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海事局(以下簡稱AMSA)發布了2016年度PSC檢查報告,在這份40頁的報告中,AMSA詳細記錄分析了去年一年實施的FSC及PSC檢查情況。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下大家最為關心的滯留缺陷及滯留率情況。 1、概述 2016年全年共有5719艘外籍船舶到訪澳大利亞,共計27516艘次,AMSA共計開展了3675次PSC檢查,共有246艘船被滯留。 散貨船承包了51%的到訪船舶航次及58%的PSC檢查。 2016年AMSA檢察官共查出了8576個缺陷,而2015年這個數字是10536,報告中說缺陷數的下降主要歸功于更精確定位高風險船舶。(一看AMSA就沒有缺陷率的考核要求) 十年來的檢查、滯留率及缺陷率表格 去年滯留船舶中的TOP5船旗國/地區,第一名很不幸的是我國臺灣省,該省的船舶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2、MLC方面 去年全年AMSA收到133宗投訴,涉及共計179起違反MLC規定的事件。投訴來源主要為在船船員,其次為其他政府機構、海員福利機構、引航員以及對海員福利非常關心的社會民眾。在開展相關調查后,AMSA對32艘船舶開出缺陷,其中7艘船舶被滯留。 下表為投訴內容分布,可以看到工資及船上伙食方面的投訴高居前列。 3、缺陷方面 2016年單次檢查平均缺陷數為2.4,比15年的2.3略有上升。下表為單次檢查缺陷數最多的前五類船舶,拖輪以5.4個缺陷名列第一。 AMSA查出的五大類缺陷中,結構/設備方面缺陷率最高的船型為滾裝貨輪(2.43),操作方面缺陷率最高的為拖輪(2.23),人為因素方面缺陷率最高的還是拖輪(0.9),ISM方面為冷藏貨船(1.25),MLC方面為滾裝貨船(0.45)。下表為具體數據。 4、滯留方面 AMSA統計了2014年至2016年的滯留缺陷,前五大滯留缺陷依次為ISM、防火、應急設備、救生設備、防污染方面。 去年AMSA的平均滯留率為6.7%,比2015年的6%有所上升。AMSA指出去年表現最差的船型依然是拖輪(滯留拖輪占被檢查拖輪數量的17.5%),其次依次為特種用途船(14.3%)、雜貨船/多用途船(12.1%)、NLS液貨船(10.7%)、海工支援船(10%)。 5、船級社 在十大船級社里面,滯留率最高的為日本船級社(8.1%),其次為ABS(7.0%),之后為BV(6.7%),值得一提的是CCS的滯留率只有3.6%。另外其他小船級社就比較奇葩了,最猛的是克羅地亞船級社CRS和烏克蘭船級社SRU,滯留率為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