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生下孩子才3天多,自覺乳房又腫又脹,發熱、發硬,疼痛難忍,乳汁流得也不順暢了,后來干脆就沒奶了。打了幾天的抗生素,癥狀也沒什么好轉,全家人都急得不行。后來有人告訴她一個偏方,用絲瓜絡煮水喝,同時用絲瓜絡煎水外洗乳房。她照著辦了,不到幾天就見效了,乳汁漸通暢了,腫脹疼痛也減輕了。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是產褥期的常見病,是引起產后發熱的原因之一,最常見于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乳腺炎的發病原因如下: 1、乳汁的淤積:乳汁淤積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乳汁淤積的原因有:①乳頭過小或內陷,妨礙哺乳,孕婦產前未能及時矯正乳頭內陷,嬰兒吸乳時困難。②乳汁過多,排空不完全,產婦沒有及時將乳房內多余的乳汁排空。③乳管不通,例如乳管本身有炎癥及外在壓迫,另外胸罩脫落的纖維亦可堵塞乳管。 2、細菌的侵入:乳頭內陷時嬰兒吸乳困難,易造成乳頭周圍的破損,是細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徑。另外嬰兒經常含乳頭而睡,也可使嬰兒口腔內的細菌直接侵入乳管,繼而擴散至乳腺間質引起化膿性感染。 急性化膿性乳腺炎在中醫屬于乳癰的范疇,是以乳房紅腫疼痛、乳汁排出不暢為特點,以致結膿成癰的急性化膿性病證。多發于產后哺乳的產婦,尤其是初產婦更為多見,俗稱奶瘡。根據發病時期的不同,又有幾種不同名稱:發生于哺乳期者,稱外吹乳癰;發生于懷孕期者,名內吹乳癰;在非哺乳期和非懷孕期發生者,名非哺乳期乳癰。 中醫認為乳癰發病機制分為3種:①肝郁氣滯。乳頭屬足厥陰肝經,肝主疏泄,能調節乳汁的分泌。若情志內傷,肝氣不舒,厥陰之氣失于疏泄,使乳汁發生壅滯而結塊;郁久化熱,熱勝肉腐則成膿。②胃熱壅滯,乳房屬足陽明胃經,乳汁為氣血所生化,產后恣食肥甘厚味而致陽明積熱,胃熱壅盛,導致氣血凝滯,乳絡阻塞而發生癰腫。③乳汁瘀滯,乳頭破損或凹陷,影響哺乳,致乳汁排出不暢,或乳汁多而嬰兒不能吸空,造成余乳積存,致使乳絡閉阻,乳汁瘀滯,日久敗乳蓄積,化熱而成癰腫。 絲瓜為葫蘆科一年生攀援狀草本植物,果實成熟、果皮變黃、內部干枯時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凈,曬千,除去種子,剩下的纖維管就是絲瓜絡,可以作為藥用,能通經絡。絲瓜絡性平,味甘,有通絡、活血、祛風的作用。用于痹痛拘攣,胸脅脹痛,乳汁不通。一些邊遠地區的人巧妙地利用它來治療母畜無乳、乳汁不通或泌乳不足,也有很好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