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砂 一勺子曰:看砂之法以形體、性情、理氣辨之而已,三者之外,別無遺蘊; 知形體而不知性情,則只知有方、圓、直、曲、尖五體,大、小、高、低四象,海內形家書如是,如是而不知其顏面目光,注視何處?正要從此細細認清。知性情而不知理數,又只知有顏面目光,而不知其為福為禍,應在何命、何年?到此神化,仙乎,仙乎! 蓋,知理數,而不講究形體性情,則理數無安放處。屋里先生講理數,往往居勝,一登山頭,便茫無所據,總屬虛談。知形體性情,而不解理數,則不知禍福吉兇所由辨。 余嘗謂講理數,難而易。識性情,易而難。理氣知得竅,一語兩語便了。性情看得透,千言萬言難盡。言形體者,諸地書可謂纖悉畢繪,毋庸贅語。如廖、賴《撥砂歌》,楊曾《砂圖》等書,所宜考對。講理氣者,《背囊》、《疑龍》、《撼龍》、《天玉》、《玉函》,發其凡妙義,究秘而未泄。余亦不敢指破。 理數之說不了有從白、黑、碧、綠、黃、白、赤、白、紫“九疇”者;有從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九星”者;有從財、官、父、子、兄者;有生、旺、奴、煞、泄者;皆具大本領、大學問,若曉得《河圖》,《洛書》本原,件件都用得應驗,不差毫毛。不明先天、后天精義,處處盡屬空言,奧妙離去千里矣! 獨性情一端,諸書有全不一語談及者;有談及而未盡其詳者;茲編惟欲補其缺漏焉。 夫,砂形不一,砂理難言,砂情宜知,砂意當宣:龍真砂隨,穴真砂衛,水真砂環,朝真砂起,砂真,則龍、穴、砂、水皆真。砂反龍假,砂背穴虛,砂飛水走,砂遠風居;砂假,則龍、穴、砂、水皆假?!半S、衛、環、起、反、背”六字宜思。“飛、遠”兩字更宜思;飛,則有砂而不環抱,無端凝之象。遠,則有砂而不貼近,有曠蕩之嫌。水走風居,勢所必然。蓋,龍穴以得水藏風為上:而風則以砂而止,水則以砂而聚,砂之時用大矣哉!句句實話。 所最喜者,端凝秀麗、豐厚肥美、圓凈潤澤、親切嫵媚,一種威嚴正大之氣,若遇嘉賓于門內,一團佳冶嬋娟之致。宛親淑女于羅幃,頭腳透露、身 所最忌者,反背、欹斜、薄弱、瘦削、低遠、空凹、巖石丑惡、破面壞體、墜手反腳,顏色不開,情意不合,身體走竄,頭腦粗濁,形渙氣散,神沒鬼躍。凡此兇象,禍應相若,繪出一段惡砂形容,須眉果肖,即畫家飾色,亦不到此。 在四山疊疊之山谷,則看貼近穴場之山為準,余外俱作空曠,山谷看法。 在一望茫茫之平陽,亦察環抱墳固之護為的,空遠亦屬無用,平洋看法。 或田岸高起,或洲渚擁護高起,擁護處即生福處;或微墩徽阜緊夾,或 在切近處,略高一尺,即示動機,為吉兇悔吝所生。吉兇悔吝生乎動,略低半步,即作空論,而喜、怒、哀、樂皆忌,低穴半步便無用; 然,又有一等從天外飛來,自水底浮起,案上文筆、印誥,頭身現出幛下貴人、旗馬,層次分明。頭身現出,妙在“身”字,身不現,而頭現者,非。層次分明,妙在“明”字,略有層次咫尺不遠。亦宜消詳,不可忽略。蓋,遠照亦有要緊的,此看遠砂法。而不明者,亦非。局外觀之,十里云遙。穴中見之,又有一等:整整隨起,平平聯衛。局外看來,在耳,穴中細推無味,是為補缺填空,何用留情掛意?蓋,近處有問空砂。此二段,一在遠砂有用,一在近砂無用,亦宜理會,不可草草。蓋,大富大貴有驗于體大、力厚之岡巒。小發小興,應在乎氣薄、形低之堆阜。此看大砂看小砂法。然將平處,有低薄圓堆,發福亦大。 出身長遠,到穴垂頭,是為特朝真朝。此看長砂法。 最喜者,長遠垂頭;砂長遠,則力大而悠久。 垂頭,則情真而發速。不拘前后左右,此砂極吉。起頂短、近,衛局緊嚴,即號“貢福,‘貢祿”,此看短砂法。衛局緊嚴,凡砂皆喜背作峭拔雄奇之勢,固具溫柔和樂之情,寓高于低也。體雖低,而官則極高。此看砂背、砍面法。 內有誠一不貳之意,外盡張牙舞爪之形,收散為聚也。氣既散而福必能聚。此看砂內砂外法。此砂極難得,不知者,反謂:“內醇外肆非真穴?!彼讜尚?! 左看正,而右看斜,即知左穴發。而右穴敗。此看砂左右法。 靠砂點穴,亦似據水立向。近看好而遠看丑,則知近墳富而遠墳貧。此看砂遠近法;有遠看清,而近看濁者,亦然。砂之現光,有意;不寓意處其光必不欲現。砂之護穴有情;不留情處,其穴決不得護。此看砂現光、護穴法;如此講得著實。 頭照注,而腳走竄,面清瘦,而身臃腫。登高藏棺,則收其秀。此看砂頭、砂腳、砂身、砂面法。 全體剛硬,精光獨露半面。渾身蠻皮,生動只得一隅。尋隱倒仗,以會其微。此看砂半面、一隅以點穴法。四山開顏,其中必有真穴。諸肇翕聚,此內定藏好龍。以下俱統砂局看;陡健明顯,分別貼聯映帶之形。委迤卑靡,細辨振動尖拔之勢。 正正奇奇,總在高人心目。變變化化,還賴善學窮究。不然,好畢擺列撐天地,何刻收藏在夾筍,時術不明情與性,相逢莫曉姓和字,此篇撥盡瞳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