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釣時夏日炎炎,氣溫爬升快,尤以11:00~16:00時氣溫、水溫非常高。雖然鯽魚在32℃水溫或0℃水溫下均能生存,但它其實并不喜歡高溫天氣。所以,釣魚人出行垂釣最好的時間,一定要早。早晨空氣新鮮、環境安靜、水溫適宜,鯽魚在水中也比較活躍,喜歡到處游動覓食;下午3點半以后,氣溫開始下降后,也非常適合出釣。 夏季中午淺水區由于光照的關系,溫度非常高,鯽魚大都藏在深水區,不愛覓食。下午溫度下降后,魚兒開始游動覓食,以補充一天消耗的體力。所以傍晚是夏季釣鯽魚的絕佳時機。 二、釣位夏季野釣鯽魚的釣位選擇,個人覺得一般離岸邊6~8米,水深差不多1米~1.5米即可。如果釣位周圍有水草,建議選擇緊靠在水草草頭的位置做窩。 夏季水溫高,水草中溫度低,魚兒都喜歡在水草中歇息。而且水草中也有東西可以吃,所以夏季選擇釣草頭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此外,常見的釣點還有天然水域的河汊、灣道、突兀處、匯合處、進出水口、港口和碼頭附近(一般在尾水);水中亂石、沉水木樁處;橋墩附近;魚塘喂食點附近,池塘進水口,邊角水草密集的地方都是常見的釣鯽釣點。下風口處,水中溶氧多,食物豐富,鯽魚喜歡棲息覓食,也是比較好的釣點。 三、線組 夏天的鯽魚力氣大,掙扎力一般可以達到本身體重的4~5倍。因此,釣線要粗一些。以下是釣友們分享的線組搭配,大家可以了解一番。 1、野鯽或小鯽魚(3兩以下) 主線0.4~0.8號線,子線0.2~0.4號;浮漂1~5號;魚鉤,袖2~3號,關東1~2號。 2、中鯽魚(5兩左右) 主線0.8~1號線,子線0.3~0.6號;浮漂2~5號;魚鉤,袖2~4號,關東1~3號。 3、大鯽魚(1斤左右) 主線1.2~1.5號線,子線0.8~1號;浮漂4~6號;魚鉤,袖5~6號,關東3~5號。 四、餌料 鯽魚是主要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比如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菱、藕、硅藻等藻類,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都是鯽魚喜歡吃的東西。 夏季鯽魚的釣餌,葷素都可以,以素餌為佳。素餌可用面團、米飯、紅薯粒或者蠶豆粉等;葷餌可用紅蚯蚓或紅蟲。魚塘經常喂顆粒餌料,所以用一些符合口味的商品餌也可以,當然最好是用塘主喂養魚兒的顆粒餌飼料作為釣餌最好。 五、打窩 夏季野釣鯽魚,打窩料選擇市面上常見的酒米、麝香米之類的即可。也可用炒香的麥麩、黃豆粉、芝麻粉等。無需太復雜,打窩料也宜少不宜多。夏季魚兒吸食叫猛,打的太多,魚兒會很快吃飽就離開。 所以一般情況下,夏季釣魚打窩量無需太多,窩內魚不多,可以勤補窩。同時,氣壓低的時候,窩內有魚星卻不開口時,可以選擇空鉤沾餌做釣,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釣法 1、鯽魚一般在水的下層覓食,釣鯽魚一般采用底釣法。如果塘中的魚密度大,可能出現魚上浮,則可改成釣浮。 2、夏天釣大鯽魚要選深水域。選早晚,最好在暴雨后,伴有2~3級北風,此時大鯽魚搶食積極。餌料首選清淡型,不可霧化太快。浮漂不要調得太靈,平水就夠,釣跑鉛效果也不錯。(釣跑鉛:把鉛墜的上方定位太空豆向上移動10厘米左右,使主線能在鉛墜中上下自由移動,目的主要是針對滑魚。) 3、夏天常出現手竿釣不上魚的情況,此時可用海竿遠投,特別是盛夏深水中釣鯽魚,要使用串鉤。串鉤的鉤與鉤之間要有一定距離,以預防纏在一起。 七、觀漂提竿技巧 提竿技巧,也就是懂得觀漂的技巧。很多釣友一般都是等到魚兒送漂(往上頂漂)提竿,其余浮漂的動作一般不是很清楚,不懂得擇機提竿。鯽魚咬鉤時,一般現出的動作分為:頂漂、黑漂、移漂。 (1)頂漂 即浮漂上頂、往上浮動,也稱為“送漂”。一般在浮漂緩慢浮動過程中,直至停頓,均可提竿,中魚率非常高。 (2)黑漂 即浮漂突然被全部拉入水中,看不見浮漂。這種情況大多數是草魚、鯉魚等大體型魚快速咬鉤產生的漂相,此時應及時揚竿。這種漂相夏季釣魚比較常見。 (3)移漂 指浮漂被斜著拉向釣位的周邊方向。夏季餐條、小雜魚搶食,大都會出現這樣的漂相。在浮漂慢慢移向旁邊時,應提竿。有些時候,大鯽魚咬鉤也會出現這樣的漂相,所以,該提竿時就提竿。 八、夏天夜釣技巧 在天氣炎熱的夏季,我們往往很難在白天釣到鯽魚,這是因為怕熱的鯽魚都躲在深水處的緣故。而近岸的樹蔭、橋墩底下小雜魚成群結隊,想要把鉤餌落下難度也不少。因此我們最好選擇夜間氣溫涼爽,小雜魚少的時候釣鯽魚,這樣我們還能釣到大個的鯽魚。當然夜釣不比白天,我們需要準備好合適的釣具和餌料,才能釣得痛快。 一、夜釣的釣具選擇 夏天出門夜釣,裝備的選擇可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帶上釣竿、線組、浮漂,還要帶上夜釣必須的照明工具以及驅除蚊蟲的藥物,必要的時候,還要準備一把大的雨傘。 夜釣中,釣竿主要用調性偏硬一點的,短一點的,一方面是為釣大魚做準備,另外,夜晚魚類都靠岸覓食,短竿的優勢很大。而且調性硬一點,周圍釣友多的時候,搶魚也比較有利,且短竿的回魚速度快,而且觀漂也比較清晰,在夜晚昏暗的環境下,能夠更快的把握魚情。 在線組方面,選擇臺釣組合即可,比如使用1號主線搭0.6號子線。垂釣一段時間之后,根據窩內大魚的情況,就可以加大組合,選擇粗一點的魚線,以及更大的魚鉤,即能夠減少跑魚,上魚的頻率還快。若是窩內的魚類較少了,就換成細一點的臺釣組合,降低垂釣速度。 夜釣的浮漂不必太講究,一只中低檔的漂就夠用了,不過不習慣用夜釣燈或者眼神不夠好的釣友可能要買上一些夜光棒輔助看漂了。 目前市面上的夜釣燈多是LED燈管,我們最好選擇多功能的那種夜釣燈,這樣,我們不僅在野外能夠施釣,坑塘也可以施釣。當然為了盡量減少魚的警惕性,我們最好用較暗的光照射,且在遛魚的時候,盡量遠離強光的照射。 二、餌料方面的選擇 鯽魚葷素不忌口,葷餌方面主要是三種魚餌:蚯蚓,紅蟲,白蛆。這三者當中,前兩者大家都經常使用,選用的原則也較為清楚,無論是直接用活餌,或者打成肉漿,都較為清晰。最麻煩的是白蛆。 白蛆就是蒼蠅的幼體,在廁所里很多,但不推薦大家去廁所撈,畢竟很臟,而且病菌特別多。現在有不少的販賣活蛆的,直接購買就可以了,價格便宜。白蛆掛鉤比較講究,選用小鉤,從屁股處插入,不要弄破身體,穿頭而出。這里主要考慮到,白蛆內的液體較多,其他地方容易破皮,流出體內的液體,那么白蛆就變成了白皮,在水下沒有誘惑力。 至于蚯蚓,紅蟲其實也有這種講究,準確來說,大部分用來做葷餌的蟲類,都盡量保持活體狀態最好。比如蚯蚓,選用細紅的活蚯蚓垂釣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不僅味道大,而且在水下掙扎翻滾,對鯽魚的吸引力非常的大,因此上魚的速度很快。 至于素餌,主要是面餌,米飯粒,或者玉米粒,只要是谷物餌料,在夏季都有不錯的吃口,不用擔心不上魚。或者是添加入各種添加物的復合型面餌,比如加入氨基酸,香精等,這種餌料可以在魚群較少時使用,增加誘魚范圍,若是魚群本身較多,則沒有必要。 餌料準備的足夠好,夜晚鯽魚截胡的幾率就高,剛入水就有吃鉤,或者剛離底就咬鉤。這樣的表現最容易脫鉤,餌料最好能夠適時的調整,在魚類吃食積極時,調整餌料的比重,增加霧化,減少魚鉤上的餌料殘留物,保證降低脫鉤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