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怎么選? 在我眼里紫砂有著高貴的血統,作為一名工資常年拖黨和政府后腿的屌絲,自是對它有些距離感。況且它們從幾十元、幾百元、幾千元、上萬元、幾十萬元到更大的數字的價錢都有,制壺的大師也各有千秋。別說門外漢,即使專家也怕自己一不小心看走眼。但是這些混亂都不能阻擋愛茶人士對它的迷戀。 于是我很納悶,問旁邊的老茶人:紫砂有什么好? 這個寬泛的問題一下子難住他。就像我問一個數學家1+1為什么等于2。思考半晌,他回答一個我聽得懂的答案:發茶好。 發茶,簡單的說,是茶葉加水變成茶湯的一個過程。 人們常說: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用不同器皿泡出來的茶,口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也有紫砂的情懷,但不是嚴苛的收藏者,只是生活化的適茶,那就不必糾結太多,可以繼續看這篇簡帖。 那么影響紫砂的發茶因素有哪些呢? 壺壁 壺壁吸水率較高,配合著泥料的親和力,發茶時,水和壺壁接觸后,有個緩沖。它并沒有直接發力,是先承后發力,加上泥料發茶力強,故能夠先全面接觸后而發力滲透。 出來的結果,是茶湯中心結實,外圍柔和,實現外柔內剛的效果。 雙氣孔 它發揮著兩個功能,一個是氣閥的功能,另外一個是氣屏隔離作用。氣閥排放出多余的熱能,當然同時會帶出一些飄香,但這確保了古人說的無熟湯氣的功效。其次,氣屏發揮了續熱作用,讓茶湯有充分的時間蘊香入水。 透氣性 紫砂雖需要有一定的透氣性,但并不是說透氣性越高就越好。 透氣性太高了,容易造成發力不足,溫度氣味隔離不足,茶湯質量下降,韻味不足。 倘若泥料不夠堅實,韻味上有所衰減。壺身不堅實,發茶力比較散渙,發茶力,協調性,混合度,也會有所減弱。 所以紫砂發茶,關鍵在泥質和窯火,它們定一把壺的基調,決定壺是不是好養。然后才是壺的形制,它定一把壺的風格。故選壺挑泥料,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實用為上。 文|香草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