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瀚說石推送了藏傳佛像系列的文章后,很多讀者疑惑為什么藏傳佛教中,很多佛像都是“面目猙獰”“兇神惡煞”?有些佛像還披著“人皮”,拿著“骷髏碗(嘎巴拉碗)”,滿身“人頭”的裝飾,到底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寓意? 同樣正瀚說石今天為大家一起揭開藏傳佛像兇惡恐怖的真相。 ●什么是佛像忿怒身? 藏傳佛教中,傳承各異、儀軌復雜,佛像變化繁多,佛像的形象千奇百怪,但都是佛的變化身,按照密宗的理論,佛具有兩種變化身,有時顯現真實身(自性身),有時顯現忿怒身(教令輪身)。所以這些兇惡恐怖的佛像為忿怒身。 簡單也可以理解為“因人施教”,忿怒身的佛像都是佛菩薩故意變化成那種兇惡的模樣來嚇唬邪魔、教化那些頑固不化、魔障纏身的眾生,使之醒悟,摧破煩惱,降伏惡魔,也就是所謂的以善勸善,以惡治惡。 密宗認為人靠自身修持難以克服心中的魔障,因此要借助神佛的“威猛力”。所以忿怒身的佛像也是象征用兇猛的力量震懾危害佛教的邪魔外道,表現了大憤怒、大無畏、大勝利的英勇氣概。 (大威德金剛唐卡) (文殊菩薩唐卡、寶石唐卡) 如密宗的大威德金剛,“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大威德金剛為文殊菩薩的忿怒身。 ●忿怒身的細節與含義: 真實身的佛像是根據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繪制,尊尊面如滿月,體態端莊,上披袈裟或著天衣,莊嚴坐于蓮臺上。 忿怒身為佛在鎮伏魔障時顯現的相形,被描繪成多面多臂、青面獠牙的恐怖形象。忿怒身的神靈大多是動態夸張、表情激憤、神態威猛、孔武有力,呈多頭、多眼、多手、多足的各類明王、金剛、護法、佛母、明妃等。 正瀚說石之前就分析過多位忿怒身的佛像細節,這里總結其含義: (1)密宗的憤怒身金剛看起來都非常兇猛,背后還燃燒著熊熊烈火,乃摧毀一切心之散亂、掉舉,代表著佛的智慧。 (2)忿怒身佛像頭戴五骷髏冠代表五毒(貪嗔癡慢妒)。 (3)佛像身上一串串的人頭念珠代表無明(無明即是癡)。 (4)手持骷髏碗(嘎巴拉碗),里面盛著鮮血、人的心臟、腸子等恐怖物,是吃掉眾生的貪心,象征斷除眾生的貪心。 (5)披人皮或腳踏非人形的魔怪,象征異教徒已被她降服,佛法無邊,能有力地懾服外道。 藏傳佛教忿怒身造像的真實含義是把人類心中的各種煩惱具象化為貪魔、嗔魔與癡魔,當它們被神明擊敗之后,就化現為護法身上的裝飾物。沉溺于三種魔障之中的眾生,一旦見到如此忿怒畏怖的形象,便會猶如受了當頭棒喝,猛然驚醒,祛除三魔,從而獲得解脫。 (馬頭金剛唐卡、寶石唐卡) (六臂瑪哈嘎拉唐卡、寶石唐卡) (千手千眼觀音唐卡、寶石唐卡) 觀音其忿怒化身最著名的為馬頭明王及瑪哈嘎拉等。 ●忿怒身的佛像效力大? 很多上師不認為忿怒身的佛加持的效力就越大,前七期正瀚說石已經詳細分析了三十一位藏傳佛像各自加持的愿力效用,所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誠心修持合適的佛即可。 例如大多忿怒身的佛像,兇惡恐怖的形象作為激發信徒對煩惱產生憎惡的工具,只要誠心修持,能快速而徹底地根除煩惱。 (吉祥天母唐卡、寶石唐卡) (吉祥天女) 吉祥天母的真實身是一位端莊的女神,又稱吉祥天女;而藏傳佛教中常見的為吉祥天母忿怒身,卻“丑惡兇恨”,異常嚇人。忿怒身的吉祥天母在藏傳佛教中深受崇敬,影響深遠,吉祥天母能給人以智慧和幸福,因其護法功德,拉薩地區還形成了專門紀念她的節日。 ●小結 正瀚說石希望大家理解藏傳中的佛教造像,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藝術,而是具有宗教教化功能的實際意義。而藏傳中大量的忿怒身神靈造型的獨特藝術魅力,不但使藏傳佛教藝術在世界宗教藝術中獨樹一幟,也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藝術品寶庫。 注:文章一開頭有些讀者使用“面目猙獰”“兇神惡煞”來形容忿怒身的佛像,是對佛像的不敬,忿怒身都是佛菩薩為了利益眾生的化身,不管什么示相的佛,只要具足佛的圓滿智慧,都應至誠皈依和恭敬頂禮,不可心生邪見。 本文佛像唐卡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僅供參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