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努米底亞王國被凱撒摧毀,整個北非就成為羅馬的行省。公元前一世紀建立的羅馬帝國如日中天,橫跨亞非歐三個大洲,往日里希臘、迦太基爭霸的地中海,變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海。非洲的小伙伴們也老老實實聽羅馬的話,給老大納稅上貢。一批羅馬人搬遷到非洲,作威作福,順道促進下文化交流。 然而日中則昃,月盈則虧。羅馬帝國建立數百年,逐漸腐朽。內部,人民起義、諸侯爭霸、部隊政變、軍閥混戰,最后帝國在公元395年徹底分為東西兩部分,北非地區屬于西羅馬帝國。外部,日耳曼人一波接一波地從中歐、東歐向羅馬帝國境內沖擊,打得帝國滿地找牙,大批日耳曼人進入帝國境內,割據一方。再加上匈人帝國的推波助瀾,昔日威震歐亞的羅馬帝國已經是搖搖欲墜。 北非也不太平。此時基督教已經傳入北非,早期基督教,是很有反抗精神的。由于羅馬官吏貴族們對北非的壓榨太狠,當地人民群眾忍無可忍,爆發了“阿格尼斯特運動”,發動武裝起義。他們打著基督教的旗號,洗劫羅馬人的莊園,焚燒債券和奴隸名冊,殺死奴隸主、高利貸者。當地羅馬駐軍雖然屢屢鎮壓,但運動還是此起彼伏。 北非總督卜尼法斯焦頭爛額之際,又聽得歐洲大陸上烽火連天,日耳曼人縱橫馳騁,西羅馬各地風聲鶴唳,禁不住心驚肉跳:幸虧俺們這兒隔著個地中海,日耳曼蠻人飛不過來。 哪曉得一聲晴空霹靂,日耳曼人真的飛過來了! 來的是日耳曼中的汪達爾人部族。他們原本居住在中歐,后來被東邊的匈人打敗,越過萊茵河進入高盧(法國)地區,然后從高盧到了西班牙扎下根來。跟隨他們一起的還有東歐來的阿蘭人。 沒多久,另一支日耳曼部族西哥特人也進入西班牙,對著阿蘭人一頓開扁,阿蘭人的老大都被殺了。剩余的阿蘭人只好逃到汪達爾人部族求助:“大哥,拉兄弟一把吧。” 汪達爾首領蓋塞里克有勇有謀。他沉吟道:“西哥特人來勢洶洶,咱們兩家聯起來也不是對手。依我說,柿子就要揀軟的捏,咱們干脆把西班牙讓給西哥特人,咱到非洲去和羅馬人搶地盤。”于是,蓋塞里克帶著汪達爾部族和阿蘭部族一共8萬人,在429年渡過直布羅陀海峽,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原本正在和羅馬軍隊斗爭的北非老百姓,看汪達爾人來了,仿佛見了恩人,紛紛熱淚盈眶,上前投奔。蓋塞里克的隊伍迅速膨脹起來。羅馬總督卜尼法斯率軍鎮壓,被打得大敗。西羅馬皇帝瓦倫丁連三世忙搜腸刮肚地糾集了一批軍團前來鎮壓,東羅馬帝國也出兵配合。蓋塞里克冷冷一笑:“俺們汪達爾人雖然打不過西哥特人,打你們日薄西山的羅馬人,那是手到擒來!”兩家開掐,汪達爾人驍勇善戰,又學習了羅馬軍隊的先進兵器和戰術,再加上北非老百姓的配合,打得羅馬軍團屁滾尿流。 沒幾年,除了少數大城市,北非的大部分土地都成了汪達爾人的勢力范圍。羅馬皇帝只得求和,封汪達爾人為“同盟者”,允許他們占領這些土地,只要繳納少數象征性的賦稅就是了。 (汪達爾人遷徙路線) 蓋塞里克暫時同意了這個協議,雙方停火。但這只是緩兵之計,汪達爾人絕不甘心僅僅做羅馬帝國下面的一個諸侯,哪怕是名義上的。利用停戰的時間,蓋塞里克抓緊消化占領地的資源,補充軍隊,整頓內部。439年,蓋塞里克再度起兵。他選了個節假日,利用羅馬人都在看賽馬活動的當口,猛然沖進北非首府迦太基城。等羅馬人看完賽馬回家,發現城池已經給占了,只得乖乖投降。 這樣一來,羅馬帝國在北非的統治就被連根拔除了。蓋塞里克獨霸北非,建立了汪達爾王國。而原本就習氣息奄奄的西羅馬帝國,在失去北非的財源后,等于棺材蓋上又敲了兩顆釘子,就等著入土了。 蓋塞里克占領北非之后,并沒有滿足。一千年前的迦太基國是海上霸主,今天的汪達爾國也要繼承這種精神。蓋塞里克訓練軍隊,打造戰船,建立了一支海軍。由于當時西羅馬帝國早已是遍體鱗傷、氣息奄奄,而占據歐洲大陸的其他日耳曼蠻族尚未有這么強烈的海上意識,因此汪達爾艦隊成為地中海西部最強大的力量,揚帆搖櫓,縱橫馳騁。沒多久,就把撒丁島、科西嘉島、巴利阿里群島還有西西里島的西部一一收歸手中。 這樣一來,汪達爾王國真的就成了迦太基第二。 (錢幣上的蓋塞里克) 蓋塞里克不但拿下了地中海,還要盯著羅馬。454年,西羅馬貴族馬克西姆斯發動政變,殺死皇帝,自己篡位當了皇帝,還逼著皇后嫁給他。皇后被迫向蓋塞里克求助。蓋塞里克大喜,立刻在455年渡海北上。 陷入內亂的西羅馬,哪里還能抵擋這支兇猛的蠻族?很快,汪達爾軍攻陷羅馬城并洗劫十四天,那個篡了位還想逼娶前任皇后的新皇帝馬克西姆斯也死于亂軍之中。汪達爾人這次劫掠分外兇猛,不但搶了大批金銀財寶,還縱火把整個羅馬城都燒了,給文化造成極大破壞,并留下“汪達爾主義”這個詞,用于形容破壞文化的暴行。 (汪達爾人洗劫羅馬) 當初第三次布匿戰爭,羅馬執政官小西庇阿率軍攻破迦太基之后,卻在城下放聲大哭。手下都很詫異:“老大,這會兒不該高興么?您是為陣亡將士傷心么?”小西庇阿搖頭說:“不,我是為迦太基人而哭。這曾經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他們擁有遼闊的領地、統治著海洋,在生死關頭比那些大帝國表現得更剛毅勇敢,但仍避免不了滅亡。想想過去的亞述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還有特洛伊,誰也不能避免這樣的結局。我真害怕,將來我的祖國羅馬,是否也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如今600年過去了,占據迦太基故土的汪達爾人果然將羅馬劫掠焚毀,真是報應不爽。 蓋塞里克攻克羅馬后,西羅馬帝國名存實亡,最后幾任皇帝基本都是日耳曼人擁立的傀儡。476年,日耳曼人徹底滅亡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被迫和蓋塞里克簽訂條約,承認了汪達爾王國。 不過,汪達爾王國的興盛也只是曇花一現。534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派名將貝利撒留率軍登陸北非,滅亡了傳承一個世紀的汪達爾王國。 小貼士:汪達爾王國的覆滅 汪達爾人趕走了橫征暴斂的羅馬政府,自己又成了羅馬政府第二,加上羅馬殘余勢力不甘心被征服,境內叛亂不斷。而蓋塞里克死后,汪達爾上層也陷入分裂,親東羅馬和反東羅馬的勢力斗爭不休。這時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正要恢復羅馬帝國榮耀,于是派大將貝利撒留率軍1.6萬登陸北非。汪達爾的軍力數倍于貝利撒留,但國王格里梅爾優柔寡斷、意氣用事,多次被貝利撒留以少勝多,僅僅半年便亡了國。 此后,北非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領土。貪官污吏一擁而入,敲詐勒索,很快把北非弄得滿目凄涼。 (征服汪達爾王國的東羅馬名將貝利撒留) |
|
來自: 金色年華554 > 《非洲史知識/非洲白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