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譽為“一代戰神”,“兵仙”,跟隨劉邦大BOSS打天下,戰功赫赫。 公元前204年,受劉邦之命,韓信和張耳帶著幾萬人去攻打趙國,趙王趙歇和大將陳余帶著二十萬人,在井阱關(今河北井阱縣北)嚴密防守。 由于兩方兵力懸殊,趙國覺得自己勝券在握。大將陳余對手下的獻計:先派兵切斷韓信的糧道,不屑一顧,認為自己只要堂堂正正地迎頭痛擊韓信就行了。 但韓信卻不這么想。他選了精銳騎兵兩千人,每人手持一把紅色大旗(紅色是韓信率領的漢軍logo色),埋伏在附近的山頭,又讓張耳帶著1萬人,背對桃河水,面向趙國列陣。 趙軍一看,笑cry了,尼瑪懂不懂兵法啊,背水列陣是一種絕地呀。本來你們人就少,簡直自取滅亡! 于是趙軍大開營門,全軍出擊,去攻打漢軍。漢軍背后就是桃水,無路可退,只有死戰。 僵持之際,韓信的兩千精銳騎兵已經飛奔到趙軍大營壁壘,把趙國的軍旗都換成了漢軍的紅旗。 趙軍扭頭一看,發現城頭變幻大王旗,以為老窩被端,后路已無,軍心震撼崩潰。 大家四散逃命,漢軍生擒趙歇,斬殺陳余,以少勝多贏了這場戰役。 韓信和張耳風生水起,老板劉邦卻再一次被項羽打的一敗涂地,他逃到韓信大營所在的修武(今河南修武)。 劉邦雖然出身地痞流氓階層,不識字,但他有敏銳的嗅覺和絕佳的判斷力,是個政治天才。 他沒有通知韓信派車來接,然后住五星級酒店,而是不聲不響,在一家小客棧住下。 試想,要是他當晚去了韓信的大營,一晚上的時間,足夠釀成叛變陰謀,因為他身邊一兵一卒都沒有。而韓信和張耳則兵權在握,殺劉邦跟殺條狗沒有區別。 即便不殺,把他關起來,以劉邦的命令控制關中,劉邦辛辛苦苦打下的半壁江山,就都變成韓信和張耳的了。 第二天一早,老謀深算的劉邦自稱是漢王使節,去了韓信和張耳的司令部。 這時的韓信和張耳還沒有睡醒。劉邦直闖臥室,拿了印信,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把各將領的職位和工作都做了調動。 韓信和張耳起床,才知道來的不是使節,而是劉邦本人。 這時劉邦已經取得了兩人的部隊,他讓張耳巡行各地,加強對趙國的戰備,讓韓信當宰相,向東攻擊齊國。 劉邦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奪了兵權,重新調整了大家的職務。 但他仍然讓張耳負責趙國,讓韓信升官當宰相,兩人兵權被奪,也只能對劉邦死心塌地。 公元前203年,劉邦被項羽圍困在廣武(今河南廣武),韓信派了使者來,申請當代理齊王。 劉邦氣得鼻孔冒煙,心想我被困在這里,日日夜夜希望韓信來救我,小韓卻跟我談條件想當王? 但劉邦又沒有能力阻止韓信當齊王,就只得順水推舟的同意。 他故作大氣的說,韓信平定齊國,那就應該當齊王,還代理什么?大丈夫要當就當正的! 這也是韓信后來一直在劉邦陣營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02年,項羽烏江自刎。 公元前201年,得了天下的劉邦不放心韓信,越想越擔心韓信造反,手下建議立刻攻擊韓信。但韓信實力雄厚,劉邦不敢輕舉妄動。 于是,他假意去云夢(今湖北安陸)旅游,路過陳丘(今河南睢陽)的時候,表示要接見一下各地的領導。 陳丘是韓信的管轄地,韓信沒有察覺到劉邦的意圖,果然前去覲見,被劉邦扣下。 劉邦不費一兵一卒,把韓信從自己的封國抓到了洛陽,奪去了韓信的兵權,貶為淮陰侯。 公元前196年,在長安長樂宮,韓信被呂雉下令處決,滅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一代兵仙就此GAME OVER了,沒能功成身退。 反觀漢三杰中的另一人張良,剛出道時,就為自己編了一個遇仙而得兵書的故事;勝利后,馬上宣布身體有恙,要閉關修煉。 而這一來,就贏得了劉邦的信任,不來找他麻煩了。說到底,還是看透了功臣與主子之間那種微妙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