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氣血虛,估計很多朋友都覺得是說自己,因為當一個人問醫生“我是什么問題”的時候,中醫幾乎異口同聲地說“你是氣血虛”,就類似于西醫說你這是感染了病菌,小伙伴們可能都聽的麻木了。 其實,中醫所說的氣血虛也是分很多種的,不同的氣血虛會有不同的癥狀,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其中,補氣之藥,黃芪和人參是最常用的,怎樣區別這兩者呢? 黃芪 從效果快慢來說 黃芪是補氣比較慢的藥,一般需要長久大量服用才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而紅參或者人參則只需要短暫的幾個小時,所以人參也一直是急救的要藥,只要出現亡陽證,汗出不止的虛癥,吃一碗獨參湯就可以把命撿回來,如果吃黃芪,那就難了。 從氣機的升降看 中醫看病非常注意氣機的升降出入,不明氣機,就不懂氣血的運行狀態,不好把握如何處方,在氣機上,黃芪主升,所以上盛下虛的情況,如高血壓等疾病要慎重用,最好搭配著使用才沒有風險;人參則是偏向于降,特別是胃氣不降,有的時候就需要人參降胃氣。 人參 從作用臟腑看 黃芪主要作用的臟腑是脾肺,所以脾肺需者可用黃芪補,特別是容易氣短的患者,黃芪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人參則主要作用在胃,胃氣虛的人,稍微服用一點人參就可以胃口大開,正是因為人參保胃氣,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行將就木的人,用人參可以保命,延長壽命,以至于被很多人說成人參可以補元氣。因為人參補胃氣,所以同時能夠補五臟,有滋陰的效果,具備的效果就非常廣泛了。 從表里來看 從表里看,黃芪有達表之功,所以黃芪可以治療很多表虛患者,但是這種達表不是麻黃那種直達皮毛的作用效果; 人參則偏向于固守中焦,具有收斂的效果,所以一般有肺熱的人都不能服用人參,有表證一般也不用人參,除非氣虛嚴重才可以使用。 從使用指標看 用人參一般以胃口為判斷之一,脈象上出現虛,渾身軟弱為主,一派虛像;黃芪則主要看是否有膚表問題,比如肺氣虛導致的氣短,臟腑之氣不能升出現四肢麻木,主要是虛勞之象。 我們是有追求,有思想,有深度的頭條號。以上是馬純陽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dongshushuyu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