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釣鯽魚的魚鉤選擇得不當 野釣或者是黑坑釣鯽魚的時候,遇到脫鉤情況,很多的新手釣友第一時間會認為是魚鉤小了,魚在吞鉤的時候,沒有刺透鉤牢,因此就想當然地將魚鉤換成了大號的。事實上,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鉤子的型號越大,反而越容易跑魚。個中緣由在于,鯽魚的個頭通常比較小,偶爾才會遇到那么幾條大的。想要多釣魚,還是得用小鉤為好。釣者在選用鉤子的時候,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二、釣鯽魚的魚竿選擇得不當 魚竿的選擇同樣關系著易不易脫鉤的問題。很多的釣友出外釣鯽魚時,喜歡選用硬調的魚竿,這樣在提魚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飛魚上岸。但是缺點也是明顯的。如果提竿的技術不好,揚竿時,特別容易造成跑魚和脫鉤。在釣者對于硬竿的提竿技巧把握得不是那么好的時候,可以改換成軟竿進行作釣。用軟竿,在魚中鉤之后,能夠刺得很深,不易脫鉤,效果還是不錯的。 三、餌料搭配不當 鯽魚吃餌時,主要是通過吸食完成的,如果釣餌特別硬,鯽魚吸進嘴后咬不動或不愛吃,就會吐出來,造成虛假的漂訊,此時提竿刺魚,很容易出現脫鉤現象。餌料的霧化性同樣也會產生影響。釣鯽魚時,如果餌料的霧化性太好,鉤餌入水后很快化開,只留一只空魚鉤在水里面。鯽魚警惕性提升,覓食變得小心翼翼的,吸餌的動作也很小,此時魚鉤很難鉤到鯽魚,即使是提竿有感覺,通常也是掛到了蹭線的鯽魚身子,脫鉤跑魚的可能性非常大。 四、浮漂調釣不當 釣鯽魚時,浮漂調釣不當也是造成脫鉤的一個常見原因。如果調得太靈,鯽魚的一個小動作就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漂訊。在鯽魚警惕性強,吃餌謹慎的時候,一些虛假漂相很容易誤導釣者提竿。一旦提竿,除了魚鉤掛住魚的身體,通常就是空鉤。如果釣友在在作釣鯽魚時,釣得很鈍,浮漂的漂相傳遞失常,對于鯽魚這類吃口比較弱的魚類來講,很容易錯過真實的吃口,導致釣者提竿空鉤或者是換餌時出現中魚的現象。 脫鉤跑魚的原因往往比較復雜,不能一概而論,而要進行綜合考慮。特別是江河釣魚時,水里的魚種往往很復雜,有魚咬鉤時,有可能并非是我們想釣的鯽魚,也有可能是鯉魚、草魚等等,這時就需要我們根據魚情合理施釣,不要固守觀念一成不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