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清,男,教授。1983年在廈門大學物理系光電子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光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95年在中山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1995-1997年、2000-2003年在南京大學物理系、固體微結構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有:準晶的聲子和熔化特性;準周期結構設計和能隙標度的研究;低維無序、介觀系統電子局域和輸運;準周期介電多層膜設計、制備及其光學和熱輸運性質;金屬表面等離激元;納米非晶鐵磁材料的制備和物性研究等等。在Phys.
Rev. B、Appl. Phys. Lett.
等學術雜志發表SCI論文三十余篇。
目前感興趣課題有: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完備性的探討;高溫超導機制。
《是愛因斯坦走下神壇的時候了》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27652-end.html
xqhuang 發表時間:2010/09/29
09:37
自從梁建中先生把我引到這里,與黃德民先生通了一次電話,轉眼已經一年多了。偶爾也會到這里潛水,偷窺你們的討論,你們的精神真的讓人敬佩,幾十年如一日地進行思辨。
現代物理學真的很讓人失望,習慣性地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似乎只有這樣才叫物理,真是"無理"之極,這樣也好意思叫科學?簡直就是玄學。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當然錯,而且錯得相當的低級,兩條基本假設都不嚴謹,更嚴重的是動力學、運動學不分,動力學效應、運動學效應不分。數學的參照系變換僅僅是個運動學效應,是個純數學游戲吧了,它不可能制造出任何可供測量的動力學物理效應。可總有人認為相對論預言的效應被實驗驗證過,請問哪個驗證了狹義相對論的實驗是嚴格定義的質點系統?其實,它們都是超越狹義相對論范疇的電磁相互作用系統,明顯地在為相對論貼金。運動電子在電磁場中質量增加,這有什么奇怪的?就是半導體和固體中最常見的準粒子的有效質量,與狹義相對論有啥關系?還有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斐索實驗、Sagnac效應、光纖陀螺等等,不就是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干涉等普通物理現象,居然也被弄成了相對論效應,真杯具。
半年前就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成系列文章,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拖到暑假才動手,剛完成了兩篇,半個多月前就提交到《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居然一直在審查(很難理解,發現比入黨審查還嚴格,我在arXiv掛了差不多二十余篇文章,都是在24小時之內發表),不想再等了,昨天把它們掛到《中國預印本服務系統》,預印本比較爽快,今天就出來了:1.狹義相對論幾個基本概念和結論的梳理(http://www./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29c0780d012b563bfa5a0158),2.狹義相對論相關光學效應的非相對論解(http://www./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29c0780d012b563f4bec015a),歡迎大家有時間下載來看看,或許對你們討論的Sagnac效應,邁-莫,環球光纖等問題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不管對錯,提供一種新思路。第二篇文章還專門討論了一下黃新衛的環球光纖難題,在滿足你的假設條件下,我可以讓逆時針和順時針的兩束光同時回來,也可以不同時回來,我不是在變魔術,是相互作用物理學決定的。在本論壇我說過,物理學規律的客觀性意味著有可能實現物理學理論的去坐標化,兩篇文章應該是這個思想的一種嘗試,希望對論文多提寶貴意見。物理學需要一場徹底的革命,請相信沒有相對論的羈絆,物理學會更美好,更自洽。
順祝各位國慶節愉快!黃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