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作者:Acot一杯茶 漢魏碑刻陳列館,出來(lái)孔府后花園往南拐就是。是博物館,門票免費(fèi)。 我一直以為這個(gè)博物館算得上是個(gè)神級(jí)的博物館,首先是低調(diào),沒(méi)幾個(gè)人知道它的存在,也不知道其位置。展廳就幾間瓦房,樸實(shí)無(wú)華。其次是藏品牛逼,光漢代圓雕就五件,漢碑不算殘碑也有差不多十塊(全國(guó)漢碑加起來(lái)不過(guò)六十塊左右),晚點(diǎn)的名碑諸如張猛龍碑、北齊夫子廟碑、米芾孔圣手植檜暫碑,那都排不上號(hào)了。 那么,這篇博文圖稍微多些,也就在情理中了。 孔彪墓前的石儀,一獅一虎,東漢。上圖是獅子。 東漢石人,與東漢其它人形雕塑相比,算得上杰作了。 倆漢石人,說(shuō)是在曲阜城南某大漢墓移置,可能兩石人并非來(lái)自一處。 清代發(fā)現(xiàn)并移置孔廟,五三年建亭保護(hù),九十年代連帶亭子移入此館保護(hù)。 此二石人在眾多金石著作中多有著錄,非常非常著名,是國(guó)家一級(jí)文物。 南部石人,上刻“漢故樂(lè)安太守麃君亭長(zhǎng)”。五官嚴(yán)重失調(diào),說(shuō)實(shí)話漢代的人物圓雕都不怎么樣,看多了就知道了。 北邊石人,上刻“府門之卒。” 介紹復(fù)制百度百科。 北陛石,西漢。上刻篆書“魯六年九月所造北陛”當(dāng)為魯恭王六年(公元前149年)所建魯靈光殿的階石。 五鳳刻石,亦稱魯孝王刻石,西漢著名刻石。金明昌二年(1191年)出土于太子釣魚池。長(zhǎng)71厘米,高40厘米,厚43厘米。上刻“五鳳二年魯卅四年六月四日成”,為西漢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立石。左側(cè)刻有清代題記。 祝其卿墳壇刻石,又名西漢居攝墳壇刻石。長(zhǎng)99厘米,寬50厘米,高25厘米。文字面積寬20厘米,高14厘米。上刻“祝其卿墳壇居攝二年□月造”。原在孔子墓前。居攝二年(公元7年)刻石。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入孔廟。 祝其卿墳壇刻石:又名西漢居攝墳壇刻石。長(zhǎng)99厘米,寬50厘米,高25厘米。文字面積寬20厘米,高14厘米。上篆字刻“祝其卿墳壇居攝二年□月造”。原在孔子墓前。居攝二年(公元7年)刻石。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入孔廟。 ![]() 王陵塞石:1970年出土于曲阜九龍山西漢魯王墓,上刻“王陵塞石廣四尺”。為摩崖漢墓墓室的封門石。 ![]() 新富里瀆石:1992年發(fā)現(xiàn)于小北關(guān)村北。長(zhǎng)114厘米,寬39厘米,厚18.5厘米。上刻“建武二十二年十月作瀆新富里”,原為漢魯城北墻排水道蓋石。東漢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刻石。 ![]() 拍的漢碑,忘記名字了,可能是乙瑛碑吧,總之是東漢的。 ![]() 孔謙碑,東漢。 ![]() 孔君墓碑,東漢 ![]() ![]() 禮器碑,東漢 ![]() ![]() ![]() ![]() 孔宙碑,東漢,保存非常好,字非常漂亮。 ![]() ![]() ![]() ![]() 史晨碑,東漢。 ![]() ![]() 殘碑,東漢,名字忘了。 ![]() ![]() 孔彪碑:又稱《博陵太守孔彪碑》,東漢建寧四年(171年)立,原在孔林孔彪墓前,清康熙年間移入孔廟。碑高283厘米,寬99厘米,厚27厘米。圓首有穿,碑額刻于穿上,篆書。碑文為隸書,碑陽(yáng)記述孔彪生平事跡,碑陰刻故吏籍貫姓名,漢代名碑之一。 ![]() ![]() ![]() 我把簡(jiǎn)介照下,就不打了。 ![]() ![]() ![]() ![]() ![]() ![]() ![]() ![]() ![]() 歸德橋碑,是漢碑,字是后代又刻的。 ![]() ![]() 魯孔子廟碑,三國(guó)。 ![]() ![]() ![]() ![]() ![]() ![]() 牛逼閃閃的張猛龍碑,資料請(qǐng)自行百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米芾玄圣文宣王贊碑。 ![]() ![]() 米芾孔圣手植檜贊碑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