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都有這樣的認識:凡痛風必談尿酸!那么,尿酸和痛風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呢?高尿酸血癥是血清中尿酸鹽過飽和的生化紊亂現象,痛風則是指單鈉尿酸鹽沉積所引發的炎癥反應的一種疾病,所以從概念上看,高尿酸血癥并不等于痛風。但高尿酸血癥是導致痛風發作的最重要生化基礎,所以,不論是否發作過痛風,控制血尿酸值都是首要任務。 無痛風癥狀和痛風病史伴有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為13%,也就是說,超過1億的國人患有高尿酸血癥。最近研究顯示人尿酸鹽轉運子1的基因多態性與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相關。當尿酸在560 μmol /L 左右,西醫便建議使用化學藥物降酸,比如別嘌呤、碳酸氫鈉等。中醫則認為高尿酸血癥實則為“血濁”,多數患者在這個時期臟腑虛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 “年四十……起居衰矣”。脾腎之虛乃是發病根本,補腎健脾才是治療基礎,慣用左、右歸丸治療腎虛,不用大辛大熱之品,多用溫和之藥,比如淫羊藿、仙茅等,常用降尿酸方中加入健脾藥,如白術、薏米等,脾腎虧虛為根本,痰濕內阻為標,健脾補腎的同時加入利濕藥。同時,痛風久病入絡成瘀,血瘀和痰濕互結,纏綿不斷,最后成頑疾痛風,故早期還要使用活血祛瘀,如: 桃仁、丹參、紅花、川芎、一些蟲類藥等。 按:中醫治療無痛風癥狀或病史的高尿酸血癥300 例,將患者分成兩組,一組分為痰濁和濕熱內蘊型內阻型,前者用胃苓湯加減,陳皮、白術、豬苓、澤瀉各10 g、厚樸8 g、蒼術12 g、甘草6 g、茯苓15 g、桂枝6 g、丹參15 g,等等,后者以六妙散加減,薏苡仁20 g,蒼術、黃柏、車前子各12 g,川牛膝10 g,蠶砂、丹參各15 g,等等。另設對照組口服別嘌醇片( 0.1 g /片) 每次0.1 g,3 次/日。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 黃柏和蒼術提取物對正常小鼠血清血尿酸無明顯作用,而對高尿酸血癥模型組有明顯降低血尿酸水平。說明黃柏和蒼術都有明顯的降血尿酸作用。另外,中醫對威靈仙,蠶砂,秦艽、薏苡仁,澤瀉,車前子、金錢草、澤蘭,當歸、黃連、吳茱萸、土茯苓、山慈菇、黃花菜、玄胡、蚤休、尋骨風等的研究表明直接間接都能降低血尿酸。更多中醫痛風防治醫案,可微信gcd8284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