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瀛鰲 中國中醫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生部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為脾胃?中醫所指的脾胃并非脾臟和胃兩個單純的器官,而是包括了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免疫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所屬部分器官在內的一套系統,是人體重要的生理系統之一。 脾胃可以吸收和運化飲食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化生為精、氣、血、津液等,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使人肌肉豐滿、四肢健壯。 所以說,脾胃是人身氣血生化之源,又被稱為“后天之本”。 《黃帝內經素問》:“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脾胃論》:“大腸小腸五臟皆屬于胃,胃虛則俱病。”“脾胃虛則九竅不通。”“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為什么近期要養脾胃?脾和胃的生理 脾主運化:脾具有運化水谷、水濕的功效。 脾喜燥惡濕:脾陽旺盛,則運化水濕功能正常,否則,脾為濕困,易出現水腫、腹脹、納呆、肢重乏力等癥。 胃主受納:胃具有接納和腐熟水谷的功效。 脾為臟,胃為腑,一陰一陽,互為表里,互相作用和影響。脾胃往往一起病,經常需要協同,也要一起治療和調養。 補脾益氣:山藥山藥可補脾益氣,滋養脾陰,是脾氣虛弱、氣陰兩虛者的首選藥食兩用材料。山藥富含營養又容易消化,可長期服用,對肺虛、腎虛者也有補益作用,是中老年人及久病虛弱者調補脾胃的理想食物。 補脾益氣—山藥 // 滋養脾陰 // 別名: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歸脾、肺、腎經 湯羹 山藥薏米牛肚湯 材料 牛肚500克,鮮山藥100克,薏苡仁、芡實、蜜棗各30克,白果6克,生姜4片,香菜末少許。 調料 生抽10克,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用法 隨餐食用,常食見效。 專家箴言:牛肚即牛胃,甘溫補虛,益脾開胃。山藥、芡實、大棗可補益脾氣,生姜能溫脾散寒,薏苡仁可祛除脾濕。合用做湯,可起到補脾健胃、祛濕止帶的作用。 補脾益氣:芡實芡實有補脾止瀉、固腎攝精、祛濕止帶的功效。常用于脾虛濕盛、久瀉不愈。此外,也可用于帶下、遺精滑精等癥。芡實與蓮子的功效相似,而除濕效果更好一些。 補脾益氣—芡實 // 補脾止瀉// 別名:雞頭米、雞頭、雞頭實、刺蓮蓬頭 性味:味甘、澀,性平 歸經:歸脾、腎經 主食 芡實茯苓粥 材料 芡實30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將芡實和茯苓搗碎;粳米淘洗干凈。 2.鍋中倒入適量水,先加入芡實、茯苓煮軟,再加入粳米,煮至粥成。 用法 每日早、晚溫熱食用。 專家箴言:此粥有健脾祛濕、利水澀腸的功效,主治脾虛久瀉或久痢癥。 補脾益氣:蓮子蓮子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止帶、養心安神的功效。其味甘可補脾,澀可止瀉,既能補益脾氣,又能澀腸止瀉,常用于脾虛久瀉、食欲不振。此外,蓮子也可用于脾虛帶下、遺精滑精、心悸失眠等癥。 補脾益氣—蓮子 // 益腎固精// 別名:蓮肉、蓮米、蓮實、藕實 性味:味甘、澀,性平 歸經:歸脾、腎、心經 主食 蓮子苡仁粥 材料 去心蓮子、薏苡仁各30克,粳米100克。 做法 先將去心蓮子、薏苡仁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40分鐘,再倒入淘洗干凈的粳米,煮至粥成 用法 每日早、晚溫熱食用。 專家箴言:此粥有健脾祛濕、清熱消腫的功效,特別適合老年人、病后脾胃不足者久服。 小提示:哪些人容易得脾胃病? 先天稟賦不足者:先天不足,從小就體弱多病,尤其是脾胃功能低下最為突出。 久坐久臥、過度安逸者:過度安逸、體力勞動太少也會引起臟腑功能失調,脾胃運化功能減退。 情志失調者:愛生氣、長期抑郁、精神壓抑、悲憂者均易出現脘腹部脹滿或脅痛、嘔逆、噯氣等脾胃氣機不調的癥狀。 思慮過度者:脾在志為思,思慮過度則傷脾。因此,腦力工作者較易患脾胃病,尤其是長期熬夜加班者。 過度勞累者:過度勞累會使氣血損耗過重,導致氣血不足,易出現氣短乏力、神疲懶言、胃納減退等脾氣虛的癥狀。 久病者:身體多病日久,會造成氣血虛弱,累及脾胃,造成脾虛。 老人、兒童:老年人各臟器都趨于衰退;兒童由于脾胃功能發育不完善,也容易出現食積、食滯等問題。 暴飲暴食或節食者:經常暴飲暴食或節食過度、不按時吃飯,饑一頓飽一頓,會導致脾胃氣機失調。 外感六淫者:六淫為“風、寒、暑、濕、燥、火”。 飲食偏嗜者:長期偏食易導致營養不良,如過食肥甘肉食,易造成食滯難化。 過食寒涼食物者:易造成胃寒,降低脾胃運作功能。 煙酒過度者:煙可助長燥邪,不僅傷肺,而且傷胃,長期抽煙會使脾胃氣虛。酒可助長濕熱,酗酒會造成脾胃濕滯化熱,進而導致脾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