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醫百病的天下第一穴——合谷穴
古艾媛艾灸
2017-06-18 13:10
合谷穴也被稱為“虎口”,稱它為天下第一穴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幾乎所有的病都可以用這一個穴直接或間接的幫助治療。在全身數百個穴位中,合谷穴的治療范圍最廣泛,具有全身的治療作用,是人體一個隨身攜帶的大藥箱。 曾有一名針灸醫師因擅用合谷,并醫治好了無數病人,被人稱為“合谷大夫”。這間接說明了合谷臨床應用頗多。 合谷穴簡單取穴: 方法一:用一手大拇指的指間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赤白肉際上,當拇指尖直接按下去的位置就是合谷穴。 方法二:將手拇指、食指并上的時候,最高的突起處,即是合谷穴。 穴位配的好,療效翻倍: 配太沖穴:治療精神抑郁、失眠多夢、頭暈耳鳴等 配復溜穴:用于表證無汗、體虛多汗 配三陰交穴:用于難產、胎盤滯留、閉經等病證,現也用于分娩鎮痛、縮短產程 配曲池穴:治療痿證,如手臂無力等 配頰車穴:治療牙痛。 配太陽穴治頭痛; 配少商穴治咽喉腫痛; 刺激手法多樣還隨性 1、針刺 直刺0.5寸~0.8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肘、肩、面部;向后溪穴透針時,可出現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 2、艾灸 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合谷穴,距離皮膚約1.5厘米~3厘米處進行熏灸,灸10分鐘~20分鐘,以局部有溫熱感、皮膚稍呈紅暈為度。 3、按摩 兩手交替按,按壓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強度,穴位下面要出現酸、麻、脹的感覺,即有“得氣”現象為佳。 需要注意 事項 : 1、本穴反應敏感會引起子宮收縮,故孕婦禁針灸按摩 2、體質較差的病人,不宜給予較強的刺激, 合谷穴最擅治的疾病 (一)止痛特效穴 包括牙痛、頭痛、痛經、咽喉痛、三叉神經痛。 牙 痛:使用交叉治法,就是右邊牙痛,就艾灸或者按揉左手的合谷穴,反之亦然。 艾灸的時候,最好再加一個牙痛點,通常80%的牙痛,都會在一兩分鐘內止住。怎么尋找牙痛點呢?牙痛時,去捏耳垂貼近面頰的這個部分,一定會有一個地方很敏感,這就是牙痛點。 頭 痛包括神經性頭痛、失眠性頭痛、頸后疼痛、中老年人患神經性頭痛等用合谷穴都可獲良好效果。用大蒜泥貼敷合谷穴可治扁桃體炎等等。 2,五 官 科 圣 藥 中醫針灸《四總穴歌》說:“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所謂“面口合谷收”,即是說凡是頭部、面部的疾病,像頭痛、牙痛、發熱、口干、流鼻血、頸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科疾病,通過刺激合谷穴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 在治療雀斑和臉部皮膚問題上,也可每天按摩兩手合谷穴各30—50次,或者灸10分鐘左右,日久就可以達到美容養顏的明顯功效。 3,腸 胃 神 藥 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交接,又因為它們是同名經,二者“同氣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調經氣,對于治療胃腑和胃腸道方面的疾病有顯著療效。 例如胃痛、嘔吐、便秘、呃逆、腹瀉等。甚至痔瘡發作、便血時,艾灸或搓揉合谷穴,便可緩解腸風下血的癥狀。 4,退 燒 強 肺治感冒 圣 藥 艾灸合谷穴,能貫通氣血,促使陽氣升發,扶正祛邪,增強人體免疫力。同時我們知道,肺與大腸相表里,肺主氣屬衛,外和皮毛,艾灸或者點按合谷穴能開發腠理,宣通毛竅,清瀉氣、分之熱,從而加強解表發汗的清熱作用,故可在感冒的預防和治療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當你開始有感冒癥狀的時候,可以按摩合谷穴,左右各按壓100次。按壓力度要稍重,使其有酸麻感。按摩后喝一杯溫開水,使身體微微出汗,感冒癥狀即可得到緩解。 經常胸悶氣短,多咳多痰,出虛汗,容易感冒,都是肺受到虧損的表現。那就要堅持艾灸合谷穴,每天艾灸2次。堅持艾灸15天以后,你就會看到上面那些癥狀慢慢地消失。 5,預防中風、高血壓 中風的發生與肝的關系十分密切,從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腸屬金,金克木,而肝屬木,當肺和大腸的功能失調的時候,肝失去約束,進而產生與肝相關的病癥,如中風、抽搐、口眼歪斜、頭暈、眩暈等。 如果經常艾灸或者按摩合谷穴,使肺和大腸的氣機保持順暢,一旦因情志或飲食等原因產生肝火,順暢的肺和大腸的氣機就會使肝火平復下來。 每天做合谷穴的艾灸,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你這一輩子就得不了腦中風,腦梗、腦出血什么的。 6,醒神急 救 大 穴 當出現神昏,暈厥,癲癇發作,需要醒腦開竅時,可按摩合谷穴。如果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導致暈厥時,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續兩三分鐘,患者便可蘇醒過來。如果同時用指尖掐捏患者的人中穴,醒腦回蘇的效果則更好。 想了解更多灸療資訊,或者在線咨詢灸療相關問題,可手機關注:艾灸匠心居 公眾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