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潛伏》一劇中,陸橋山是一個精彩得讓人無法下筆的對象,是一個“退場”后讓人覺得惋惜的壞人。 10年前,那個儒雅的弱冠少年邁進軍統訓練班時,內斂而沉穩。畢業時,卻被評為“自有軍統以來,少見的情報天才。” 這個少年就是陸橋山。 沉穩而敏銳,機變而狡詐。陸橋山在軍統這樣的環境里如魚得水。遺憾的是,與站長吳敬中相比,他缺少了實戰的磨礪與刀兵血火的煎熬,奸滑有余而老辣不足,心狠手毒而內斂略缺,更重要的是,他沒有吳敬中那樣的洞悉時局、人事練達。 剝開陸橋山表面的性格標簽,其實可以發現更多的東西。 首先,陸橋山是非常驕傲的,從內到外都驕傲。在他眼里,從來沒有看得起馬奎這樣的莽夫,自始至終,沒有正眼看過馬隊長。他是個崇尚“勞心者治于人”的角色。即使是李涯,他也看不起,為了謀求副站長的位置,他勾結稽查隊,讓李涯多次行動失敗,然而最終反被聰明誤,灰溜溜地走了。陸橋山是有人生目標的,他的參照目標是吳站長。對于吳站長,他又怕又敬又恨,對吳站長的所作所為,他了如指掌,當他成為二廳的巡查員之后,他甚至想把吳站長扳倒,可惜,翠平同志終結了他的夢想。 陸橋山是個從來不會檢討自己的人,他把自己所有的失敗,歸結于他人的錯。李涯的排擠、站長的防備,在他看來,都是導致他失敗的理由。然而,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吃里扒外,為了滿足私利達到自己的目的,勾結外人陷害同事。這樣的人,無論在哪個團體中,都是不受待見的。 陸橋山是個內斂的人,或者說是笑里藏刀。可惜的是,他的笑在臉上,刀也掛在臉上,所以認識他的人,都能夠看穿他的內心,教人如何不小心應付!在這一點上,余則成完全秒他。當陸橋山被迫離開時,他還真心的感謝余,其實余才是個真正的陰謀家,你從余的臉上,根本看不出來他在想什么,被他賣了還在數錢呢!所以,把壞寫在臉上的人,上不得臺面,算大惡,卻不是大奸。 陸橋山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虛偽。臉上常常帶著不自然的笑。明明心有所求,卻曲里拐彎,顧左言右。虛偽不是壞事,誰人不虛偽?壞就壞在他把虛偽兩個字也寫在了臉上。他對李涯的嫉妒,他對副站長職位的渴求,都讓人一眼看穿了他。 陸橋山是個報復心極強的人。他心胸狹窄,當他成為巡查員后,返回天津,斗這個、干那個,如同瘋了一般。最終引來殺身之禍。實際上,不到非常時候,地下工作者不是愿意輕易開殺戒的。《潛伏》中的人物,皆深沉老辣之輩,各懷私密,象陸橋山這樣的淺薄之輩,難免會領盒飯。 陸橋山死了,無人惋惜,唯留一聲嘆息。 我們嘆息,是因為這個角色。 嘆息之余,是膜拜。扮演陸橋山的吳剛老師,和馮恩鶴老師,是全劇的演技擔當!牢牢居于全劇所有角色的演技之巔!沒有了陸橋山,天津站就沒有了魂,《潛伏》就失色多多! 對于一個演員,演技是根。對比當前的許多小鮮肉,和他們的鮮肉劇,配上面癱臉,那些演技逆天的演員,恰恰多出于正規的藝術機構。馮老師是八一廠的,吳老師是人藝的,他們既有專業的功底,又有著深厚的生活沉淀。吳剛老師,是年近四十才開始爆發走紅的。而馮老師,片子不多,但是從來沒有浪費一個鏡頭、浪費一句臺詞。 對于陸橋山,避開角色不談,第一次看吳剛老師演戲的感覺是:好牛的聲音。吳剛老師的嗓音,有著晶瑩的磁性,溫和內斂,張馳有度。憑著這副好嗓子,吳老師當年差一點去搞播音。幸好,幸好……不然就看不到這么牛的“陸橋山”了。 更多的觀眾,對吳剛老師的印象,來自于主旋律片《鐵人》。王進喜是個“糙”老爺們,吳老師這樣文質彬彬的“小白臉”能演好嗎?大慶油田,冬季氣溫接近零下四十度,“跳”,導演一聲令下,吳剛撲通一下跳進泥漿池!出來后立馬凍成了冰棍。這是演戲嗎?完全是拼命啊! 為了在形象上接近王鐵人,在準備角色的階段,吳剛每天只吃點花生米和小西紅柿。臺詞,一句一句地琢磨,鏡頭,一個一個地過。在《鐵人》之后,吳剛四十年的沉淀噴薄而出!《潛伏》是個簡單的故事,陸橋山是個配角, 演不好,無足輕重,演出彩,極難。吳剛是把陸橋山這個人琢磨透了,演出了魂魄,演出了精神。 尤其是陸橋山與吳站長的幾場對手戲,那飄忽不定的眼神,微微揚起的眉毛,用表情演活了一個軍統“老油條“的內心世界,細細品味,回味無窮,忍不住再看一次。 有網友說,演戲,觀眾知道你是誰,不算成功,觀眾只知道角色,才算你牛。《鐵人》后,他是王進喜,《梅蘭芳》后,他是費二爺,《潛伏》之后,他就是陸橋山。 “鐵人”幫吳老師拿下了金雞“最佳男主角”,“陸橋山”讓吳老師捧回了“最佳配角獎”。頒獎現場,有的觀眾喊出了陸處長的名字。哈哈!梅花香自苦寒來,當年的龍套,如今的臺柱子。其中付出多少唯有自知。 我忽然明白為什么《潛伏》、《亮劍》、《大宅門》這樣的電視劇歷久不衰了! 看臉的時代,畢竟是淺薄的。演員價值的回歸,終究還是靠演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