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視頻讓花寶不禁倒吸涼氣,而發生意外的場所竟是多數人喜愛的烤魚店。 當時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事件過程 從視頻上可以看到,孩子一開始是跟著媽媽一起走的,但中途卻自己向前跑去,媽媽并未及時跟上…… 這時服務員正好從拐角端著剛做好的烤魚出來,孩子一頭撞翻餐盤…… 滾燙的烤魚汁澆到了孩子的臉和身上…… 孩子出院后,家人向店方提出39萬賠償款,并稱:“錢不錢的不重要,誰家小孩被燙成這樣不值39萬?”而飯店表示,賠償可以,但沒有第三方鑒定,不接受這個數字。目前雙方協商未果,準備向法院起訴。 網友炸開了 當烤魚店兒童燙傷事件一出,網友評論一邊倒的都在批評父母:管不住孩子還敢提如此無理要求。 @何為百煉鋼化為繞指柔:不要錢,你老提39萬,寶寶健康最重要,又要錢這心思還不如好好照顧他呢,孩子那么小,公眾場所大人都不用看著他嗎,隨便亂跑? @阿欣1216:難道不怪自己沒看好孩子嗎 @百鬼夜行中的妖少:為啥沒人關心端魚鍋的服務員被沒被燙傷,他要是被燙傷找誰賠償呢?孩子被燙傷肯定家長和店家都有責任,而且家長作為監護人肯定要負主要責任。 …… 請教會孩子遵守規則 誰能想到幾步沒跟上竟讓孩子受到了如此大的傷害。但話說回來對于愛上躥下跳的孩子來說,危險隨處不在—— 超市一時沒看住,孩子被貨架上的商品砸傷;乘電梯一時沒抱緊孩子,孩子摔下電梯;還有天津大悅城的慘劇…… 這些事例每每想起都讓做父母的心顫,所以花寶再次呼吁父母帶孩子外出,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 另外,正如一位當媽媽網友們所說,規則漠視的后果要教會孩子承擔。 ① 規則是什么? 規則是平等。即:無論身份地位,規則面前人人平等。 例如有的孩子吃飯的時候喜歡邊吃邊看ipad,大人怎么說都不管用,有時還生氣打孩子。有一天孩子的媽媽發現,自己和孩子爸爸也是一吃飯就劃手機,這分明是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玩其它的”是被允許的。 爸爸媽媽這樣做,孩子也跟著學,孩子沒有錯啊。所以,沒有正確的規則引導,無端對孩子發火就是大人不對了。 ② 如何教會孩子遵守規則? ● 3歲是孩子規則意識培養的關鍵時期 這個年齡,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父母可以抓住這個關鍵時期,結合孩子的特點給孩子培養很多收益終身的習慣。 規則意識首先是從家庭中萌芽發展的,小到刷牙時間、晚上幾點睡覺,大到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等等,這些都需要咱們在日常生活中一點點的教給孩子。 ● 清晰地表達規則、提高孩子的參與感 有時當孩子某些行為習慣不盡如人意時,家長總愛說反話。例如孩子貪玩,晚上出門了就不想回家,這時你可能會說:行,你今晚別回來了!你這樣說,孩子很可能信以為真,更加對時間沒有觀念,更加放縱自己。 正確的方式是提前約定好時間,幾點鐘必須回家,否則要接受懲罰:例如下次出門玩耍的時間縮短。一定要讓孩子了解到,規則是我們大家一起來遵守。媽媽監督孩子,孩子也要配合媽媽。 當然這樣的約定未必在第一次就有效,父母還需要給孩子多一些時間。 ● 保證規則的合理性,采用合適的方式引導 有的父母對孩子管教比較嚴厲,例如有的爸爸每天都強迫3歲的女兒背誦一首唐詩,有一天孩子忘記了,爸爸讓她罰站1小時,孩子痛苦不已。 像這樣過分壓制孩子,對她的成長也十分不利。因為不當的規則只會讓孩子把執行規則當成一種負擔,雖然他們暫時愿意遵守規則,一旦走出你的視野,他就會逆反。 尤其是給調皮的孩子立規矩時,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指望孩子第二天就嚴守規矩,規矩一旦建立,允許適當打破,孩子表現好,要及時鼓勵,我們建立規則不是為了約束孩子,而是保護孩子,漸漸你會發現孩子會將規則內化,形成自己的習慣并自覺去遵守。 ![]() 規則就像一條線,作為大人的你,每一次越界都是在教孩子:規則是可以打破的,規則沒有想象中那么神圣。 可無數血的教訓告訴我們,無視規則的可怕后果一旦發生,再也無法逆轉。 今天是被魚汁燒傷,如果不學會遵守規則,明天就會有“老虎咬人”的危險。 ![]() (后臺回復“游戲”進入,每天包郵送出價值190元樂8小城親子套票、價值40元精美玩具,分享可增加抽獎機會) 編輯:小婷 來源:綜合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