的后堂為“西山爽氣堂”,堂內高懸匾額“西山爽氣”,為原西泠印社社長沙孟海題。此名取自“西山朝來,致有爽氣”,蘊含著昔日主人的閑情逸致。
 【7】方池
靜必居為頗具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廂房和后堂構成一小院。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鋪裝,中間是一個用石板欄桿圍成的方池,池中涓涓細流不斷,形成江南居民特有的恬靜氣氛。

郭莊不僅汲取了蘇州園林的建園手法,且有許多景致具有浙江紹興特色。這個石板砌成的方池,顯然是紹興風格。水池一側還陳列有紹興的烏篷船呢!

靜必居建筑雕梁畫棟,裝飾古樸典雅。


建筑雀替或木或石,雕刻精致。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