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和小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字,會寫“不、開、四、五”4個字。能認識筆畫“豎彎”和“刂、冫、人、灬”4個偏旁。在學習生字過程中積累識字方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鞏固識字的方法,體會朗讀的方法。 4.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理解重點詞語“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等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感受老爺爺美好的心靈,感悟人與樹之間的和諧關系。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一、質疑課題,談話導入 1.看圖談話揭題: 出示爺爺圖,問:他是誰?和爺爺打聲招呼,板書:爺爺,讀讀“爺爺”這個詞;出示小樹圖,問:他又是誰?和小樹也打聲招呼,板書:小樹,板書:和。 2.讀課題。 3.質疑:爺爺是老人,小樹是一種植物,把他們放在一起,你們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遍。 2.識記生字。 (1)再讀課文:把要求認讀的生字圈出來,再拼讀兩遍。 (2)認讀生字 ①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讀。 強調:生字中“穿”(翹舌音)、“冷”(后鼻音)、“傘”(平舌音)需讀正確。“暖和”的“和”讀“huo”,不要讀成“hé”。 ②去掉拼音認讀。 (3)識記生字 ①學習新偏旁:立刀(刂)、兩點水(冫)、人字頭(人)、四點(灬)。找出帶這四個新偏旁的生字認讀,并說說識記方法。 ②識記其它生字: 用熟字換部件、換偏旁可以記住字形,如,爸—爺、課—棵 用事物的樣子就可以記住字形,如,傘 4.鞏固生字。 (1)口頭說出意思相反的詞:冷—熱、開—關。 (2)出示帶生字的詞語,開火車認讀鞏固生字。交流: (3)生字組詞鞏固。 三、指導寫字,展示作品 1.出示新筆畫:豎彎。 說說筆畫的名稱。 說說含有這一筆畫的字。書寫筆畫。 2.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不、開、四、五。認讀、組詞。 (2)念筆畫、筆順。 (3)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4)示范寫,邊寫邊指導。 點撥: 不:要注意第三筆“豎”從“撇”上起筆,不要在橫與撇的交叉點起筆。 開:第三筆是“豎撇”。最后一筆點要與左邊的撇對稱。 四:筆順是“先外后內再封口”,第四筆“豎彎”是本課要認識的新筆畫,寫的時候豎要直,轉彎要圓,不要寫成“豎折”。 五:第二筆是“豎”,行筆略向左斜。 (5)描紅。(教師要提示學生按筆順書寫) (6)學生練習書寫。 (7)展示學生作品,評出最佳作品在全班展出。 四、朗讀課文,體會感情 自由讀讀課文,簡單說說爺爺和小樹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1.朗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交流:你由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2)怎樣讀好這句話?引導學生讀。 (3)拓展延伸:你能用上'我家門口有____________'說話嗎? 2.朗讀 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幅插圖。說說爺爺在做什么? (2)朗讀課文,理解“暖和的衣裳”。 提問:“暖和的衣裳”指什么,起什么作用? ③看圖說話,提問:爺爺怎樣穿上暖和的衣裳的?為什么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 ④冬天到了,天冷了,我們穿上了什么樣的衣服?這么冷的天,小樹也冷呀!正在小樹冷的時候,爺爺穿上了怎樣的衣裳? (4)拓展想象: ①天氣冷了,爺爺及時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樹感到特別溫暖。如果你是小樹,你會對爺爺說寫什么? ②在生活中,你還知道或聽說過其他讓小樹溫暖過冬的方法? 3.朗讀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說說小樹長得怎么樣?小樹為什么能長得那么好?爺爺在做什么? (2)夏天到了,天氣熱了。爺爺也很熱,小樹為爺爺做了什么? (3)出示第一句話,指名讀,提問:“綠色的小傘”指什么,起什么作用? (4)有了小樹撐開的綠傘,爺爺在樹下乘涼,還熱嗎?自讀第二句話,重點讀好“不熱了”。 (5)拓展: ①小樹不僅能撐開綠傘讓爺爺乘涼,它對我們的幫助可大了。小樹能幫我們美化環境、凈化空氣…… ②小樹的功勞這么大,你想夸夸小樹嗎?你打算以后怎做? 4.總結。 (2)通過觀察插圖和朗讀課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人類愛護樹木,樹木回報人類。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了解人們為保護樹木做哪些事,樹木又為人類做了哪些事。 3.夸一夸爺爺和小樹。 4.把這篇課文講給爸爸媽媽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