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關于瘋女胡安娜的番外稍微打斷了一下我們故事的進程,今天咱們繼續。 就在德意志國家內部政局風云詭譎之時,在遙遠的波羅的海之畔,一個德意志人的域外之地悄悄地成長起來,在當時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與教皇爭斗得不可開交之時,這一片地方正韜光養晦,一面表示效忠教皇,一面又臣服于德意志皇帝。這一個國家的名字與日耳曼人毫無關系,但是卻又是一個德意志人的聚居地,目前還處于它的低潮期,后來的后來,這個不起眼的小國驚人地崛起,并且擔負了所有德意志的邦國都不曾擔負起的歷史重任,它就好像是德意志的大秦國,將一直四分五裂、連疆域都說不清的德國統一了。 這個國家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普魯士。 國旗 盡管今天提起來如雷貫耳,然而普魯士的源頭卻著實是一筆不太光彩的爛賬。這事情,還得從十字軍東征說起。 十字軍東征這段歐洲中世紀的黑料,趕時間就不多贅言了。甭管時間拖得多久格局怎么變,也甭管當時多方勢力多么冠冕堂皇抹飾,交戰雙方是基督徒跟穆斯林,戰爭實質是侵略,整整干了兩個世紀,幺蛾子一直不斷。 圣矛傳奇: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當中的一個離奇故事 之所以打這么久,有一個原因是路途太遙遠,去東方打穆斯林基本靠腿,好不容易到了東方,怎么打又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基督徒是以什么為借口去跟穆斯林交戰的呢?經久不衰的主題,圣戰。 為哪里而戰呢?經久不衰的地方,耶路撒冷。要說耶路撒冷這個地方不太平真是歷史極其悠久。所以為這一場冠冕堂皇的“圣戰”主要負責的領袖就是羅馬教皇,當來自西方的基督徒到了東方之后,要更有效率地作戰,就需要集結成一個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伙,這些團伙就由教皇組織,對教皇負責。原則上他們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的君主,而是“基督的戰士”,為上帝作戰的勇士。這些在十字軍東征期間集結起來的軍人組織,就是傳說中的騎士團。當時這樣的騎士團還有不少,不過到了今天,為我們熟知的應該就是最有名的那三個了:醫院騎士團,圣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 幾百年以來,騎士團這個存在被人們賦予了太多想象了。因為它濃厚的宗教色彩顯得很神秘,又因為作戰的實質備受矚目,加上三大騎士團各有各的傳奇,口耳相傳騎士團最大的價值似乎都不是東征,而是為文學創作提供無數寶貴素材了。 中世紀騎士及鎧甲(組圖) 也不是所有騎士都是身份顯赫富得流油的土豪,西歐同樣盛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那些其他的子就只能空享貴族之名實際啥也沒有了。這些人滿腦子想到都是如何發財,因而去富庶的東方搶劫的十字軍東征,這些人就是主力,他們在歷史上有一個形象到憂傷的學名,叫做“光蛋騎士”(……)。嗯?是不是曾經腦海中騎著白馬的夢中情人一下就碎了?《圓桌武士》看完以后想穿越回中世紀當公主的沖動也沒有了? 所以說真正的騎士團的組成就是這么接地氣。他們看似是教皇領導下的僧侶,實際是打仗的軍人。表面是為信仰而戰斗,其實燒殺搶掠也沒少干。那么騎士團們究竟做了些什么呢?十字軍東征結束以后他們又何去何從呢? 醫院騎士的全身裝備 這就說到那三個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啦,第一個醫院騎士團,又叫善堂騎士團,這個團延續至今。這個團最初還真是為了信仰的初衷,大家都是志愿者性質,因為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個善堂醫院成立,專門扶危濟困救死扶傷,非常具有正能量,標志是黑底白色的八角十字(13世紀變成紅底)。但是后來發展到14世紀,在奧斯曼土耳其的進攻之下,基督徒們轉移到了地中海的羅德島,不過穆斯林并沒有結束緊逼,到了16世紀,查理五世也就是胡安娜那個特別厲害的兒子,將馬耳他島送給了醫院騎士團管轄,叫做馬耳他騎士國。雖然中間被拿破侖端了,然而曲折到現在。具有慈善性質和悠久歷史的馬耳他騎士團依然是聯合國的觀察員組織。 15年的一個新聞:劉瑯秘書長與泰王室Luang Rajadarasri Jayankura公主殿下受封圣約翰馬耳他騎士團大十字勛章,受封歐洲領地六萬畝。——有說法稱馬耳他騎士團是共濟會高端組織之一 第二個是圣殿騎士團,成員主要是法國的十字軍騎士,最初建立在耶路撒冷王宮的一角,這里據說曾是所羅門王的圣殿,所以叫圣殿騎士團。這個騎士團出名的地方就是有錢,教皇的特權、各地捐贈還有成員不懈努力的搶劫,使得他們聚集了大量財富,有錢的后果就是樹大招風,圣殿騎士團倒霉地招來了法國國王,陷于財政危機的腓力四世與教皇勾結,扳倒土豪。而罪名,有一項,就是攪基。。。 團徽都很基 現在說得好,性別不同怎么談戀愛,但是在中世紀,攪基這種前衛的社交方式還是受到嚴密限制的,圣殿騎士團的徽章是兩個男人以一種比較不好描述的姿勢騎馬,所以成員就在這種當時看來很不光彩陷害中被折磨團滅,逮捕密令發布剛好是星期五,所以“黑色星期五”也有一個說法是源于圣殿騎士團的悲劇。 最后要隆重推出的是我們的主角條頓騎士團!條頓騎士團成立比較晚,成員是清一色的德意志貴族,前兩個騎士團的巨大收獲令德意志也坐臥不寧,于是條頓騎士團應運而生,當時是巴巴羅薩帶領人準備去小亞細亞大干,結果遺憾半路西去,他的兒子繼續東征,開啟了德意志騎士團的序幕。條頓騎士團的最初標志是白底黑十字,而且特殊之處是十字不對稱,偏左,直到今天北歐國家的國旗上依然可以見到這樣的十字,所以它被稱為斯堪的納維亞十字。 北歐十字(Nordic Cross),或斯堪的納維亞十字是源自北歐地區的旗幟圖案,現在北歐五國的國旗上都有北歐十字圖案 條頓騎士團成立之后遠沒有前兩個騎士團的成功,十字軍東征之后,既沒錢又沒房的他們就在中東流浪。直到1211年,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二世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以特蘭西瓦尼亞為交換請他們去毆打不安分的庫曼雷人,這就好比現在一個房地產商為了趕走釘子戶找了一票殺馬特混混來,后果是殺馬特比釘子戶還要難纏。條頓騎士團接到邀請后非常高興,樂顛顛地沖向了匈牙利,就這樣歷史學者普遍認為安德烈二世將這個活祖宗引向東歐,而安德烈之后,讓騎士團生根發芽的則是波蘭人。事情的起因還是為了干人,波蘭的一位大公康拉德在擴張的過程中遇到了來自北邊一個叫做普魯士人群體的阻礙,為了擺平這一障礙康拉德請來了戰斗專業人士條頓騎士團,因為居無定所而苦惱的條頓騎士團立刻策馬揚鞭趕來,非常敬業地幫助波蘭人掃蕩了普魯士。后來的事實證明康拉德簡直是請來老虎打狗,他還指望騎士團幫他打完普魯士就乖乖地離開繼續流浪嗎? 天真……條頓騎士團不僅不走了,而且在此安營扎寨、安居樂業,親手請來的大神轉而成為了虎視眈眈的威脅,波蘭人有苦說不出,真是后悔死了引狼入室的舉動。在此之后,為了對抗這個自己作死請來的瘟神,波蘭和立陶宛簽訂合約合并,終于到了16世紀一度使其臣服。 早期條頓的全身裝備 騎士團的同志們掃平普魯士人,在這塊土地上開啟了屬于他們的美好生活,不過雖然騎士團是德意志人,但仍然沿用了普魯士這個地名的叫法,除了當地的德語中保留了一些原住民的音色以外,這里被大規模日耳曼化,儼然成了德意志設立在東歐的殖民地。可是與德意志不同的是,這個騎士團國有著濃厚的宗教特色,大團長是國家領袖,政教合一,遵循協同、苦行、服從這三大極具宗教和軍事特色的原則。這樣的原則一代一代傳承發揚,后來形成了在德意志民族中所謂的“普魯士精神”。 直到近代早期,普魯士都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表現。不過歷史的選擇是驚人的,未來有一天,這個暗流涌動的火山將要爆發,在鐵與血的主旨之下,破空而出,令德國讓歐洲和世界瞠目結舌——我們拭目以待這精彩!!
參考文獻 《地圖上的德國史》 《基督教與德意志民族》 《普魯士的精神和文化》 《德國文化解讀——人類文化蒼穹的雙子星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