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溪四大烏龍茶之中,黃旦、毛蟹相對好辨別,作為鐵觀音近親的本山最難分辨。本山茶在外形香氣上和鐵觀音很像,品質較優,有觀音弟弟之稱。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手,要正確區分出本山與觀音也是比較麻煩的,因此有些商家用本山冒充鐵觀音出售,以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區別鐵觀音與本山要抓住其特點,形狀、滋味等,常體驗,細比較。本貼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希望能幫助茶友加強對本山的一些了解。 一、原葉的對比 本山葉面為較寬的橢圓形,且形狀不規則,靠近枝梗端比較小、尾端明顯大,葉面的最寬處不是在正中央、而是靠近尾端的部位,鐵觀音是比較規則的,上下對折基本能重疊,本山則上要比下大。這張圖的顏色也很接近本山的原色,比觀音發黃 這個比較明顯 鐵觀音葉柄一般比較寬,俗稱棕葉蒂,葉緣鋸齒疏而鈍,均勻,葉主脈肥壯,葉片大都向背反卷曲。本山葉齒大小不均,鋸齒密集。 二、干茶與茶湯對比(猜猜看哪個是鐵觀音哪個是本山) 對于干茶外觀樓主也無可奈何,幾乎并沒有太大的區別,難怪都說本山是“觀音弟弟”“小號觀音”。干茶的香氣都是屬于青幽風格,強弱我倒沒聞出來,很近似與鐵觀音的茶香。還有個分辨的訣竅是在茶梗上的,本山的茶梗細而長,一節一節的,很像竹節。干的鐵觀音茶梗,一折就斷,斷面整齊,決不拖泥帶水。但是本山的干茶梗,無論怎么折,斷面邊緣都會有帶著一些茶梗表皮粘連著,也就是所謂的“肉斷皮不斷”現象。但現在的到消費者手里的都是精挑后的茶,茶梗基本是見不到的,所以此方法不太現實。 (第五泡茶湯,忽略掉光線,茶湯顏色差不多) 最準確的辦法當然是靠喝了,湯色上本山也與鐵觀音很接近,有類似鐵觀音的蘭花香,香氣較淡,只有聞蓋杯熱氣撲鼻的剎那較為明顯(散的較快),不像鐵觀音的香型更霸氣高揚些,很容易感知。口感回甘方面,不澀,入口舌苔會略苦,不過化的比較快,略有清甜的味道。茶湯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缺少像觀音一樣豐富、多層次的感覺(韻味)。如果要從口感方面去辨別,就需要各位茶友經常拿本山和鐵觀音出來一起對比著喝了,從口感上記住本山的味道,多喝幾次就明白了。 關鍵詞:雖然干茶湯色與鐵觀音最為接近,但沒有鐵觀音特有的觀音韻。 一杯清茶,一顆靜心:“茶”字拆開即“人在草木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幾度冷暖,幾許紛繁,人與茶之間有著禪意的相聯,以茶為媒。人生沉浮,如一盞茶水,苦如茶,香亦如茶。 喜歡紫砂壺或者有問題想要咨詢的加我的微信 微信號:15021554738 以壺會友,感謝收藏轉發. 同時,有到宜興的朋友可以聯系我到我店里喝茶聊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