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學(xué)習(xí)隸書的楷模,從漢代影響至今的傳世經(jīng)典書法名作
原創(chuàng)
書揚文化
歷代著錄最多,被稱為天下第一的漢代隸書杰作 曲阜孔廟 在書法發(fā)展到了漢代,雖然在秦始皇的統(tǒng)一下,文字也逐漸的用李斯創(chuàng)立的小篆而一同,但畢竟秦代存在的時間太過短暫,小篆作為官方通用的文字其實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和傳承,在這其中,隸書作為便捷的一種書寫方式漸漸的進(jìn)入了人們的視野。 禮器碑原碑照片 隸書最為黃金的發(fā)展時期當(dāng)屬東漢,許多經(jīng)典的隸書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產(chǎn)生的,今天書揚文化就來給大家講一件東漢的著名的碑刻作品,這件作品自出世之后就一直受到歷代書法家的關(guān)注,對于這件作品的評價更是贊不絕口,被評為“隸書第一”就如《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一樣,不賣關(guān)子,這件作品就是現(xiàn)在矗立在山東曲阜孔廟的《禮器碑》。 禮器碑原碑照片 《漢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入《魯相韓勑復(fù)顏氏繇發(fā)碑》、《韓勑碑》等,為贊揚韓敕修飾孔廟和制作之事。 禮器碑原碑照片 《禮器碑》碑身高1.5米,寬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陽16行,滿行36字,碑陰 3列,列17行;左側(cè)3列,列4行,右側(cè)4列,列4行。碑文記述魯相韓敕修飾孔廟、增置各種禮器、吏民共同捐資立石以頌其德事。碑側(cè)及碑陰刊刻捐資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錢數(shù)。此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金石家評價甚高。碑文字跡清勁秀雅,有一種肅穆而超然的神采。 禮器碑原碑照片 雖然說《禮器碑》是漢代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但由于漢代的書法作品太多,《禮器碑》的價值并沒有太好的體現(xiàn)出來,隨著楷書和行書這兩種書體實用性的凸顯,隸書也和篆書一樣慢慢的走出了人們的舞臺,這種情況到宋代之后有了很大的改變。 禮器碑原碑照片 從宋代趙明誠開始,可能說趙明誠大家并不是很知道,但他的媳婦,那可是家喻戶曉,宋代的大詞人李清照,李清照和趙明誠十分熱衷于金石的研究,當(dāng)然歷史上有種種趙明誠拋棄李清照的傳聞,但姑且別的不說,李清照和趙明誠在中國的金石學(xué)進(jìn)程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禮器碑拓本欣賞 在對《禮器碑》的評價之中,明代的郭宗昌在《金石史》中首先提出了:“漢隸當(dāng)以《孔廟禮器碑》為第一”,“其字畫之妙,非筆非手,古雅無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謂'星流電轉(zhuǎn),纖逾植發(fā)’尚未足形容也。漢諸碑結(jié)體命意,皆可仿佛,獨此碑如河漢,可望不可即也。”這可謂是首次將《禮器碑》的地位抬到了最高,這樣的評價也是很符合大家的心聲,因此,對于《禮器碑》這樣的評價就一直在學(xué)術(shù)界被認(rèn)可了。。。。 禮器碑拓本欣賞 除了郭宗昌之外,清代的王澍、楊守敬也給予很高的評價。王澍在他的《虛舟題跋》中就評價道:“隸法以漢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為奇絕,瘦勁如鐵,變化若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說,“唯《韓勑》無美不備,以為清超卻又遒勁,以為遒勁卻又肅括。自有分隸以來,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禮器碑拓本欣賞 《禮器碑》結(jié)體嚴(yán)謹(jǐn),字法規(guī)范,筆畫雖然以方為主,卻又不是全為方筆,有時略帶圓意。它能將筆畫的粗細(xì)、方圓,筆勢的動靜,向背完美地統(tǒng)一在一起,清超遒勁,莊重典雅,高古且充滿逸趣,可謂集漢隸各老成持重 之大成。 禮器碑拓本欣賞 《禮器碑》在結(jié)構(gòu)處理上,無論是上下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還是包圍結(jié)構(gòu),都能取勢頤盼,體態(tài)優(yōu)美,形成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有機(jī)整體,毫無矯揉造作之嫌。同時,線條的粗細(xì)及所分割出來的空間形成了黑與白、輕與重的強(qiáng)烈反差,從而給人以鮮明的節(jié)奏感。 禮器碑拓本欣賞 《禮器碑》在結(jié)構(gòu)處理上,無論是上下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還是包圍結(jié)構(gòu),都能取勢頤盼,體態(tài)優(yōu)美,形成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有機(jī)整體,毫無矯揉造作之嫌。同時,線條的粗細(xì)及所分割出來的空間形成了黑與白、輕與重的強(qiáng)烈反差,從而給人以鮮明的節(jié)奏感。 禮器碑拓本欣賞 對于《禮器碑》的學(xué)習(xí),有兩個人是十分值得借鑒的,一個是清代的隸書大師級人物何紹基,另一個就是被稱為“當(dāng)代草圣”的林散之,如果小伙伴對林散之不熟悉的話可以看一下昨天書揚文化的推送。 林散之臨《禮器碑》欣賞 何紹基作為清代最為重要的隸書大師,對于禮器碑的臨習(xí)那絕對是深得妙處,而林散之對于禮器碑的臨習(xí)更是盡顯文人雅致,有了這兩個人的版本作為參考,那絕對就像是吃了仙豆直沖關(guān)底的趕腳,小伙伴們,小編只能幫到你這里了,加油!!! 林散之臨《禮器碑》欣賞 林散之臨《禮器碑》欣賞 林散之臨《禮器碑》欣賞 林散之臨《禮器碑》欣賞 林散之臨《禮器碑》欣賞 林散之臨《禮器碑》欣賞 林散之臨《禮器碑》欣賞 禮器碑拓本欣賞 禮器碑拓本欣賞 《禮器碑》碑全文: 碑陽: 惟永壽二年,青龍在涒嘆,霜月之靈,皇極之日。魯相河南京韓君,追惟太古,華胥生皇雄,顏母育孔寶,俱制元道,百王不改。孔子近圣,為漢定道。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學(xué),莫不冀思,嘆仰師鏡。顏氏圣舅,家居魯親里,并官圣妃,在安樂里。圣族之親,禮所宜異。復(fù)顏氏并官氏邑中繇發(fā),以尊孔心。念圣歴世,禮樂陵遲,秦項作亂,不尊圖書,倍道畔德,離敗圣輿食糧,亡于沙丘。君于是造立禮器,樂之音符,鍾磬瑟鼓,雷洗觴觚,爵鹿柤梪,籩柉禁壺,修飾宅廟,更作二輿,朝車威熹。宣抒玄污,以注水流。法舊不煩,備而不奢。上合紫臺,稽之中和;下合圣制,事得禮儀。于是四方士仁,聞君風(fēng)耀,敬詠其德,尊琦大人之意,卓爾之思,乃共立表石,紀(jì)傳億載。其文曰:皇戲統(tǒng)華胥,承天畫卦。顏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宮,大一所授。前闿九頭,以什言教,后制百王,獲麟來吐。制不空作,承天之語。乾元以來,三九之載,八皇三代,至孔乃備。圣人不世,期五百載。三陽吐圖,二陰出讖,制作之義,以俟知奧。于穆韓君,獨見天意,復(fù)圣二族,卓越絕思。修造禮樂,胡輦器用,存古舊宇,殷勤宅廟,朝車威熹,出誠造更,漆不水解,工不爭賈。深除玄污,水通四注。禮器升堂,天雨降澍。百姓欣和,舉國蒙慶。神靈佑誠,謁敬之報。天與厥福,永享牟壽。上極華紫,旁伎皇代。刊石表銘,與乾運耀。長期蕩蕩,于盛復(fù)授。赫赫罔窮,聲垂億載。韓明府名敕字叔節(jié)。 潁川長社王玄君真二百。河?xùn)|大陽西門儉元節(jié)二百。故琢郡大守魯麃次公五千。故會稽大守魯傅世起千。故樂安相魯麃季公千。故從事魯張嵩眇高五百。相主簿魯薛陶元方三百。相史魯周干伯德三百。 碑陰: 曲成侯王暠二百。遼西陽樂張普仲堅二百。河南成皋蘇漢明二百,其人處士。河南雒陽種亮奉高五百。故兗州從事任城呂育季華三千。故下邳令東平陸王褒文博千。故穎陽令文陽鮑宮元威千。河南雒陽李申伯百。趙國邯鄲宋元世二百。彭城廣戚姜尋子長二百。平原樂陵朱恭敬公二百。平原濕陰馬瑤元冀二百。彭城龔治世平二百。泰山鮑丹漢公二百。京兆劉安初二百。故薛令河內(nèi)溫朱熊伯珍五百。下邳周宣光二百。故豫州從事蕃加進(jìn)子高千。河間束州齊伯宣二百。陳國苦虞崇伯宗二百。穎川長社王季孟三百。汝南宋公國陳漢方二百。山陽南平陽陳漢甫二百。任城番君舉二百。任城王子松二百。任城謝伯威二百。任城高伯世二百。相主簿薛曹訪濟(jì)興三百。相中賊史薛虞韶興公二百。薛弓奉高二百。相史卞呂松□遠(yuǎn)百。騶韋伯卿二百。處士魯劉靜子著千。故從事魯王陵少初二百。故督郵魯開輝景高二百。魯曹悝初孫二百。魯劉元達(dá)二百。故督郵魯趙輝彥臺二百。郎中魯孔宙季將千。御史魯孔翊元世千。大尉掾魯孔凱仲弟千。魯孔曜仲雅二百。魯孔儀甫二百。處士魯孔方廣率千。魯孔巡伯男二百。文陽蔣元道二百。魯孔憲仲則百。文陽王逸文豫二百。尚書侍郎魯孔彪元上三千。魯孔汛漢光二百。南陽宛張光仲孝二百。守廟百石魯孔恢圣文千。褒成侯魯孔建壽千。河南雒陽王敬子慎二百。故從事魯孔樹君德千。魯孔朝升高二百。魯石子重二百。行義掾魯弓如叔都二百。魯劉仲俊二百。北海劇袁隆展世百。魯夏侯廬頭二百。魯周房伯臺百。 何紹基臨《禮器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