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級管理之淺見
我是實驗中學的一名初中班主任,學校賦予我班級管理這項重要工作。如何做好班級管理這項工作,我認為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在目標定位上,堅持“兩個教育”并舉之念,為學生立心鑄魂。 目標,是管理的起點。沒有目標的管理是無始無終而無序的,也必然是無功無效而無績的。為將我黨和國家的人民教育之方針,我大實驗中學教育教學之目的,落實到具體的班級管理之中,我認為,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并將這個意識逐漸深 入到每個學生的靈魂深處,為全體學生立心鑄魂,為全班上下意志統率。此心為何?勇爭第一!榮登全縣中考之魁首是也。此魂為何?全面發展!成長實驗素質硬,有為社會知感恩,我為曾在實驗學習而驕傲之謂也!是的,生為實驗人,敢為天下先。實驗的大管理機制是一流的,實驗的辦學業績是一流;初中實驗的老師是一流的,初中實驗的學生也應該是一流的。我為實驗工作而光榮,我為實驗學生而驕傲。實驗的教育成果,不僅是體現在學生會考試并取得佳績的應試教育上,更體現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能為社會培育“四有新人”打下扎實根基的素質教育上。堅持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并舉,為學生鑄心立魂,這是我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從初一就開始首先要做的功課,也是跟班帶班到最后初三畢業時,始終不忘的功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時時砥勵,敏敏篤行。一切行動,皆有源本。此源在實驗,此功應常念。有人說,在深 化課改,提倡素質教育的新時代,你為何還念應試第一這個經?我說,兩者并不矛盾,而且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沒有實驗中考第一的業績,恐怕人們就會淡化實驗這個學校標簽,也會使那些為上重點高中而準備的家長們就會望 而止步了;沒有實驗的全面教育注重素質培養的嚴格管理,恐怕人們也不會念叨實驗這個學校特色,也會使那些長年在外奔波的家長不能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學校來了。一個實驗外表上光環般 實績的標簽,一個實驗內在嚴格地管理上的特色,這是實驗的社 會教育角色定位,也是班級目標管理方向,它們分別代表著應試和素質兩個教育并行不悖的理念,這個理念的根本就在于----教育要為社會服務,又引領社會;教育要為時代創新,也必須適應這個時代。舍此兩念,即為無源之水,無生則無校,舍此兩念,即為無本之木,無生即無發矣!走進校園,綠樹蔥蘢,嚴謹如軍;走進教室,昂揚向上,溫馨如家。憶某次拔河團體賽我班爭得較好名次后,回到班級,同學們個個喜笑競逐,爭相圍攏于我,我即開問:“大家得了第幾?”個個亮開了嗓子:“第一!”“大家是否還記得本期以來月考 成績呢?”“也是第一!”“那下次月考我們班又有什么 期望 呢? ”“肯定會是第一!”第一第一,這個清徹明亮的口號是全體師生共同的語言。記得首屆畢業生,除了2名一個被推薦上了五年制大專,一個進入中職主讀外,其余所有學生都上了高中,而且重點高中人數百分之三十的比例。一戰成名,家長傳誦,他們找我或推薦入學,或轉來插班,無不讓人艷羨大實驗優質辦學之理念生根開花,我享其果,更感其念:誠敬,樂學,拼搏,奉獻!
二,在班風管理上,堅持“三個習慣”養成,為學生立規定則。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行為的標桿。立念立標,看齊行動。嚴格的紀律要求,必須在習慣的養成之中,才成化為自覺的行動準則。有人說:行為決定 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 命運。我亦認同此理,并以此作為班風管理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之提示。校有校紀,班有班規。實驗學校有一套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以定期檢 查記分扣分來作為班主任考 核依據,并與班主任的獎勵工資掛鉤。那么,具體到班級管理,如何讓學生配合好班主任工作呢?針對本班特殊情況,適時調整行為要求,讓學生們牢記并切實做到養成“三個習慣”,即:1.什么時間做什么事?在規定的時間做規定 的事,就是習慣。2.把什么事做到什么 程度?按規定的要求把事情做好就是好習慣。3.什么事由誰管?具體明確分工、實施 監督,使學生在規定 時間把規定 的事情做好有了保障,好習慣就會水到渠成了。不做怎么辦?做不到位怎么辦?
這里最關鍵的就是保障這一塊。我的經驗是,發揮人的作用!首先,選好班長,配好班干,搭建班委,并明確分工:在班紀上有頭管,敢管善管,不怕得罪人,又能和諧于人;在學習上有課代表,有帶頭人,有熱心助力者;在勞動衛生上,有領頭帶動人,眼到手到,徹底干凈;在寢室里,有室長管理,起居有常,做到衛生明亮。落實到具體的一日生活常規上,班委輪執,記入班級日志,以備班主任查問。其次,跟蹤問效,及時總結。班主任一要及時聽取班干的工作匯報,做得好的,表揚之,做得差的,整改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待,不遺一患到明天;二要定期上好班會課,有分析,有點評,有布置,有要求。如有工作不力,不換腦筋就換人。三要實行班干考 績評優淘汰制。總之,用人所長,克人所短,讓每個學生都 表現機會的舞臺,讓全體學生都 動起來。心動加行動,以忠實于班集體嚴格執行校紀班規為榮,以人人養成良好習慣為榮,以個個爭做良好班風形成的好學生為榮。實踐證明,一個忠實、團結、和諧、溫馨的班級班風形成于全班上下每個分子的好習慣養成之中。
三,在從個別到一般的教育上,堅持“一個不能少”和“三個融合”行動,注重后進生轉化和情感教育。 人們常說,如果沒有班主任成功的班級管理,就沒有教書育人的成果品嘗,而班級管理艱辛之處總是在從一個個生動的個別管理上升到一般規律的探索發現之中。班級管理兩生難管,一是所謂好生,怕其傲然而波動,優不起來;二是所謂差生,怕起任性且自暴,拉不起來。前者,人道是天賦才智,稍加點撥,其情易改。而后者,卻似乎天性頑劣,幾欲上下其手,非唯深功亦難見轉。然而,愈難愈令人奮,不見兔子不撒鷹,這對于固念眾生平等、人人可化的小我而言,卻似殘缺之中發現美,于多年實踐之中看到我大實驗“一個不能少”理念帶來的差生從良之欣喜,同時,也使我感受到如能借 得學校、家庭、社 會“三個融合”的情感 力量,我們的教育管理之路就會愈走愈寬。說道 總是蒼白,茲以援例證說。 例 1:初一女生唐某,因父母外出打工,留守監 護之責由其祖 母承擔。而其祖母天然不喜歡這唐某,只有學習成績上的嚴求與責罵,沒有生活上的關愛與呵護,無論是穿衣吃飯還是噓寒問暖,與其姐姐所得待遇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使得唐某很自卑,與同學們互動往來甚少。有一天學校放假回家時,干 脆不進家門,而選 擇了獨自出走。在外打工的父母連夜趕回老家,多方搜求無果,驚動了鄰 里鄉親和班主任乃至校方。所幸,一夜平安過后,并無安全事故發生。次日上午,唐某獨自一人從山上拖著疲憊的身子回應了父母,直到接通了班主任的電話后,她才怏怏回家。班主任問她:夜里獨自守山,可知一個“怕”字?她卻道:我不怕,我一想班主任就什么都不怕,我還有好多秘密的話只想跟班主任講。。。 例2:初二男生任某 ,一向成績不俗,到初三上期,考 試分數卻急劇下降。后察悉其單相思式的“愛”上某位女生,乃至深 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的影響了學習。經與其學生家長多番溝通,幫其達成母親陪讀之意愿。在班主任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本期任某終于步入正軌,又恢復了以往的學習勁頭。 例 3:男生李某酷愛手機游戲 和網購,騙其父母說,物理老師上課難聽懂,意欲購手機下載學習資料以助學。母親說這是好事啊,不過,還是要問問班主任什么 想法,他聽后立即改口:別問,別問,那就算了!后來,他不知從哪 和弄來手機,在班上拍照嬉耍,被 班主任“沒收”后沒幾天,又發現他換了一個更好的新手機,問其何來,他說,是奶奶買的。暈哉!其父母聞知,亦罵其奶奶只知溺愛寵愛而不顧校禁。 例4:男生錢某參加跑步鍛煉偷懶,被體育老師拿起跳 繩鞭趕,他卻 不識好歹,氣得嗷嗷直叫,暗地里雙拳砸墻,乃至手皮流血。班主任及時趕到,背里地問其所想,他 一面恨恨地說,是老師要整 他,這是第二回了,總有一天要讓他好看;一面又強作狡辯:我已達標,他為何還要我與大家綁在一起跑個不停?班主任引用體育老師的話說:你早上吃了飯,中午還要吃干 嘛?他卻道,都象你班主任這樣溫和態度,誰還會反抗呢? 例 5:男生吳某,本來是已讀初二了,卻插班跟進初一,不但學習成績太差,而且根本沒有讀書的愿望,是被 父母逼 進校門的。他在班上,就象帶頭大哥式的人物,讀書不用功,違 紀犯規的事總是找到他。后經多番教化,終于大有改觀。
上述學生,或因缺失關愛而孤僻影 響了正常的心理成長,或因家庭溺愛而任意妄為老是違 反校禁,或是學習成績差而自暴自棄,或遇青春期問題而不能正確對待,或生逆反心理專與老師作對。。。面對如此諸類問題學生,我的理念是:平等看待,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相信只要因人施 策,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此一念,不僅是因為這一代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傷不起,教 書育人本來就是愛的教育和奉獻的事業,更因為,多年的班主任實踐告訴我:沒有這些問題學生的后進轉化,就沒有班主任作用發揮的天地,沒有后進生轉化成功的實踐,就沒有班主任工作的快樂!為此,我的選擇是:一,了解學生,發現問題。從學生的氣質類型 、智力傾向、個性特征、興趣愛好、愿景暢想到家庭成長背景和社會聯系,特別是在班級的平時表現及其變化,都 要洞察在心,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沒有問題的發現,就沒有解決的路徑。二,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世界,尊重學生,讓學生感 到有尊嚴的活著,有面子,就會消除其對立的情緒,排除溝通的障礙,獲得轉化工作的前提。一個學生就是一個舞臺,信任他們,讓學生自尊得到進一步的滿 足,就會找到轉化的機會,獲得互動的天地。三,寬容理解,欣賞肯定。面對問題學生,不能簡單粗暴,一棍子打死,尤其注意克服言語上的冷暴力。違規犯禁,總是事出有因。當頭棒喝,固然可使,但也不能常用通用。與其責之深 ,莫如析之準,既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如果,從寬容的姿態出發,從理解的角度剖因,相信,一定 會喚醒起學生的“良知”,使其踏向“良能”之旅,除非是那些頑劣不化分子。一旦學生有了好的起步,就要及時給予欣賞肯定。欣賞,是激 勵的重要手段。渴望被 肯定,是人的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四,關心愛護,嚴格督促。有教育家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老師必須有著一顆“愛心”和“高度的責任心,用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身體健康上、心理素質上,愛護、培養、教育后進生,激起后進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打開他們的心靈的大門。這樣學生信任老師了,就會主動向老師反映自己的真實思想和學習情況、反映自己周圍存在和發生的問題,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和幫助。特別是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有了“親師”和“信道”,轉化工作的良好氛圍已然形成,轉化何以不成?愛,不僅體現在無處不在的細致關懷,還落實的行為轉化的嚴格督促的要求之上,因為,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心理尚未成熟,行為很不穩定,需要我們不斷督促與打磨。 施行上述管理,作為班主任,我的體會是:既要躬身一線管理親力親為,嚴字當頭,寬處取信,愛字貫通,細微之處見精神;又要必須擺脫 單打獨斗的局面,尤其碰上積重難返的難纏的主兒,必須尋求外力合作。第一,團結各科授課老師,各出其力,各通其道。第二,打開學生家長的溝通渠道,協同管理,互補互動。 有時,通過教好家長來轉化學生,比起直接教育學生來,其效無窮,恰似雙贏---我以為,只有家長和學生都肯定的班主任,才是會取得令人滿意班主任工作效果。做家長的知心人、貼心人。家長一個電話打來通之半小時,是常課,不論是午休還是就餐或是午夜,我都不厭其煩,因為我深知,孩子問題的發生與解決都關聯著家長,對家長的耐心和細心與學生沒有兩樣。第三,發揮學校政教處和生活老師的作用,發揮學校的堅強后盾作用,讓德育之路愈行愈堅。對于特殊的問題學生,必須借助學校的入學協議制度,通過家長來震懾。 總之,學無定 則,教無定 法,管無常態,只有不斷地創新和積累,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變化。而不論這個世界怎么變,作為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都 必須從宣揚目標定位開始,在施 行德育教 育的過程之中,把情感 教育當作與智力教育平行的地位貫穿始終,在樹立良好的班風之中,以人為本,因人施 教,不斷的探索教書育人和班級管理新路。 --------------------- 初中班級管理之淺見
我是實驗中學的一名初中班主任,學校賦予我班級管理這項重要工作。如何做好班級管理這項工作,我認為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在目標定位上,堅持“兩個教育”并舉之念,為學生立心鑄魂。
目標,是管理的起點。沒有目標的管理是無始無終而無序的,也必然是無功無效而無績的。為將黨和國家的人民教育之方針,我實驗中學教育教學之目的,落實到具體的班級管理之中,我認為,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并將這個意識逐漸深 入到每個學生的靈魂深處,為全體學生立心鑄魂,為全班上下意志統率。此心為何?勇爭第一!榮登全縣中考之魁首是也。此魂為何?全面發展!成長實驗素質硬,有為社會知感恩,我為曾在實驗學習而驕傲之謂也!是的,生為實驗人,敢為天下先。實驗的大管理機制是一流的,實驗的辦學業績是一流;初中實驗的老師是一流的,初中實驗的學生也應該是一流的。我為實驗工作而光榮,我為實驗學生而驕傲。實驗的教育成果,不僅是體現在學生會考試并取得佳績的應試教育上,更體現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能為社會培育“四有新人”打下扎實根基的素質教育上。堅持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并舉,為學生鑄心立魂,這是我作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從初一就開始首先要做的功課,也是跟班帶班到最后初三畢業時,始終不忘的功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時時砥勵,敏敏篤行。一切行動,皆有源本。此源在實驗,此功應常念。有人說,在深 化課改,提倡素質教育的新時代,你為何還念應試第一這個經?我說,兩者并不矛盾,而且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沒有實驗中考第一的業績,恐怕人們就會淡化實驗這個學校標簽,也會使那些為上重點高中而準備的家長們就會望 而止步了;沒有實驗的全面教育注重素質培養的嚴格管理,恐怕人們也不會念叨實驗這個學校特色,也會使那些長年在外奔波的家長不能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學校來了。一個實驗外表上光環般 實績的標簽,一個實驗內在嚴格地管理上的特色,這是實驗的社 會教育角色定位,也是班級目標管理方向,它們分別代表著應試和素質兩個教育并行不悖的理念,這個理念的根本就在于----教育要為社會服務,又引領社會;教育要為時代創新,也必須適應這個時代。舍此兩念,即為無源之水,無生則無校,舍此兩念,即為無本之木,無生即無發矣!走進校園,綠樹蔥蘢,嚴謹如軍;走進教室,昂揚向上,溫馨如家。憶某次拔河團體賽我班爭得較好名次后,回到班級,同學們個個喜笑競逐,爭相圍攏于我,我即開問:“大家得了第幾?”個個亮開了嗓子:“第一!”“大家是否還記得本期以來月考 成績呢?”“也是第一!”“那下次月考我們班又有什么 期望 呢? ”“肯定會是第一!”第一第一,這個清徹明亮的口號是全體師生共同的語言。記得首屆畢業生,除了2名進入職校外,其余所有學生都上了本縣高中,其中重點高中人數比例達到百分之三十。一戰成名,家長傳誦,無不讓人艷羨實驗中學優質辦學之理念生根開花,我享其果,更感其念:誠敬,樂學,拼搏,奉獻!
二,在班風管理上,堅持“三個習慣”養成,為學生立規定則。
樹立好的班風是實現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而好的班風管理在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實驗學校有一套嚴格的班級管理制度,具體到班級管理,就是如何讓學生配合好班主任工作呢?針對本班特殊情況,適時調整行為要求,讓學生們牢記并切實做到養成“三個習慣”,即:1.什么時間做什么事?在規定的時間做規定 的事,就是習慣。2.把什么事做到什么 程度?按規定的要求把事情做好就是好習慣。3.什么事由誰管?具體明確分工、實施 監督,使學生在規定 時間把規定 的事情做好有了保障,好習慣就會水到渠成了。不做怎么辦?做不到位怎么辦?
這里最關鍵的就是保障這一塊。我的經驗是,發揮人的作用!首先,選好班長,配好班干,搭建班委,并明確分工:在班紀上有頭管,敢管善管,不怕得罪人,又能和諧于人;在學習上有課代表,有帶頭人,有熱心助力者;在勞動衛生上,有領頭帶動人,眼到手到,徹底干凈;在寢室里,有室長管理,起居有常,做到衛生明亮。落實到具體的一日生活常規上,班委輪執,記入班級日志,以備班主任查問。其次,跟蹤問效,及時總結。班主任一要及時聽取班干的工作匯報,做得好的,表揚之,做得差的,整改之。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待,不遺一患到明天;二要定期上好班會課,有分析,有點評,有布置,有要求。如有工作不力,不換腦筋就換人。三要實行班干考 績評優淘汰制。總之,用人所長,克人所短,讓每個學生都 表現機會的舞臺,讓全體學生都 動起來。心動加行動,以忠實于班集體嚴格執行校紀班規為榮,以人人養成良好習慣為榮,以個個爭做良好班風形成的好學生為榮。實踐證明,一個忠實、團結、和諧、溫馨的班級班風形成于全班上下每個分子的好習慣養成之中。
三,在從個別到一般的教育上,堅持“一個不能少”和“三個融合”行動,注重后進生轉化和情感教育。
人們常說,如果沒有班主任成功的班級管理,就沒有教書育人的成果品嘗,而班級管理艱辛之處總是在從一個個生動的個別管理上升到一般規律的探索發現之中。班級管理兩生難管,一是所謂好生,怕其傲然而波動,優不起來;二是所謂差生,怕起任性且自暴,拉不起來。前者,人道是天賦才智,稍加點撥,其情易改。而后者,卻似乎天性頑劣,幾欲上下其手,非唯深功亦難見轉。然而,愈難愈令人奮,不見兔子不撒鷹,這對于固念眾生平等、人人可化的小我而言,卻似殘缺之中發現美,于多年實踐之中看到我大實驗“一個不能少”理念帶來的差生從良之欣喜,同時,也使我感受到如能借 得學校、家庭、社 會“三個融合”的情感 力量,我們的教育管理之路就會愈走愈寬。
觀當前問題學生,或因缺失關愛而孤僻影 響了正常的心理成長,或因家庭溺愛而任意妄為老是違 反校禁,或是學習成績差而自暴自棄,或遇青春期問題而不能正確對待,或生逆反心理專與老師作對。。。面對上述各種問題學生,我的理念是:平等看待,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相信只要因人施 策,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此一念,不僅是因為這一代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傷不起,教 書育人本來就是愛的教育和奉獻的事業,更因為,多年的班主任實踐告訴我:沒有這些問題學生的后進轉化,就沒有班主任作用發揮的天地,沒有后進生轉化成功的實踐,就沒有班主任工作的快樂!為此,我的選擇是:一,了解學生,發現問題。從學生的氣質類型 、智力傾向、個性特征、興趣愛好、愿景暢想到家庭成長背景和社會聯系,特別是在班級的平時表現及其變化,都 要洞察在心,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沒有問題的發現,就沒有解決的路徑。二,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一個學生就是一個世界,尊重學生,讓學生感 到有尊嚴的活著,有面子,就會消除其對立的情緒,排除溝通的障礙,獲得轉化工作的前提。一個學生就是一個舞臺,信任他們,讓學生自尊得到進一步的滿 足,就會找到轉化的機會,獲得互動的天地。三,寬容理解,欣賞肯定。面對問題學生,不能簡單粗暴,一棍子打死,尤其注意克服言語上的冷暴力。違規犯禁,總是事出有因。當頭棒喝,固然可使,但也不能常用通用。與其責之深 ,莫如析之準,既曉之以理,更要動之以情。如果,從寬容的姿態出發,從理解的角度剖因,相信,一定 會喚醒起學生的“良知”,使其踏向“良能”之旅,除非是那些頑劣不化分子。一旦學生有了好的起步,就要及時給予欣賞肯定。欣賞,是激 勵的重要手段。渴望被 肯定,是人的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四,關心愛護,嚴格督促。有教育家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老師必須有著一顆“愛心”和“高度的責任心,用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身體健康上、心理素質上,愛護、培養、教育后進生,激起后進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打開他們的心靈的大門。這樣學生信任老師了,就會主動向老師反映自己的真實思想和學習情況、反映自己周圍存在和發生的問題,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育和幫助。特別是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有了“親師”和“信道”,轉化工作的良好氛圍已然形成,轉化何以不成?愛,不僅體現在無處不在的細致關懷,還落實的行為轉化的嚴格督促的要求之上,因為,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心理尚未成熟,行為很不穩定,需要我們不斷督促與打磨。
施行上述管理,作為班主任,我的體會是:既要躬身一線管理親力親為,嚴字當頭,寬處取信,愛字貫通,細微之處見精神;又要必須擺脫 單打獨斗的局面,尤其碰上積重難返的難纏的主兒,必須尋求外力合作。第一,團結各科授課老師,各出其力,各通其道。第二,打開學生家長的溝通渠道,協同管理,互補互動。有時,通過教好家長來轉化學生,比起直接教育學生來,其效無窮。我以為,只有家長和學生都肯定的班主任,才會取得令人滿意的班主任工作效果。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就是要會做家長的知心人、貼心人。家長一個電話打來通之半小時,是常事,不論是午休還是就餐或是午夜,我都不厭其煩,因為我深知,孩子問題的發生與解決都關聯著家長,對家長的耐心和細心與學生沒有兩樣。第三,發揮學校政教處和學校的堅強后盾作用,讓德育之路愈行愈堅。有時,對于特殊的問題學生,必須借助學校的制度和學校領導人的權威,或讓家長震懾,或讓孩子感激,以達到班主任所不能及的良好效果。
總之,學無定 則,教無定 法,管無常態,只有不斷地創新和積累,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變化。而不論這個世界怎么變,作為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都 必須從宣揚目標定位開始,在施 行德育教 育的過程之中,把情感 教育當作與智力教育平行的地位貫穿始終,在樹立良好的班風之中,以人為本,因人施 教,不斷的探索教書育人和班級管理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