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鷂子入林 接上式。吸氣,身體上起,右拳向右側太陽穴上方滾架,拳心向前;左拳上提以立拳向前方打出,高與胸平;同時,左腳向前上步;呼氣,目視左拳(圖6-216)。 28.退步右劈掌 接上式。吸氣,隨即右拳變掌,向下、向后再向上,經右耳的后面,向前西方沿弧形路線劈至腹前;在右掌下劈的同時,左拳迅速變掌抽回至腹前,手指向前;同時,左腳向右腿后邊退一步,呼氣;目視右手(圖6-217)。 29.退步左劈掌 接上式。先吸氣,隨即左掌向上、向前下方沿弧形線路劈下,高與腹平;右掌迅速抽回在腹前,握拳;同時,右腿后撤一步,呼氣;目視左手(圖6-218)。 30.原步右劈掌 接上式。湘西奇,原步不動,右手由拳變掌,以右肩關節為軸,向后、向上、向前劃弧,順右胸外側提至右肩時向前劈砸,力達拳輪,隨后收至腹前;左手由掌變拳,以肘關節為軸,向內、向下劃弧;同時,左腿稍向后撤,重心偏于右腿,呼氣(圖6-219)。 31.正勢雞抖翎 接上式。吸氣,右手內旋,右前臂橫于腹前,隨之向上架至頭前,拳心向外;左手在右拳上架的同時,向里、向下從右拳里側下按至腹前(兩拳上架下按是互相繞行,不是垂直上下);同時,左腳向前進步,重心在兩腿之間,束胯塌腰,腳趾抓地;呼氣,目視前方(圖6-220)。 32.熊形右起勢(黑熊探掌) 接上式。右拳從前額處向右后方、向下劃一弧形,并繼續向左上前方由下而上升起,拳經面部時變掌,掌心向上,指尖朝左;同時,左拳內旋成掌,至于心口,掌心向上。在右拳向右后下方劃弧的同時,右腳向右后方插半步,左腳隨即向右腳里側帶步,此勢重心在右腿。左腳在右腳里側一點即走,斜向左前方上一步,右腳緊跟左腳提起,腳橫溝在左腿彎處,重心落于左腿;呼氣,目視右掌(圖6-221)。 33.鷹形左落勢 (1)接上式。右掌內旋,掌心向前,向心口右側刁撅而下,在心口處成鷹爪掌,肘護右肋;在右掌下刁的同時,左掌也刁下,并內旋,向右側刁抓而下,成鷹爪掌,掌心朝下;同時,右腿膝微屈,向右后方跨一步,吸氣(圖6-222)。 (2)隨著右腿后撤,兩掌迅速收回至下腹前,掌心向上;同時,左腳也隨著兩掌的回收動作,收回在右腳里側,重心在右腿(圖6-223)。 34.上步雙推掌(推窗望月) 接上式。兩掌同時內旋,左臂上架,高與肩平,手指向右,掌心向前;右手掌心向左,指尖向上,從心口處向身左側用力推出;同時,左腳向左前方上一步,雙膝微屈,身體下蹲;呼氣,目視左掌(圖6-224)。 35.外劈里砸勢 (1)接上式。左掌內旋,握立拳,由上而下用力向左膝外側劈下,拳眼向前;右掌同時收回在下腹右側握拳,拳心貼身,肘護右肋;在兩手動作的同時,左腳迅速撤回在右腳里側,左腳尖點地,重心在右腿(圖6-225)。 (2)接上式。左拳以肘為軸,向上、向右、向下從左腿的外側砸在左腿的里側,拳眼向前,拳背離左膝10厘米左右;右拳緊護在腹右側;在左拳動作的同時,左腳向前上一步,成左半馬步;在左腳落地的時候,呼氣;目視左拳(圖6-226)。 36.下插拳(懶龍臥道) 接上式。吸氣,右拳立拳從腹前向前下方經左手腕上打出。隨即,右腳向前進步,落步時,腳尖外展90度,成橫腳,左腿原地不動,雙膝屈膝下蹲,左膝頂在右腿彎,左腳后跟提起;目視右拳,呼氣(圖6-227)。 37.進步左橫拳 接上式。吸氣,左拳外旋向上出左橫拳,拳心向上;右拳內旋收回至心口右側,拳心向上,肘護右肋;同時,身體起立,左腳向前方上一步,成左半馬步,左腳落地時呼氣;目視左拳(圖6-228)。 38.定步右崩拳 接上式。吸氣,兩腳原地不動,右拳從心口崩出,拳眼向上或立拳,同時左拳收回至心口左側,肘護左肋,拳眼向上;呼氣,目視前方(圖6-229)。 39.左崩右踢勢(龍虎相交) 接上式。吸氣,左拳從心口直線向前崩出,拳眼向上,高與胸平,同時右拳收回至心口右側,肘護右肋,拳眼向上;在兩拳動作的同時,重心移于左腿,左腿微屈;右腳提起,大腿成水平,腳尖上翹,接著勁從腰發,右腿向前蹬直,腳后跟用力,與左拳同時到位;呼氣,目視前方(圖6-230)。 40.進步右崩拳 接上式。吸氣,右拳從心口向前崩出,拳眼向上,高與胸平;左拳收回至心口左側,拳眼向上,肘護左肋;同時,右腳直接向前落步,成右半馬步;呼氣,目視前方(圖6-231)。 41.白鶴亮翅 接上式。左腳后退半步,右腳緊跟著也向后退一步,與左腳并齊,右腳落地用用力下蹬,呼氣;同時,兩拳都收回在心口處,成掌,掌心向上,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兩掌交叉。接著兩掌沿身上提至頭前額時,兩掌同時分別向左右、向下、向里劃一個弧形,收在腹前,右掌握拳,拳心向上,用力砸向左掌心;呼氣,目視前方(圖6-232)。 42.拗步左炮拳 接上式。右腳向前上一步,左腳不動;同時,右拳向上滾架在右太陽穴上側,拳心向前;左拳上提在胸前,向前打出,成立拳,高與胸平;呼氣,目視前方(圖6-233)。 43.右拳橫裹下砸勢 接上式。吸氣,右拳由上而下砸在小腹前,肘靠右肋。下砸肘,右拳向外旋轉,有一種由內往外的橫勁;在右拳下砸的同時,右腳后撤至左腳里側,雙腳并齊,雙膝半屈下蹲,右腳在落地時要用力,發出響聲;呼氣,目視前方(圖6-234)。 44.鷂子入林 接上式。吸氣,身體上起,右拳向右側太陽穴上方滾架,拳心向前;左拳上提以立拳向前方打出,高與胸平;同時,左腳向前上步;呼氣,目視左拳(圖6-235)。 45.退步右劈掌 接上式。吸氣,隨即右拳變掌,向下、向后再向上,經右耳的后面,向前西方沿弧形路線劈至腹前;在右掌下劈的同時,左拳迅速變掌抽回至腹前,手指向前;同時,左腳向右腿后邊退一步,呼氣;目視右手(圖6-236)。 ![]() 外功三境界:易筋、易骨、洗髓。內功三境界:練氣化精、煉精化氣、御氣還神。一層一境界,戒驕戒躁,一曝十寒。功夫始于勤練,成于堅持。 武 宗|天下武術宗成 微信ID:ikunf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