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組織對其各種損傷的反應都相同,其結果是吸收康復,并發(fā)感染或是實變,最終造成肺間質纖維性變。肺損傷如治療不當,引起呼吸衰竭,導致低氧血癥及呼吸性堿中毒,繼而發(fā)展為組織缺氧和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者致死。 為預防低氧血癥,提高血的氧合,呼吸治療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一系列動脈血氧分析和每天X 線胸片所提供的資料,結合臨床癥狀和體征的變化,可以決定開始和停止使用呼吸治療。近20 多年臨床經驗說明,正壓機械通氣對嚴重肺損傷的病例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其使用適應證: ①住院時X 線胸片已顯示多處大片浸潤陰影; ②肺挫傷合并5 根以上肋骨骨折或嚴重的連枷胸; ③肺挫傷合并其他器官的損傷需在全麻下手術; ④肺挫傷合并低氧血癥。血氣分析PaO2<8.0kPa,PaCO2>7.33kPa,pH<7.25 時; ⑤為治療其他損傷,需大量靜脈輸液; ⑦系列X 線胸片示肺部浸潤性陰影進行性加重; ⑧肺損傷后,無其他原因,很快就發(fā)生呼吸衰竭。 目前,多選用定容型呼吸機為肺損傷病人做機械通氣。這類病人的肺部順應性下降和氣管阻力增加,但定容型呼吸機釋出的潮氣量不會降低。為大多數(shù)肺損傷合并呼吸功能不足的病人,給予潮氣量10~15ml/kg 和呼吸頻率12~14/min,而肺實變的病例也許需要增加每分通氣量。合并低碳酸血癥和堿中毒的病例,應在病人氣管與呼吸機的活瓣之間連接一根40~120cm 的導管,以增大無效腔。氧濃度控制在40%以下。 大多數(shù)人建議采用間歇強制通氣(IMI)+呼吸末期正壓(PEEP)的機械通氣方式,患者可自主呼吸,平均氣管壓力較低,故對心排血量的影響較小。IMI 允許患者不受任何阻力影響,自主地呼吸由呼吸機提供相同溫度、濕度和氧濃度的氣體,呼吸機每隔一定時間給予1 次正壓通氣,正壓通氣也不受自主呼吸的影響,理論上可使氣體均勻地分布到整個肺區(qū)。IMI 可避免過度通氣所致的呼吸性堿中毒,理論上病人能自行調整PaCO2。此外,可縮短使用呼吸機的時間。使用IMI方式通氣時,由于患者與呼吸機不發(fā)生拮抗,無需使用或少用鎮(zhèn)靜、麻醉或肌肉松弛劑。使用PEEP 0.49~0.98kPa(5~10cmH2O),可以打開更多的肺泡參加呼吸,以獲得更好的通氣/灌注比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