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壓流行病 專家說,高血壓的患病人群越來越多,一項樣本量達萬人的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食鹽量過高、飲酒過度、寒冷、肥胖及缺乏運動已成為誘發高血壓病的主要因素。醫生認為,對高血壓一定要注意平時的預防和控制。“三高癥”是指高血壓、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癥。 它們是現代社會所派生出來的“富貴病”,可能單獨存在,也可能相互關聯。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時患上高血壓或高血脂癥,而高血脂又是動脈硬化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動脈硬化患者血管彈性差加劇血壓升高。所以,出現這三種疾患中的任何一種,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癥”。高血脂可以引起血管栓塞;高血壓可以引起腦出血和腦血管破裂;高血糖可以引起糖尿病。 二、專家提出預防高血壓的六項措施 一是減少食鹽攝入量。每天攝入鹽量應少于5克,大約每天為小湯匙的半匙。 二是合理膳食。飲食應限制脂肪攝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糕點、甜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魚、蘑菇、低脂奶制品等。 三是合理減肥、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法是適度節制飲食,減少每天攝入的總熱量;增加體力活動,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 四是戒煙限酒。煙草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并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大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有些患者即使飲酒后當時血壓不高,但過后幾天仍可呈現血壓高于正常水平。因此高血壓病患者應限制飲酒。 五是體力活動。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減肥和維持正常體重,每次活動一般以30——60分鐘為宜,強度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六是注意心理、社會因素。高血壓病患者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三、牛蒡酒可以降血壓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的發生跟日常生活習慣有一定的聯系,比如像吸煙喝酒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酒本身并不可怕,適度飲酒還會改善循環,可如果高血壓患者在服用過量降壓藥后飲酒,那將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飲酒可使血管擴張,增強藥物的降壓作用,使本身因藥物作用降到正常的血壓降到更低,引起突發性低血壓,導致暈倒、跌傷等各種意外。 但是很多高血壓的人又非常喜歡喝酒,在現實的生活了,高血壓病人到底能不能喝酒呢?要血壓病人喝什么酒才能有益于身體的健康呢?蒡最主要的成分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惡化骨膠原,并且還有一定的成分的葉酸成分,葉酸成分可以幫助含有一定的降低血壓的功能。 高血壓的形成是因為人體內有含量過高的鈉,而牛蒡中具有非常豐富的膳食纖維,并且這種膳食纖維是水溶性的,將牛蒡釀制成酒,里面的膳食纖維就會溶于液體中。膳食纖維可以吸附鈉,使之隨著糞便中排出,從而使得人體內的納含量降低,因此可以降血壓。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牛蒡并改良成食物,作為日本健康生活的起源,牛蒡在當時的日本造成非常大的反響。即便是在當下,含有牛蒡的各類產品依然風靡日韓,成為健康生活造物的主流趨勢。有了牛蒡酒高血壓病人再也不用擔心自己不能飲酒了!無論什么酒都應該適量飲酒才能對身體有健康的作用。 四、高血壓的克星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平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后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悶、乏力等。這些食物是高血壓的“克星”,每天吃幾粒!有效降低血壓。枸杞蜜,《本草綱目》中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筋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長期食用枸杞,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淡、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掉發以及護膚等作用。黑芝麻味甘、性溫,有補血、潤腸、通乳、養發等功效,適于治療身體虛弱、頭發早白、貧血、大便燥結、頭暈耳鳴等癥狀。 黑芝麻糊的效用更勝鮮奶,食得多皮膚會滑溜、少皺紋,還會令膚色紅潤白凈。更可以治便秘。婦女食用更佳!紅豆薏米粉對人體的益處十分之多,紅豆薏米粥中的紅豆富含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防止便秘的現象。同時具有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抗癌防癌、預防結石以及減肥的作用。紅豆中豐富的鐵質可以讓人氣色紅潤,女性們經常吃紅豆的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增強體力,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功效。 五、高血壓的預防 治療方案 大多數無并發癥或合并癥患者可以單獨或者聯合使用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遞增劑量。臨床實際使用時,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狀況、靶器官損害、并發癥、合并癥、降壓療效、不良反應等,都會影響降壓藥的選擇。2級高血壓患者在開始時就可以采用兩種降壓藥物聯合治療。繼發性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是針對原發病的治療,如嗜鉻細胞瘤引起的高血壓,腫瘤切除后血壓可降至正常;腎血管性高血壓可通過介入治療擴張腎動脈。對原發病不能手術根治或術后血壓仍高者,除采用其他針對病因的治療外,還應選用適當的降壓藥物進行降壓治療。 高血壓是一種可防可控的疾病,對血壓130~139/85~89mmHg正常高值階段、超重/肥胖、長期高鹽飲食、過量飲酒者應進行重點干預,定期健康體檢,積極控制危險因素。針對高血壓患者,應定期隨訪和測量血壓,尤其注意清晨血壓的管理,積極治療高血壓(藥物治療與生活方式干預并舉),減緩靶器官損害,預防心腦腎并發癥的發生,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