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與曼施坦因和隆美爾被后人并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帝國之鷹”。為何他能取得如此成就? ![]() 這里先淺談古德里安的戰績: 1940年2月的時候,為了進行西線戰爭,希特勒調集了136個師,3000余輛坦克,4500余架飛機,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群。當時的A集團是作為左翼,擔任主攻手,由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從亞琛至摩澤爾河一線發起攻擊,突破色當,直插英吉利海峽沿岸;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裝甲軍隸屬于“A”集團軍群。 在1940年3月的時候,當時古德里安的任務只是渡過馬斯河,并在對面建立一個橋頭陣地,以掩護后續的步兵軍渡河。但是當元首問及古德里安后續準備怎么做?而古德里安的回答是將修整一日之后,將繼續向西推進,古德里安的目標是通過亞眠,直趨英吉利海峽。 ![]() 這也是古德里安所信奉的“閃電戰”原則,裝甲永不停息;但可惜的是后來戈林橫插一腳,導致元首下令在敦刻爾克前停止進攻,放跑了三十三萬英法聯軍,本來這三十三萬英法聯軍應該全部葬身海底的。 后來在古德里安的一再堅持下,終于元首松口,給了古德里安作進一步的“強力偵察”、“擴大橋頭堡陣地”的命令。古德里安于是率領部隊沿索姆河一線迅速前進并強渡索姆河,經由阿布維爾繼續向北攻陷布倫。而古德里安也因為如此巨大功勞而晉升為第2集團軍司令。 ![]() 在1941年6月22日的時候,德軍進攻蘇聯,古德里安指揮的第2裝甲集群隸屬于中央集團軍群,主要擔負了莫斯科西南方向的突擊任務。古德里安率領他的鋼鐵洪流直撲到距莫斯科僅幾十公里的地方。 但可因為冬季的到來,德國方面準備不足,加上當時德軍指揮部陷入混亂,目標不確定,導致進攻莫斯科戰役以失敗告終;而古德里安也因此被撤職。 在1943年,德軍在遭遇“斯大林格勒戰役”慘重失敗后,于是又啟用了古德里安,并派他為裝甲兵總監,讓其負責裝甲兵部隊的發展、組織、訓練。但此時的德國已經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而且元首并不聽從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的意見,執意決定一項錯誤的決定——庫爾斯克大決戰。 ![]() 最終庫爾斯克大決戰以德軍大敗而告終,德軍損失50余萬人、3000門大炮、3700多架飛機、1500輛坦克。經此一役,德軍裝甲洪流幾乎被消耗一空。 在后期的時候,德軍面對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盟軍,已經無能為力,即便古德里安指揮能力再妖孽,在面對絕對實力的時候,仍慘痛失敗。后來古德里安還和元首就戰略戰術上多次產生分歧,最終被貶入預備役,于是古德里安知道德國失敗了,在5月10日的時候向美軍投降。 于他在戰爭期間并沒有虐待戰俘和屠殺平民,所以沒有被列為戰犯,最后被無罪釋放。 ![]() 古德里安雖然最終沒能成為“元帥”,但是這絲毫沒能掩蓋這位超級天才的光輝,他不僅是“裝甲戰”、“坦克戰”的堅定倡導者,同時也是“閃電戰”的創始人,被稱為“德軍裝甲兵之父”。而且他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純粹的德式軍人,從不去屠殺平民,從而受世人所尊崇。 “閃電戰”是一種充分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用機械化部隊來快速切割敵軍主力來達到預期效果的劃時代的先進戰爭方式;直到如今,“閃電戰”仍然是世界上主流強國所尊崇的,不過如今的“閃電戰”相比當年的“閃電戰”已經先進繁雜了太多,但是仍然是以當年德軍“閃電戰”作為藍本而制定的。 ![]() 向這位偉大而崇敬的純粹軍人致敬。 |
|
來自: Confucius365 > 《盤點與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