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的感覺是什么? 是感到自身與世隔絕, 是一種孤伶苦悶的情感。 大家說孤單是個壞東西。 它是人類痛苦最普遍的來源之一, 我們可能終身為寂寞所苦。 孤單增加與他人的隔膜與疏離, 而隔膜與疏離又會強化人的孤單, 孤單像敲擊我們脆弱心臟的石塊。 尼采認為,孤獨是值得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是悲劇性的;無聊是空虛的心靈尋求消遣而不可得,是喜劇性的;寂寞是尋求普通人間溫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他最孤獨的時候就是無聊和寂寞過后無法排解才讓我感到孤獨。 孤單是什么樣子?很多人想到可憐又可愛的機器人瓦力獨自在無人的地球收拾廢品的身形。耳邊響起了“All by myself' 的音樂。 判斷孤單與否的標準并不是獨自一人。 一個人可以遠游, 一個人不必遷就, 一個人可以思考, 一個人可以獨占美食。 只要還在創造生發就不是孤單的。 而我仍然在很多孤單的時刻感到愉悅。 很多人喜歡一個人去咖啡館,不止我和你。 對每個人來說,保持這樣的孤獨感都是很重要的, 咖啡館就可以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孤獨感, 讓自己和自己在一起,讓自己徹底成為自己, 咖啡館是一個獨立而深遠的精神自游地。 一位獨自遠游的背包客總說“miles to go” 翻譯過來會有兩個意思, “怎么還有那么遠的路。”或者 “走吧,前方的路途還遠著呢。” 我喜歡后者。 有路可走是一種庇佑, 比如“但愿你的旅途漫長”。 于是,“Miles to go”成為了獨行俠的信條。 長路漫漫,一直有人愛這份孤單。 當我們獨自踏上異國他鄉,若堅強, 異地的孤獨感在我心尖兒開出一朵花。 無比享受在陌生之地探索一寸一寸未知的路, 吃未嘗過的食物, 走未看過的景色, 數沒見過的葉子。 未與真心到白首,孤身走盡余生路。 一個旅拍攝影師不止一次被人指出作品里的孤獨感, 即便拍攝對象是街頭相擁而吻的情侶, 抑或十指緊扣的暮年情侶。 他承認,無比美好的畫面下也有孤獨的表達。 孤獨的定語并非全是消極。 有的時候,它甚至彌足珍貴。 一個人,或兩個人,都挺好的,是嗎? 這個攝影師溫柔得在異國的2月14日向大家道著晚安。 他想溫柔地將這個世界推翻。 We are alone,but not lonely. 我喜歡自由自在的周末。 沒有計劃,沒有責任,不去社交。 待在家里跟自己最喜歡的事物待在一起, 看看美劇,點個外賣,穿著運動短褲。 不需要在周六的晚上穿著不合適的衣服, 跟一群人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 還要去餐廳付那些高昂的小費。 我喜歡獨自看電影。 不需要強拉著朋友一起, 無論最新的奧斯卡電影或是80年代電視劇翻拍的電影。 如果你想去就即刻去買爆米花, 有沒有朋友陪伴并沒有那么重要。 我很享受獨自用餐。 跟朋友們一起吃晚餐當然很有趣, 但是我一個人也可以, 不需要迎合他人的預算和審美偏好, 你也可以獨自享用所有的美食。 我更喜歡一個人喝酒。 不要認為獨自喝酒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我覺得這是世間最幸福的時刻。 一個人,一杯酒,我并不想聽你的故事。 我討厭分享床鋪。 雙人床通常要跟別人共享, 我喜歡夏季在床上擺出“大”字, 在冬季把身體牢牢裹在被子里。 我不喜歡夜里跟別人搶被子, 也不喜歡清晨從鼾聲中清醒。 我喜歡獨自開車的寧靜。 獨自開車去海邊吹吹風, 在空曠的高速公路上飛跑, 大概是解救一天壞心情的最佳方式。 我們在一個線上線下社交無死角的時代里, 獨自開車可以短暫地逃離。 另外,我可以打開音樂, 聽任何自己喜歡的歌曲。 我喜歡長時間不與他人社交。 有時候家人朋友會幾天幾周幾個月見不到我, 他們也不會擔心我是不是死了, 我至少在社交媒體上更新了自己的狀態。 在每一個清醒的時刻, 我沒有強烈的意愿去社交。 即使我有能力跟朋友們共享一個夜晚, 我依然選擇做自己的事情, 無論是做一個新項目還是讀一本美妙的書。 我不喜歡跟別人黏得太緊。 不喜歡沉溺于一個承諾或者一段關系。 我需要獨自的空間,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 我拒絕別人黏著的依戀,即使正處于一段關系里。 我需要獨自的時間來保持清醒的頭腦。 如果有人需要無時無刻的關注,這相當于自動解除和我的關系。 這些孤單我都接受,我都熱愛。 我喜歡我的時間和想法是獨立之物。 我的決定完完全全是自己做出的,我熱愛我的決定。 你喜歡孤單么? ![]() #一起來玩吧# #END# 做 一 個 自 己 喜 歡 的 自 己 探 索 者 文 藝 2 0 1 7.0 3.0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