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各不同,康熙貴為天子,他那九個爭奪皇位兒子自然也是各不相同。當然康熙皇帝可不止有九個兒子,他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生了五十多個小孩,其中有35個是男孩,沒夭折活下來的有24個。 其中參與爭奪皇位的主要有九位皇子,人們也把這段歷史稱作“九龍奪嫡”。得益于前些年各種穿越的清宮戲,不少人都對這段歷史略知一二。這九位爭奪皇位的皇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九龍奪嫡不是說這九位皇子個個都想自己當皇帝,他們也是派系林立,拉幫結伙。真正想當皇帝的除了可憐的皇太子二阿哥,分別是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和老十四。 結局誰都知道,四阿哥勝出是為雍正皇帝,十三阿哥跟他是一伙兒的自然也跟著沾光。雍正一生留下兩個疑案,一個是繼位之謎,另一個就是死亡之謎。數(shù)百年來,眾說紛紜。 有人說雍正死的時候沒腦袋,有人說雍正因為藥吃多了,也有人認為是勞累死,皮醬也不管他是怎么死的了,反正是不長壽,在位13年,57歲的時候就駕崩了。 周所周知,十三阿哥胤祥與雍正關系最親密。胤禛繼位后,封其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又得世襲罔替的許可,成為為第九位鐵帽子王。但這位十三阿哥的身子骨確實不怎么樣,44歲的時候就掛了。 連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結局都是這樣,剩下7位皇子的日子能好過么? 大阿哥胤禔雖然是康熙的長子,但他是庶出,為惠妃納蘭氏所生。惠妃的哥哥是就是納蘭明珠,看過《康熙王朝》的人肯定都知道。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也很有才,可是這位大阿哥既無他爹康熙大帝的文韜武略,也沒有明珠的工于心計,情商極低。 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竟然勸康熙把太子殺掉,令康熙皇帝十分寒心。為了爭奪皇位,大阿哥還鬼迷心竅的行巫術來詛咒太子,被三阿哥告發(fā)后削爵囚禁,死于雍正十二年,享年六十三歲。 二阿哥就是之前被皮醬說為可憐的太子,他是由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索尼孫女赫舍里所生。赫舍里因難產(chǎn)而死,康熙同皇后感情很好,便對這個兒子疼愛有加,立嫡長子為太子。 這位二阿哥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子。期間也處理過一些政府,表現(xiàn)還算可圈可點。可是二阿哥從小嬌生慣養(yǎng),性格有些飛揚跋扈,加上其他幾位阿哥虎視眈眈,憋著壞水兒找茬呢。 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廢,康熙愛子心切,借著大阿哥詛咒太子的事兒復立太子。太子第一次被廢是可憐,第二次就是活該了。 重新上臺以后,他非但不謹小慎微,反而變本加厲,打擊報復。康熙徹底寒心了,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胤礽再次被廢,幽禁而死,享年五十一歲。 三阿哥同二阿哥關系不錯,還是個文武全才,對康熙皇帝十分孝順,康熙對三阿哥也是疼愛有加,但并沒有要把皇位傳授給他的意思。等到雍正繼位以后,三阿哥的日子就不那么好過了,先是被發(fā)配到遵化給康熙守靈,后來又因為在十三阿哥的葬禮上不夠哀傷而被削去爵位,幽禁起來,享年55歲。 下面該八阿哥隆重出場了,八阿哥的母親出身低微,康熙對這個兒子并沒有太多好感。但八阿哥確實天挺有本事,人也不錯,人稱“八賢王”,連康熙的哥哥裕親王都夸贊他“心性好,不務矜夸”,在眾位阿哥和群臣中的呼聲最高。 但康熙對這個“八賢王”一直不大感冒,后來聽說八阿哥還請人算命,康熙十分惱怒,八阿哥徹底失去了競奪皇位的希望。雍正登基后,為了穩(wěn)定人心還曾晉封他為和碩廉親王。 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沒過幾年他就被雍正削爵圈禁,逐出宗室,被改名為“阿其那”。關于阿其那,一說是雍正給起的,就是狗的意思。也有人說這是八阿哥自己給自己起名“阿其那”,意思是凍在冰層里的魚,反映了他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雍正四年病逝,享年四十五歲。 九阿哥胤禟在傳統(tǒng)歷史劇中大都是作為八阿哥的配角出現(xiàn),其實九阿哥為人重情重義,喜好西學,自學外語。雍正即位后便遭受八阿哥牽連,被改名“塞思黑(一說狗,或是討厭的意思)”,在獄中被折磨致死,享年四十三歲。 十阿哥也因為站在八阿哥一遍為雍正所記恨,雍正二年(1724年),被雍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釋放,四年后病死,享年五十九歲。 十四阿哥胤禵是一個重情重義,心直口快的人一開始站在了八阿哥那邊,后來自己也想做皇帝。雖然和是雍正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可這哥倆就是不對付。 坊間長期傳聞康熙是有意讓十四阿哥繼位,甚至說四阿哥是改十為于矯詔篡位,這些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康熙雖然讓胤禵做了大將軍王,可也并沒有讓他繼位當皇帝的意思。 十四阿哥的性格很適合作為愛情小說中的男主角,但要做一國之君那就不合適了。 雖然十四阿哥在雍正朝也遭受打擊,但畢竟是雍正的親弟弟,不至于被整死,乾隆繼位后便恢復自由。乾隆二十年病逝,享年六十七歲,是康熙眾多皇子中為數(shù)不多能活過六十歲的皇子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