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蒸九曬地黃,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曬呢?這就是“九蒸九曬”,是中藥炮制中經常見到的,地黃、當歸、附子等藥材通常都是要經過九蒸九曬才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藥效,這里面的學問非常大。 功效: 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陰虛、血虛和運化不健的人,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概述: 加黃酒蒸制可以改變藥物的苦寒之性,增強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能。加砂仁則補而不膩,能借助砂仁的辛溫香竄之性。解熟地的膩性。 清代《本草從新》“地黃以懷慶肥大而短、糯體細皮、菊花心者良。”熟地的標準:黑如漆、亮如油、甜如飴。 制作過程 清洗干凈,拌黃酒,加10%的黃酒與凈生地黃拌勻,并悶潤至酒吸盡。 第一次蒸制,曬干,第一次蒸至地黃中央發虛為度(蒸制過程收集熟地汁),取出曬至外皮微干,然后將地黃拌入熟地汁和適量黃酒,并悶潤至吸盡。 按第一次蒸制、曬干方法,再蒸再曬至外皮微干,再拌入熟地汁、適量黃酒,如此反復蒸曬八次。第二次至第八次蒸制需使用黃酒約70%用量。 第九次蒸制,曬干:最后將剩余(約20%用量)黃酒及砂仁粉一起拌入,蒸至內外漆黑,味酸甜無苦味為度。 將蒸制合格的熟地手握成團,曬至八成干。 注意事項: 1.蒸制操作烘藥期間需用手揉搓藥材,以使藥材與熟地汁,黃酒,砂仁粉充分混合。 2.操作過程中切忌熟地黃不能接觸生水,包括直接接觸藥材的容器、工具、設施以及操作者的手。操作者需洗凈手并干燥后,才能接觸、揉搓藥材,否則成品易發霉。 3.每次蒸制時間需嚴格控制,以防止藥材蒸過失味。 4.蒸制容器應有效密封,以防止輔料黃酒、砂仁氣味散失。 禁忌: 1、熟地性滋膩,不宜多食,過量有礙消化; 2、傷寒者不宜用,熟地為補藥,傷寒之病宜疏散不宜滋補; 3、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腹滿便溏者慎服或少服,或與山楂、山藥等配合服用; |
|
來自: gouqinanren > 《中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