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練第四步功一段時間只感到頭部發癢、出汗,丹田也不熱了,是不是通關了? 通關的情景因人而異,有的玉枕有“轟”的一聲,有的像放炮一樣,也有的如同蟻爬或感到一條線慢慢通過。這只是力量大小的差異,只要有感覺,就是通關了。通關后氣流沿任督二脈運行,丹田的感覺就不明顯了,頭部微微出汗、發癢屬正常現象,但不要追求,勿使大汗淋漓。 8I.下丹田跳動很厲害,是不是正常現象? 下丹田跳動,是丹田真氣充實的反應,是好現象。 82.氣從兩側上頭,面部也有麻木感,算不算通關? 通關的標志是真氣必須通過玉枕關,即真氣從脊柱上行通過風府穴人腦。面部有麻木感屬“三陽榮于面”,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哪一經上頭都有觸動現象,但這不能說是通關了。 83.練功感覺氣流從后背上來,上至夾脊、大椎處時渾身很難受,好象背了很重的東西,呼吸急促,全身發抖,之后氣像電流一樣,從頭頂過去,全身頓感輕松,是否通關? 這是通督的反應。通督后就會感到舒暢輕松了。 84.練功有熱流從尾間上沖,過夾脊,到玉枕處,只聽有象小水泡破裂的聲音,口唇發麻,舌尖跳動,算不算通關? 這種情況就是通關的反應。 85:.練功感覺真氣已達大椎和玉枕之間,心窩部很輕松,頭頂沒感覺,兩眼發酸,有睜不開的感覺,是不是通關了? 這種現象不能說是通督,但距通督已經很近了。繼續練功觀察,如感覺氣流通過了玉枕關,那就是通督無疑。 86.通關后練功,總覺得印堂穴好象有一種力量吸著,并有小蟲爬的感覺,百會穴有氣流微微往上沖,兩手足也感有蟲爬,涌泉穴象有一個泉眼,似覺泉水往上,從小腿、大腿、腹部、胸部和兩手直至手背如甘露澆灌,舒適無比,這是否說明某條經絡通了? 通關后在練功過程中感覺到涌泉穴有股泉水,逐漸沿著兩條腿到腹胸一直到頭頂,這是足少陰腎經的路線。氣從下而上,是因為足少陰經是上行的,由足走胸腹。這些都是通大周天過程中的一種感覺,很正常。 87.小周天還沒有通,手足心都有氣感,是否通了大周夭? 這種情況并非是通大周天,而是通任脈的反應。任脈總統諸陰經,任脈通了,手足陰經就有氣流,故有氣感。 88.大周天怎么練? 大周天沒有什么特殊的練法,前提是按五步功法練通小周天。小周天一通,大周天慢慢自通。 89.通督之前氣感很強,特別是督脈感覺明顯,但通督后反而感覺不明顯了,也沒有一吸真氣從督脈上行,一呼從任脈下降的現象,為什么? 通督后由于真氣運行于任督,達于全身,就會有氣感減弱的情況,這并不是什么問題。繼續培養真氣,真氣蓄積到一定程度,小周天運轉起來就能清楚自然。至于一呼一吸一個周天,那是練功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反應,有人感覺明顯,不敏感的人則不明顯,不是千篇一律的。 第七節 第五步功 90.通督后已實現任督環流,繼續練功應采取什么辦法? 通督后練功不再需要什么方法了,不需要主觀意念和主觀作為,只需輕守丹田,包括下、中、上三個丹田,隨練功具體情況而靈活掌握。 91.元神蓄力育生機中的元神怎樣理解? 生機就是元神,腦為元神之府,元神是由元氣、元精產生的。人的生理活動,完全靠元神指揮,用現代醫學的語言,就是大腦的本能力量。元神是看不見的,練功過程中,頭上表現出的一種力量,有光色、有體積,這就是元神的力量,我們稱它為“性”。下丹田也有一種力量,稱之為“命”。練功練到能把性命掌握住了,那就說明已到了一個高的層次和境界。 92.第五步功如何練法? 這是練功者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第五步功是通督后的一步功夫。通督是完成了真氣運行的初步任務,才算會練功了。今后下功夫練就是方法,功就是法,靜坐意守即可。隨著功夫的進展,自然會強身健體,開發智慧,有更好的美妙境界出現。 93.通督后練功,感覺真氣沿任督自動運轉,非常緩慢,大約四分鐘一周,是否正常? 真氣運行的快慢,不要有意識地去注意它,多長時間都不是重要的。任督脈通暢了,一呼一吸就是一周,時間當然不會很長。應當順乎自然,越是自然就會越好。假若有意識的去追求,反而成人為的負擔。 94.上丹田的作用是什么? 上丹田是百脈會合之所,常守此竅,可以開發智慧,保全性命,溶通混元。上丹田真氣活躍,大腦的本能力量發揮很好,對全身的調節管理就越好。 第八節 功效反應 95.練真氣運行法在哪些方面易出偏差? 只要按照五步功法操作要領,不著急,不用力,不追求,不害怕,盡量順乎自然,就不會出現什么偏差。多年來還沒有發現出偏的。 96.練功中容易出現哪些主觀感覺? 五步功法是實現任督環流的有效方法。在此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生理變化,隨之也要引起一些主觀感覺。隨其出現幾率的參數,主要有如下二十五種“主觀感覺指征”:心窩溫熱,心窩沉重,腸嗚矢氣,丹田溫熱,丹田開闔,丹田運轉,丹田飽滿,丹田蘊珠,會陰跳動,尾閭氣動,命門氣動,兩腎湯煎,項背強急,玉枕阻遏,環頭拘緊,玉枕通氣,玉枕轟隆,頭箍松解,頭皮奇癢,百會靈動,印堂拘緊,舌尖顫麻,津液甘醇,頭微昏暈,如醉如癡。 97.練功受驚后該如何處理? 練功時如果受到驚嚇,要暫停練功,了解清情況,把緊張的情緒緩和下來,然后再繼續練功,否則會造成不適。 98.開始練功總覺周身不適,為什么? 練功需要有一定的姿勢和要求,初學者由于精神緊張,身體拘緊,加之不習慣,所以很多人會感到頭昏、心急、兩肩沉重、腰酸及疲乏等現象。只要堅持幾天,成為自然后各種不適現象就會消除。 99.練功中有時感到吸氣困難,為什么? 練真氣運行五步功法,要求自然呼吸,注意呼氣,吸氣任其自然,不要作任何安排。練功要求呼氣后不要考慮吸氣的問題。因為呼氣時胸脅肌肉收縮,必待收縮力自然緩解,才能達到自然的吸氣運動。如果呼氣未完就想要吸氣,必然感到吸氣有困難。因此,把呼吸放自然,不注意吸氣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 100.開始練功往往覺得面部發熱,頭暈、氣悶等,是什么原因? 在練功中假若呼氣太重,用力過大,就容易出現面部發熱,頭暈、氣悶等情況。只要把呼氣放自然,不適感自然會消除。如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出現氣悶不適則屬正常。 101.上腹部有一氣塊,下不到丹田,丹田也很飽滿,小便解不出,應該如何解決? 氣塊下不去,是氣路尚不通暢,有隔閡。這不要緊,繼續練功就會慢慢下去的。小便解不出來,是一時的病灶反應,可能患有前列腺炎等,自然放松就會好的。 102.練第二步功感到心窩部左邊有脹熱還發燙,練功一靜就有感覺,是否正常? 這屬正常現象。不論是左面還是右面有脹熱,有觸動,都是練功中的正常反應,因為真氣在體內運行還不是很有規律。 103.練功到第三步氣沉丹田后往往有性欲亢動,甚至排精,是何緣故? 這個問題很重要,一般在練功過程中都會遇到,要引起注意。練功就是培養精氣,精氣神充足后,才能通督。練功到第三步后期,下丹田真氣逐漸飽滿充實,到一定程度后,真氣開始下行,刺激性神經、泌尿生殖系統,引起性欲沖動,甚至排精。遇到這種情況,總的原則是既要繼續練功,又不能放任自流。練功時和平時不大一樣,要用吸、舔、撮、閉“四字訣”來解決。吸,就是吸氣;舔,就是舌抵上腭,把上腭的兩個孔堵住;撮,就是提肛、閉鎖肛門;閉,就是閉住五官九竅,耳不外聞,目不外視。或者干脆站起來,練站功,改變一下姿勢,使精氣不要跑掉。練臥功也要注意,把腿躊起來,側臥,防止遺精。總之要精神內斂,思緒安定。如果小周天通了,就沒問題了。 104.練功出現遺精現象,還能通督嗎? 有遺精現象,通督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要多費點時間。有人遇到這種情況,就非常苦惱,結果放棄練功,很可惜。一定要堅持練功,通督后就不會再出現這個問題了。 105.練功中稍一放松就想小便,如何掌握? 練功講究要松靜自然,但不能松而無度,像一團棉花似的。注意呼氣是放松的最好辦法,但如要注意吸氣就會緊張,這是生理上的規律。意識上放松的太過,連氣也提不起來了,就進人了不功態,雜念就排除不了,應予以糾正。 106.一練功就想大便,到了廁所又解不出,來回空跑,渾身乏力,為什么? 這是過份強調放松的緣故。過份放松,一上功真氣便下陷肛門,感覺重墜欲便。可提肛吸氣,忍耐片刻,自會糾正。 107.練功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老是放屁,不能自已,提肛也不起作用,是不是漏氣? 放屁的現象,大多情況不是漏氣,練功至第二步、第三步,腸蠕動增強,腸內的積氣就要排除,這是正常的。如果長時間肛門排氣,全身乏力,精神不佳,就屬肛門漏氣。漏氣不僅在前陰和后陰,各處都會有。糾正的辦法,可采用站功,兩腿彎曲,十趾抓地,雙手撐在肋骨下,牙齒咬緊,提肛,使氣往上提;堅持一段時間,真氣一過尾閭,問題就會慢慢解決的。 108.練功感到頭脹,睡眼不佳,是什么原因? 練功從第三步轉人第四步時,頭上會有一些反應,不必過分注意它。在通督前幾天常有睡覺不好的現象,有的干脆睡不著,但精力充沛,正是,“神足不思睡”的表現。不要作為失眠癥而吃安眠藥,抓緊練功就行了。意念不要太重,不然會有額前凝氣、頭痛的反應,以自然為好。 109.練功出現心慌意亂該如何辦? 這種現象一般不會出現。個別人有這種感覺,主要是因心情緊張,精神負擔較重,或者是著急用力所致。注意將心情平靜下來再練功,就可以逐步解決。患有心臟病的人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真氣一過夾脊,通了周天后就會得到改善。 110.練第三步功時,好象有一股力量,一會兒往前面拉,一會兒往后面拉,雙腳十趾不停地往下抓,應該怎么辦? 這種主動現象是氣流所致,是通督的前奏,要任其自然,不要去助長,也不要過份壓制。假若不要它動,只是把眼睛睜開,暗示停下來,動得現象就會停止。 111.練功中經常感到重,有時繃得很緊,沒法放松,不知為什么? 沉重感、緊張感練功中常會出現,不要去管它。注意呼氣,身體就能放松了。 112.練功常感唇干、咽燥、牙齦痛,好象上火了,這和練功是否有關系? 練功心里著急,用力太快就會出現這些現象。吃了上火的食物,或者感冒,也會有這些反應。如是前者,只要平心靜氣,把呼吸放勻、放自然,就能平復。或者用《六字訣》中的“呵”字平息。 113.舌抵上腭出現舌頭發麻發涼是怎么回事? 這通常是通督的征兆。通督后舌頭發涼,有麻酥酥的感覺,練功者大都有體會,不用擔心,安心練功便是。 114.氣到處亂竄,不歸丹田,怎么辦? 丹田是全身經絡的樞紐,丹田真氣充足了,會沿著經絡到處走,只要感到舒服,沒有必要管它。 115.練功氣已到夾脊關,丹田的氣每次往上沖時會陰都會跳動嗎? 不一定。會陰有時跳,有時則不跳。 110.丹田出現核桃大的氣團,緩慢地往腸胃移動,人很舒服,要不要控制它回到丹田? 能回到丹田穩定下來當然是最好的,但不能去強制。穩定在中丹田也行,以下丹田為佳。 117.第四步功項背強急,頭暈拘緊,如何處理? 這是通督過程中必有的正常生理現象。若醫者不知,亂投藥物是非常有害的。只要加強練功,可以加多次數,延長練功時間,很快通督就緩解了。如心中懼怕,停止練功,延長通督時間,也就延長了痛苦的時間。此時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118.舌抵上腭為什么有時吸住下不來? 這是任督環流旺盛,陰陽電磁相吸所致。如欲復常,做口腔活動,轉移意念,如飲水、說話,就可緩解。 119.練功感覺前額、肩心、太陽穴都發脹,后腦發緊發沉,很是難受,是否正常? 這是通督時的正常現象,不要緊。抓緊時間練功,不要去管它,通督后就好了。 120.練功中手腳發熱,會不會影響通督? 手足發熱是好現象,說明真氣充實于丹田,并開始向下游動,是積氣沖關的前奏。出現這種情況不要管它,更不能去追求,否則氣走四肢,就要影響通督的時間。 121.氣上到后項部,感覺脹悶,大椎還是過不去,是什么原因? 這是通督前的正常生理現象,不要過于緊張,也不要有什么疑慮。通督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只要通了督脈,才會有舒泰感。 122.通督后氣在滿身亂竄,欲罷不能,感到躁擾不安,怎么辦? 這種情況有人認為是偏差,到處求治,結果都不能如愿。出現這種現象,大多數是神經官能癥和神經質的人。在通小周天、大周天后的一段時間內,全身的觸動現象比一般人要強烈,便產生了恐懼心理。自學練功者,到處問人,思想越緊張,反應則越嚴重。必須要放松思想,不要總是把注意力放在觸動部位,安心靜養,到一定時候自會復常,才會穩定自安。 123.練功時腦子非常模糊,昏昏欲睡,是什么原因? 白天工作緊張繁重,晚上練功時往往有這種現象。集體練功房子里的人多了,室溫較高,空氣也不太流通,也會導致腦子昏脹。這種情況,不是什么大問題,不要過份地考慮。腦子發脹,輕輕撫摸一會,就可消除。驅除睡意也不難,可以睜開眼睛,似閉非閉,凝視鼻尖,則睡意漸去。 124.練功感覺從腰部熱到背部,難受極了,百會像蟲子爬一樣,爬到前庭、鼻孔、不知對不對? 這并不是不好的感覺,也不是錯誤。這是通督現象,不過還不夠通暢。繼續練功,不必有顧慮。 125:練功頭頂像有蟲子爬,腦子里似澆了一瓢涼水,很清醒,但沒有“轟”的一聲,是怎么回事? 這是通督的明顯反應,頭頂像澆了一瓢涼水,過去叫“醍醐灌頂”,是非常好的。至于“轟”的一聲,并不是人人都會有。通督的反應也是因人而異的。 126.真氣沿任督環流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丹田開闔覺得全身皮膚一張一弛,但有阻力,還有發脹、沉重感,如何對待? 真氣在任督運行有沒有感覺都是正常的,不要有什么顧慮。通督后全身經絡里都有活動,各種各樣的現象千變萬化,短時間不可能消失,不用擔心,安心繼續修煉就是了。 127.練功百會處常冒熱氣,練完功還有此反應,因此而分散注意力,如何對待? 通督時頭上會有氣流變化,有熱的、有涼的。頭上清涼感覺舒服,太熱了就不太舒服。沒有什么關系,練功時間一長就會變涼,切不可因此而影響練功。 128.通督前胃口一直很好,但通督后反而吃飯不香了,有時還腹瀉,應該怎么辦? 對于腹瀉,要查明具體原因。如果是吃壞了泄瀉,吃點藥治療一下即可一般來說,通督和腹瀉沒有什么關系。至于胃口不好,是通督后真氣并不很充足的緣故,或許是放松了練功。可以按第一步功的要求,培養中丹田,使脾胃功能重新活躍起來。 129.通督后全身不舒服,腰酸頭脹,四肢關節有時也有疼痛,這是為什么? 小周天通暢后,隨后要通大周天。假如身體某個部位有病灶,在通全身經絡的過程中,病灶部位就會發生正邪相爭的現象,往往就覺得不舒服,有時還很難受。這是好現象,不必擔心,經絡一通就全好了。 130.通督后胃有“下垂”感,很難受,口中津液明顯減少,甚至口干舌燥,是何緣故? 通督后產生這些情況是沒有什么道理的。可能是考慮通大周天,有些著急上火的原因。放自然一些,不要妄加追求,自會消除。 131.練功感到身體只有個軀殼,全身什么也沒有了,好象大氣球浮在水面上一樣,輕飄飄的,丹田氣和百會氣似乎連在了一起,這是怎么回事? 練功到一定時候,感到身體非常輕,好象身體全空了。這是由于吸氣的時候真氣往上走,上行時人就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人靜好了,從人靜到人定,達到了較高境界,就會感到身體空了,無我無物,應是好現象。 132.練功眼前常常出現光團,注意追著看,光團往前跑,追著追著就不見了,是怎么回事? 這是練功后眼睛放出的光,就像手電筒照得光亮一樣,人往前走,光也向前。等眼內光消失了,也就找不到了。說明練功很有成果,出現了“丹光”。應該在收功的時候,將真氣穩定在丹田內。即使睜眼看到光團,也應閉目內視丹田,穩定后再徐徐睜開眼睛,仍然有內視的意思。 133.練功中時常把山川大地都看得很清楚,應如何對待? 練功能到此地步,算是達到了理想的目的。這種出竅現象不可避免,但不要作為一種能事好奇,一練功就像出游。要知道出去一次會有一定的消耗,應多做培養,加強本身的力量。開始出游,切不可太遠,避免因功力不行不能自回。必須要控制,保護并培養,否則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134.練功時頭上出現各種不同的光色,是怎么回事? 這應該是五臟的氣象。有人在練功不同階段,肺白、心紅、肝青、脾黃、腎黑等光色都有所表現。出現這個情況,只宜精神內守,不宜追逐。 135.練功時有時看到美妙景致,有時看到丑惡事物,應如何對寺? 修煉到一定程度,真氣激發生機旺盛,一些潛意識在人靜中也就表現了出來,這是一種幻覺。在通周天以后的一至二年當中,一些奇妙的現象較多。只要自己穩定心神,好的不追求,怪的不害怕,無論千變萬化,都泰然處之。如不愿看,只要將眼睛睜開,一切便一掃而光。當然,出現這些現象,也是因人而異的,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第九節 治病機理 136.真氣運行五步功法對哪些疾病有效?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是根據自然生理的需要,用特定的方法,集中意念,調整呼吸,培養真氣,貫通經絡,燮理陰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強大腦皮層保護性抑制力量,調動人體生命固有的抗病本能的一種有效方法。《內經》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說明無論什么疾病,都是正邪斗爭的具體體現。如果人體真氣虛衰,不足以抵御外邪,邪氣就會趁虛而人,由此而變生百病。同時,由于真氣虧虛而又不能補充,本身就會導致機體臟腑經絡機能的紊亂,陰陽偏盛偏衰,失去正常的平衡,也會產生許多疾病。如果真氣旺盛,邪氣就不會侵人,機體生理功能就旺盛,疾病也就不會發生。從這個意義上講,真氣運行五步功法對治愈各種慢性疑難頑疾效果明顯,對急性疾病的恢復亦有療效,而且側重治本,沒有任何副作用。 137.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治療疾病,要不要再配合藥物治療? 鍛煉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本身就是在治病,因此,最好不要再用藥物。如非用不可,在練功初期可少用一些,逐漸停用。如是急性病,則應該視病情而定,該用藥還得用藥。 138.患有頑固性頭痛,以前長期針灸治療,練功期間可否繼續針灸? 如果現在還頭痛,說明真氣尚未到達頭部,氣到頭部的速度要比別人慢一些。如果針灸有效,能控制頭痛,可以繼續治療。針灸實際上也是一種導引經氣的方法,和練功并不矛盾。如果是通督時感到頭痛,則不要輕易去扎針。 139.練功能不能治愈疤痕、疙瘩? 有治好此類疾病的先例。有人做了手術腸粘連了,刀痕也較大,經過練功將腸粘連剝離。真氣通過疤痕部位時,會有刺痛、發癢的感覺,一旦通過就好了,連痕跡也沒有了。有人身上長了疙瘩,練了十幾天功,疙瘩小了一半,通督后,疙瘩全消失了。也有人手上長了一些刺痕,挖掉又長出,怎么也斷不了根。后來通過練功,手上的痕子都掉了。 140.真氣運行五步功法對過敏性鼻炎療效如何? 據觀察,過敏性鼻炎患者經練功,會改變過敏反應,效果不錯。 141.患遺精病多年不愈,練功后僅有夢遺,說明什么問題? 遺精有兩種情況,一是有夢而遺,一是無夢而滑。前者屬亢進型,只要專心練功,改變不良習慣或加以治療,是會好的。后者屬衰弱型,治療起來比較慢,經練功有所改變,是得效的反應,繼續練功自然會痊愈。凡素有遺精者,大多在后半夜三四點鐘時發生,若能在此時練功,經過一段時間的糾正,效果會更佳。 142.發燒感冒,可否繼續練功? 患感冒發燒還是服用藥物治好后再練功。有人認為練功可以治病,就越是生病越是使勁練功,這樣做是不明智的。練功真氣培養充足了,功力深了,就不會患病了,感冒之類的病也自然就少了。 143.慢性結核病患者,練功已到第三步,能不能停藥? 練功沒有通督,功力尚不夠,還不可能很快解決患疾,可邊吃藥邊練功。實際上抗結核的藥也不是立刻能見治病效果的,需服用很長一段時間。從根本上講,還是練功比藥物效果要大,且能標本兼治。 144.練功出現病情加重,怎么辦? 這個情況要具體分析。一般規律是,真氣積蓄到一定程度,有足夠力量和病邪作斗爭時,就會出現病變部位的不適感,或類似舊病復發,或出現如痰多、便穢、鼻啞、月經量多等現象。這些都是好現象,一般不需要作處理,繼續練功,會很好解決的。當然,如是其它原因引起的病情加重,則需適當地進行藥物治療。 145.練功十余日,肝區脹悶不適,是何原因? 凡患肝病的人,在練功時,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但不是舊病復發,而是正邪斗爭的表現,不用擔心。真氣戰勝病邪后,則病痛自會消失。 146.胃下垂患者練到第三步功時,小腹向上抽痛、扼氣,是何原因? 練功真氣逐漸充實,不斷使原來松弛了的胃體增強彈力,再加丹田充氣給胃體以上浮力量,故在呼氣時有上拉的感覺,同時有呢氣現象。這是胃本身功能恢復的現象。 147.結腸潰瘍病患者,練第二步功時仿佛有物堵于肚臍上方,氣下不到丹田,怎么辦? 氣在肚臍上方受阻,說明腸道有不通暢的地方。這是氣經病灶時的正常反應,不必擔心。繼續練功,堵的東西便會沖開,就會異常舒服,病情定有明顯改善。 148.賁門癌手術后,因體質太差,每天出現局部疼痛、頭昏、頭痛、胃部發脹、逆氣,伴有惡心等癥狀,影響練功,效果不大,應如何掌握? 練功無論出現什么情況,都要堅持下去。如稍有不適就不敢練了,等于放棄了治病。手術后體質弱,久坐易累,可視情況每次少坐一會,逐步增長練功時間。只要有堅定的信心,肯定能治好病。 149.原患過敏性的麻痹性眼復視,通關后眼睛有明顯好轉,但過了幾天頭部感到有些沉重,眼睛有紅腫,視物模糊,這是什么原因? 通督后繼續堅持練功,不要有追求,否則心情一急躁,一上火,自然使眼部紅腫,視線又模糊了。只有平靜下來,堅持鍛煉,眼神經、肌肉功能恢復起來,問題就解決了。 150.高血壓患者通督脈有危險嗎? 高血壓患者只有練通督脈后才能使血壓順利下降,堅持練功并能保持長期穩定。一般在通督過程中,血壓都有點上升,但沒有病理性升高時的癥狀,更不會有什么危險。 151.練真氣運行五步功法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道理何在? 經科學研究證明,練真氣運行五步功法,能使淋巴細胞轉化率增高,提高機體免疫水平,則激發自身潛能,進而防病治病。同時,皮質醇含量顯著降低,生命節律減慢,則能延年益壽。 152.真氣運行對肺臟有何影響? 真氣循經運行,動和靜的互生,陰平陽秘等,都和呼吸運動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體肺臟不停頓地有節律地進行著吸人清氣、呼出濁氣的運動。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注意呼氣,加強了肺泡的收縮力,對排出濁氣起到促進作用。肺內存留的氣體越少,肺內壓就越低,就可以取得更多的新鮮空氣而吐故納新。鍛煉五步功法,由于內呼吸旺盛,外呼吸表現為鼻息微微,若存若無,自然呈現為深、細、勻、長的呼吸形式,每分鐘只有四、五次或更少的呼吸,比平時每分鐘十八次的呼吸減少了許多。這樣就能使肺臟活動減少,有充分的時間休息,減少摩擦,使病灶早日恢復。由于注意呼氣加強了肺臟的收縮,可以幫助肺泡排除痰涎,加強吐故納新,不斷獲得新生力量。 153.真氣運行對心臟的影響如何? 心臟的活動是受心傳導系統支配的自主運動,但同時也受神經系統的調節,以適應身體需要。血管是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支配的。據科學實驗證明,當呼氣時副交感神經興奮,吸氣時交感神經興奮,兩者互相制約。五步功法注意呼氣,可加強血管的舒張活動,使血液通過順利,給心臟減輕了負擔,這對心臟的保養是很有益的。各種心臟病患者,由于改善了呼吸功能,減輕了心臟負荷,心肌功能增強,周圍阻力減低,都會有明顯效果。五步功成后,任督溝通,周天運轉,心氣下降,腎氣相應,民脈周流,而使神明自獻。 154.真氣運行對肝臟有哪些影響?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閉目調息,是很好的保養肝臟的方法。“五疹七傷”中有眼見雜色傷肝之說。因此,閉目則是養肝的好辦法。注意呼氣使心火下降。“心為肝子”,“實則瀉其子”,就可達到平肝之目的。肝氣得平,頭暈脅痛等肝臟患疾癥狀即可減輕。脾不受克,則食欲不振,小腹脹滿的證候也隨之而改善。心腎相交,腎氣旺盛,肝得腎陰滋養,煩燥得寧,心情愉悅,身體輕捷。練五步功法,在短期內能使慢性肝病患者病情減輕。丹田真氣飽滿,一般癥狀大部消失或好轉。通督后待全身經絡通暢,精神煥發,病癥消失。堅持鍛煉,可獲痊愈。 155.真氣運行對脾臟有什么影響? 脾胃為后天之本。真氣運行五步功法首先從培補后天之本開始。第一步功導引心火下行,給脾胃增強熱能,謂之“火生土”。這對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病癥效果非常明顯。胃下垂是個頑癥,經五步功法鍛煉,丹田真氣充足,小腹飽滿有力,給下垂的胃體增加上浮力,每呼氣即感下垂的胃向上牽拉。堅持鍛煉,定能完全恢復健康。 156.真氣運行對腎臟有何影響? 腎為先天之本。真氣運行五步功法從后天培補開始,其目的就是以后天補先天。鍛煉五步功法,丹田真氣充實,腎臟功能增強,如命門火衰的尿頻、陽疾、腰腿酸軟無力、女子月經不調等現象即可改善。通督后腎氣人腦,補益腦髓,增強大腦皮層的本能力 量,對失眠、健忘、多夢等一些神經衰弱癥狀,都可起到良好作用。腎上腺、腦垂體兩大腺體之間互相激惹、互相補益的生理關系更加協調旺盛,生機旺盛,再生力增強,由衰返壯。 157.真正運行五步功法能誘發干擾素嗎? 干擾素是一種強有力的生理性抗病毒物質,且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能增強自然細胞與吞噬細胞的活力,有利于控制感染。經臨床研究證明,五步功法確能使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早期癌癥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其原因就是通過調整機體的內在因素能激活和釋放干擾素,增強機體免疫力。真氣運行法能強身防病,干擾素是產生生理效應的物質基礎。由于目前外源性干擾素是在實驗室制得的,價格昂貴,因此,用真氣運行五步功法的鍛煉誘發內源性干擾素,不失為一個既經濟而又非常有效的方法。 158.真氣運行法能治療冠心病嗎?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的作用,是全身性的調整,對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各個系統是同時調節的,冠心病當然也不例外。對人體微循環研究發現,人體有極大數目的血管在儲備著,一平方毫米肌肉的橫斷面上約有兩千條毛細血管,平靜時只有五條左右開放,運動時也約有兩百條開放,有百分之九十尚未開放。真氣運行五步功法具有開拓微血管的作用。當練功調息時,注意呼氣,四肢軀干常覺變大變粗,功后測量肢體確實變粗了,經微循環儀器測試手指微血管比平時明顯擴張若干倍。深度人靜后,皮膚毛竅隨呼吸鼓伏開闔,有時感到自身無比高大,蓋為儲備之毛細血管大量開放的一個自覺現象。并且全身微血管有節律地舒縮,如同大海潮汐,增大血流量,起到了外圍心臟的作用。它和心臟的舒縮相互協同,大大減輕了中央心臟的負擔,這對冠心病的治療修復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159.真氣運行法對糖尿病有效嗎? 糖尿病是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中老年發病率較高。臨床以血糖升高為主癥。祖國醫學屬消渴,有口干多飲,或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癥狀。治法從滋陰降火,調理脾胃陰陽人手。真氣運行五步功法能燮理陰陽、互濟水火,故對消渴癥有治療作用。醫學生理學認為,胰島分泌功能與植物性神經功能活動有密切關系。興奮副交感神經,不僅能使血管舒張、心跳減慢、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膜分泌增加,而且能促使胃腸液、胰島液的分泌和膽囊的收縮,使機體處于休整恢復,促進消化吸收,積蓄能量和加強排泄功能的良好狀態。五步功法以靜練為主,靜以養氣,注意呼氣,興奮副交感神經,加強胰島的功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因而對糖尿病有著直接的治療作用。 160.真氣運行法治療關節炎的機理是什么? 關節炎病癥是由于病邪滯留于經絡骨節,氣血不得流暢所致,所謂“不通則痛”。真氣運行五步功法培養真氣,貫注任督,以打通小周天為基礎,進而旺盛的真氣自然循經流注于奇經八脈、十.二經絡之中,真氣沖擊閉阻于骨節的風寒濕熱之邪,發生有病關節難以忍受的疼痛,正是氣攻病灶的良勝反應。一旦痹阻的骨節經氣流暢,病氣沖刷殆盡,則關節病得以治愈,比藥物有更大更徹底的效果。 161.腦神經血管損傷后遺癥患者練功有治嗎? 腦神經血管病指大腦因外傷或腦血管意外引起 的中樞神經血管的病變,如中風、腦震蕩、顱腦外傷引起的劇烈頭痛、昏迷、顱腦出血等。急性期唯以手術清除癖腫,修復神經血管損傷。其后遺癥多有頭暈、頭痛及運動、語言、思維障礙。真氣運行五步功法培養丹田元氣,固養命蒂,促進水火互濟,協調陰陽,肝腎氣陰和調,頭暈痛得以解除。小周天貫通后,氣行十二經絡,三陽榮于頭面,上中下三焦、頭身四肢,百脈流注,對腦神經損傷所致患疾,能起到康復治療作用。真氣運行法還精補腦,煉氣化神的效應對這類病癥更有直接作用。 162.真氣運行法治愈慢性腎病的道理何在? 慢性腎病病機多為腎氣不足,腎精虧損或下焦虛寒。五步功法通過長時間的調息凝神守丹田,促使五氣朝元,五臟精氣不斷流注于腎,后天補先天,腎精逐漸充沛。在無欲無求中進一步煉精化氣,腎中元氣自然充旺,丹田飽滿、溫熱,腎與膀耽的功能恢復,尿少浮腫、蛋白尿癥狀緩解。堅持鍛煉,丹田真氣旺盛,一陽來復,腎上腺和性腺功能得到調整和加強,對腎虛引起的一系列病癥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163.真氣運行法對山臟病有療效嗎? 有。心臟病包括高血壓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及病毒性心肌病等。平時應注意勞逸有度,愉暢精神情志。五步功法通過調身調心調息,讓機體放松,精神寧靜,整體身心得到調劑休息,旺盛氣血的循環暢行。注意呼氣,副交感神經興奮,抑制交感神經,使神經血管進一步舒松擴張,減少血管對血液流動的阻力,而減輕心臟的負擔,最終使心血管功能得以調整恢復。心血管疾病多為心氣虛、心血虛、心肝火炎、心血癖阻等。虛者應補養氣血,這是五步功法靜以養氣之所長。心肝火炎以呼氣泄之降之,正是五步功法呼氣之專功。心血癖阻更是五步功法養氣行血,活血通經之專長。虛者補,上者下,癖者行,病機治則,全體現在五步功法之中。 164.真氣運行法對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的療效如何? 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為呼吸系統疾病,從病機分析,多為氣虛、氣逆、痰奎或熱盛。肺氣虛者,以補氣為要務。五步功法培養真氣,滋潤五臟,肺氣得到充潤。肺熱奎盛,氣逆咳喘,或由熱邪所致,或是肝火犯肺。五步功法注重呼氣,心火下泄,肝火不致橫逆,也就不會刑金犯肺。心肺同屬上焦,心火下濟,腎水上潮,水火互濟,陰陽平衡,肺熱自息。至于痰濁雍滯咳喘,則病標在肺,而病本在脾。五步功法培補脾胃,益 氣健運,使水濕無以留滯,痰涎無由為患。注重呼氣,也有助于肺泡粘液分泌和支氣管絨毛的活動,促使肺泡、支氣管中滯留的邪濁排泄,均有助于祛痰止咳平喘,有利于肺系疾病的康復。 165.真氣運行法對腸胃炎效果明顯,其原因何在? 胃腸道是飲食物攝納、消化、吸收和排泄的主要器官,是人體生命活動能量的主要來源。腸胃道的功能部位在中下焦院腹,病癥以食少腹脹、大便不調、神疲乏力為主癥。其病機大體都屬于脾胃虛弱,肝胃不和或濕熱郁滯。五步功法功理功法特點就在于首先重視中丹田脾胃的功能作用,培養脾胃元氣,加強脾胃的健運功能。而后著令真氣沿腹中任脈下沉丹田,繼續著力于培養下丹田真氣。中、下丹田充沛的真氣對院腹的大小腸起到溫煦調理作用,加強其消化吸收功能,腸胃道的邪濁也因此得到清理,故對納少院痛、消化不良以及濕熱留滯引起的腹痛便瀉等都有調治作用。 166.真氣運行法是如何促進人體植物性神經功能調節的? 現代醫學認為,植物性神經分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兩類,它們的興奮和抑制自覺地主宰著人體許多器官的活動。如交感神經興奮,肺內氣管、支氣管平滑肌呈舒張狀態,而循環系統的心血管收縮,心律加快,消化系統胃腸活動受抑制,泌尿系統逼尿肌舒張、括約肌收縮,唾液腺分泌濃稠粘液,眼睛表現為擴瞳,睫狀肌松弛,瞼平滑肌收縮等,有助于動員機體潛在力量,以適應急變環境。相反,當副交感神經興奮,呼吸系統的氣管、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循環系統的心跳減慢,血管舒張,消化系統胃腸蠕動增強,胰液分泌增加,膽囊收縮,泌尿生殖系統括約肌松弛,加強排泄,眼睛呈縮瞳,睫狀肌收縮,瞼平滑肌松弛,唾液腺分泌清稀津液等,這一系列活動主要在于加強消化、吸收、排泄和生殖功能,以保護機體,休整康復,促進消化,積蓄能量。由此可知,交感神經興奮,是一種緊張、疲勞和消耗,而副交感神經興奮,則可使機體松弛、恢復和蓄積。調節植物性神經,除精神上放松、寧靜之外,借呼吸調節,注重呼氣,即能收縮氣管、支氣管平滑肌活動,可以調節興奮副交感神經而抑制交感神經的興奮,從而達到休整康復、蓄積能量、培養真氣的目的。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注意呼氣,能使人放松、人靜,機理也就在于對植物性神經的調節。這是五步功法的優越點之一。 第十節 名詞解釋 167.內視。 內視和注意、意守同為一個意思。在五步功法中用內視一詞更合理、靈活一些。 168.前三田。 前三田是中丹田(心窩部)、下丹田和上丹田的總稱。 169.后三關。 后三關是緣督脈的尾間、夾脊和玉枕的總稱。此三處在練功通督時不易通過,故謂之關隘。 170.尾間。 就是尾骨部位,此處為長強穴。是通督的第一關。 171.命門。 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之間。雖不是關隘,但真氣活躍。功中感兩腎湯煎、命門火炙等正是在此處。 172.夾脊。 在第五胸椎和第六胸椎之間,神道穴部位,為通督的第二關。 173.大惟。 在第七頸椎與第一胸椎之間,為六陽之會穴。雖不是關隘,但通督時真氣在此沖動明顯。 174.玉枕。 在枕骨大孔部位,此處為風府穴,是通督脈的第三關,真氣最不易通過,謂之“鐵壁”。真氣一旦通過此處,就是通督的標志。 175.五(六)臟六腑。 人體六臟六腑一陰一陽,互為表里。六臟為肝、心、脾、肺、’腎、心包,它們的共同生理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六腑為膽、小腸、胃、大腸、膀朧、三焦,它們的共同生理是受盛和傳化水谷。臟屬陰,為里;腑屬陽,為表。 176.三焦。 是人體上、中、下焦的總稱,主相火,為六腑中最大的一腑,根于命門,與各個臟腑經絡生理關系非常密切,是全身通調氣機的道路。 177.經絡。 是人體真氣運行的通路。直行者謂之經,旁行者謂之絡。“經”是經過及路徑的意思,是縱行的干線;“絡”是聯絡的意思,是“經”的分枝,聯系著陰陽各絡。經絡是溝通表里上下,聯系臟腑器官的獨特系統。五步功法體現了經絡的實質。 178.十二經脈。 是手三陰(肺、心包、心),手三陽(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胃、膽、膀恍),足三陰(脾、肝、腎)的總稱。由于它們隸屬于十二臟腑,為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十二正經。 179.奇經八脈。 為督、任、沖、帶、陰維、陽維、陰蹺、陽蹺八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經脈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里配合,都是單經,故稱為奇經。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起溢蓄、調整、振奮作用。 180.督脈。 循行于腰背正中,上至頭面。諸陽經均來交會,故有“陽脈之海”之稱。統領全身諸陽經,具有調節諸陽經經氣的作用。 181.任脈。 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額部。諸陰經均來交會,故有“陰脈之海”之稱。統領全身諸陰經,具有調節諸陰經經氣的作用。 182.沖脈。 與足少陰腎經并行,上至目下。十二經脈均來匯聚,故有“十二經之海”之稱,亦稱“血海”,具有涵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 183.帶脈。 起于季肋下,環行腰間一周,狀如束帶,有約束諸經之功能,使經氣不橫逆。 184.陰維脈。 在頭頂百會穴前一寸三分處,與六陰經相聯系,會合于任脈,主一身之里,調節六陰經經氣,以維持陰陽經之間的協調與平衡。 185.陽維脈。 在頭頂百會穴后一寸三分處,與六陽經相聯系,主一身之表,調節六陽經經氣,以維持陰陽經之間的協調與平衡。 186:陰蹺脈。 起于足跟內側,隨足少陰上行。為會陰穴。 187.陽蹺脈。 起于足跟外側,伴足太陽上行。在尾骨上二節,為腰輸穴。 陰蹺脈和陽蹺脈分別循行,交會于目內毗,共同調節肢體的運動和眼瞼的開合功能。 188.喻穴。 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人的部位,為經絡循行路線上的各個特定點。人體十二正經加上任督二脈,體表的腦穴有三百六十五個。 189.少火生氣。 練功至丹田有了明顯感覺,就將呼氣有意無意地止于丹田,不要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用文火溫養,謂之少火生氣。 190.壯火食氣。 練功中呼氣太用力,意念太重,致使丹田熱燙,口干舌燥,耗傷陰液,謂之壯火食氣。 191.文火溫養。 古人將呼吸比喻為風,將熱能比喻為火。風盛則火旺,呼吸用力則熱能增強。反之,風微則火微,呼吸和緩則熱能溫和。文火溫養,是指呼吸微弱調勻,止于丹田,好象煉丹時用文火慢燒一樣。通常在第三步功之后,意在培養真氣,蓄積力量,使熱氣匯集丹田,旺盛生機,陰陽調和,為通督打基礎。這是五步功法的重要環節。 192.小藥 古煉丹術語。過去煉丹有種、采、煉、養等層次,其中“采”分別為采小藥、大藥。在五步功法中,真氣沉人丹田,丹田反應明顯,如丹田運轉、丹田開闔等現象出現時,宜文火溫養,謂之采小藥。 193.大藥。 練功至丹田飽滿,會陰跳動,一陽來復,陽盛陰極,自覺性功能活躍,有欲瀉之勢,即應凝神定意,采藥歸爐,文火溫養,勿令走失,謂之采大藥。此為“氣成精”的層次。 194.采藥四字訣。 古煉丹術語。即吸、舔、撮、閉。《類修要訣》:“撮提谷道,舌抵上愕,目閉上視,鼻吸莫呼。”為采大藥的層次。吸,就是吸氣;舔,就是舌抵上愕,把上愕的兩個孔堵住;撮,就是提肛,閉鎖前后二陰;閉,就是閉住五官九竅,耳不外聞,月不外視。這是下丹田真氣飽滿,達到一定程度時,真氣下行,刺激性神經和泌尿生殖系統,引起性欲沖動和欲排精時所采用的辦法。 195.五氣朝元。 練功至真氣運行暢通,五臟功能改善,其精微同歸丹田關元,即五臟之氣同歸關元,謂之五氣朝元。1%.三花聚頂。 三花者,精、氣、神也。練功小周天一通,百脈相繼通暢,精氣神會于頭頂上丹田百會,人體生理將起到根本的變化,尤其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更加協調有序,謂之三花聚頂。古人說:“若得不老,還精補腦”,此為后天返先天的層次,是練功最要緊的一段功夫。 197.煉精化氣。 五步功法第一、二步功,調整呼吸,攝取陽精(氧氣),推動心火下降,振奮脾陽,加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效地攝取陰精(養料),隨血液循環,運送周身,滲于組織間隙,供細胞攝取,在氧化過程中產生熱和能,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此為煉精化氣,是五步功法的初級階段。 198.煉氣化神。 真氣沉丹田后,通過第三步功,培養真氣,丹田充實有力,即緣會陰繞尾間轉人第四步功,經尾間、過命門、沖夾脊、透玉枕而通督脈。小周天一通,大周天即通,腎水不斷灌溉腦髓,大腦的本能力量加強。腦為元神之府,故稱為煉氣化神,是五步功法的中級階段。 199.煉神還虛。 通督后,進人第五步功,意守上丹田百會處,現出靈動活潑的信息,古稱為“性理”。百會為百脈之會,此竅通而百竅通,全身通暢舒適,體呼吸旺盛,一念不起,上中下三丹田互相吸引,為深度人靜之虛無佳境,達到虛無生氣,生生不息,謂之煉神還虛,是五步功法的高級階段。 200.有欲觀竅,無欲觀妙。 此為通督后繼續練功的處理方法。有欲,是思想還不平靜,練功還有雜念;觀竅,守住下丹田,寄托思想。無欲,真氣發動起來,進入無思無慮境界,能安然久坐;觀妙,上丹田有了活動,出現靈動活潑現象,非常玄妙。意為練功還有雜念時,可用守竅(下丹田)辦法,以一念代萬念;當達到人靜后,上丹田有反應,可靜守上丹田之玄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