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字帖,是很多初學書法的人常見的問題。今天就這個問題我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初學者能有所幫助。 1、初學書法應該學哪種書體? 常見的書體主要有行書、隸書、楷書、草書四種書體。究竟從哪種書體入手學習,取決于個人的喜好。對哪種字體有感覺就學哪種書體,這是沒有問題的。有些書法家主張從楷書入手,認為行書是楷書的快寫、草書是行書的快寫。這個認知是有問題的,從書法發展史上看,應該是先有的隸書、草書、行書、后出現的楷書。現在從楷書入手學習書法的人占比應該是最大的,這也沒有問題,關鍵還是看自己對哪個字體更有感覺更喜歡。 張芝草書《冠軍貼》 2、該學哪一家? 選定書體以后,可以在百度上百度一下,看看這種書體的大書法家有哪些,字體大概是什么樣的風格,選自己最喜歡的書體來學習。 一般來說楷書分為魏晉南北朝楷書和唐楷兩大類。 魏晉南北朝楷書主要楷書名家(名帖) 鐘繇、王羲之、王獻之、《張猛龍》、《張黑女墓志》、《元氏墓志二十品》、《龍門二十品》、《蘇孝慈墓志》、《董美人墓志》等等 《元倪墓志》局部 唐楷主要名家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裴休等各自有代表作可百度查詢。 元代的趙(孟頫)體也是大家經常學習的范本,他的書體介于楷書與行書之間。 草書名家 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孫過庭、張旭、懷素、黃庭堅等人各自有代表作可學。 隸書名碑 《張遷碑》、《石門頌》、《禮器碑》、《乙瑛碑》、《鮮于璜碑》、《華山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行書名家 王羲之、李世民、李邕、蘇軾、黃庭堅、米芾等。 《張黑女墓志》局部 3、楷書字帖的選擇建議 因為初學楷書的人數是最多的,在這里對楷書多做一些解釋。雖然原則是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字帖,但是我不太建議由唐楷入手練字,因為楷書發展到唐代,尤其是顏真卿、柳公權的時期相對于魏晉楷書來說,增加了很多修飾的成分,有一些筆畫的形成對初學者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會覺得很困難。魏晉楷書在用筆方面,比唐代楷書要自然活潑,充分利用了毛筆的自然形態,就可以比較容易的書寫出來。相對來說更適合初學者學習。而且盡量臨字帖原大。如果非要先學唐楷,建議從歐陽詢入手,歐體筆顏體柳體用筆靈活些。 《張猛龍碑》局部 初學寫太大容易走入學習的誤區,特別是容易被當代這些小筆寫大字的“名家”所誤導,容易形成“起筆藏鋒、收筆回鋒”的畫字的不良習慣。對書法學習百害而無一利。筆者所著的《晉唐筆法》一書,對古今筆法差異做了詳細的研究。 4、臨放大版的還是臨原大版的? 當代印刷術的的高度發達,出現了非常多的放大版的字帖,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喜歡。但一定要注意,這種字帖有利也有弊。好處:字大清晰,因為當代人用毛筆書寫普遍都是大字,方便臨成大字。弊端:容易對初學者形成誤導,認為字帖上原來就是很大的字,而且不知道該匹配多大的毛筆去臨摹造成學習上的困惑。 唐代李邕行書碑刻 對初學者來說,不建議購買放大版的字帖,最好使用原大且清晰的字帖,在楷書字帖中《元氏墓志》系列因為多數是最近幾十年出土的,石刻保存的很好,甚至可以購買到原拓本的復印件。紋理清晰,是非常優質的字帖。 5、平時臨寫的是小字,創作時如何走出小字寫大字? 因為原大的字帖上的字都很小,創作時候需要寫大字,我們就需要選更大的筆,把臨小字總結出來的方法用大的毛筆表現出來,切忌過度的按筆,這樣會破壞法度。 6、盡量不要臨習明清時期近代書法家的字帖。 書法要取法乎上,晉唐書法是明清以后的書法無法比擬的。 唐代裴休《定慧禪師碑》 7、練小字的另外一個好處 寫小字的工具容易攜帶,一支毛筆一個墨水瓶或者煙灰缸就可以了,書寫的介質非常廣泛,舊雜志、報紙、信紙、廢舊文件都可以隨時書寫,而且還不需要鋪毛氈。練小字效率也高,熟練以后跟寫鋼筆字的速度基本一樣,每天練幾百上千字是很輕松的事情,相對于練大字有諸多的好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