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詩詞名句,寫景,四季,秋天,洞庭湖
【名句】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出處】 唐·劉禹錫《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譯注】 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鏡,平滑光亮。
【說明】 《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于長慶四年(公元824年)秋。劉禹錫被貶逐南荒,二十年間去來洞庭,據文獻可考的約有六次。其中一次,劉禹錫轉任和州經過洞庭湖,觀望洞庭湖的景色而寫下了此詩。
【賞析】 首句“湖光秋月兩相和”,從水光月色交融寫起:澄徹空明的湖水與素月青光交相輝映,呈現出一派空靈、縹緲、寧靜、和諧的氣象。“和”字精煉準確,表現出了水天一色、玉宇無塵的畫境。 第二句“潭面無風鏡未磨”將夜晚平靜的湖面比作鏡子。“鏡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貼切地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景象,在月光下別具一種柔和美。因為只有“潭面無風”,波瀾不驚,湖光和秋月才能兩相協調。否則,湖面狂風怒號,濁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無法輝映成趣,也就沒有“兩相和”可言了。 詩人飛馳想像,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平如鏡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也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責任編輯:夏素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