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微博文章

     古越寶寶ss 2017-06-21





    中國的文化傳統里,有一個理想的身份叫文人,從帝王武將到村婦農夫,都以這個讀書寫字的角色身份為傲。

    人類的每一個原始積累階段,最初引以為豪的都是以物質財富為主的資本積累,而過了物質滿足的階段,人的價值觀都會走到對精神品位與文化資本的更高級的追求上。

    和中國人詩書傳家的傳統一樣,這個價值觀背后的道理很樸素:可見可數的物質和財富是容易被奪走的,而讀書人腹中的詩書學問卻不以書本數量來衡量,學問背后的見地智慧,是幸福感更穩定的源頭。

    擁有這樣的生活態度并且去踐行它的人是文人。文人是一個平等的開放性的身份:不論出身職業,處世和自處都依循著一套向內的修為,以自我完成的標準和方式,去平衡與安放時代和自己的關系,是一種獨善其身之后的兼濟天下。?

    中國畫里的文人的生活
    中國畫里的文人的生活

    古代的文人是中國文化的總結與創造者,他們外在的性格命運際遇千差萬別,但不變的是他們每日書寫,先文而后墨。到今天,人們把作文與書法,還都統一叫作“寫字”,是因為書法既是內容又是形式,這原本是手心手背,一體兩面的整體:書法的字跡是承載思想智慧的物質載體,同時這智慧的流動與顯現,依賴于筆毫書寫的漢字。

    書法世界里的一筆一畫、一招一式,是文人的寄身之處,如大千世界、飛鳥魚蟲,可居可游。如果有一條線索可以把中國的文化串聯起來,這條線應該就是書法的那條萬千豐富變化的墨線。

    但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成和取用一直都是個難題。

    從魏晉清談的風氣開始,中國文化會比較容易走到虛玄與極端里去,讓人摸不著頭緒,好則嘆一聲博大精深,差則責其魚龍混雜,與實際生活距離甚遠。 

    過去的百年,文脈傳承開始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衣食漸豐,精神審美的需求再度變得迫切,而近來流行從鄰國舶來的匠人精神,則顯示了大眾對一種踏實可實踐的系統的認同,以及對視覺范式的高級感的渴望。但匠人文化不是中國人的解決之道,我們的文人傳統有一套自己的品鑒系統,包羅眾相,其中的書法或許是幫助現代人進入傳統的一條最易獲益的通道,它與中國文化有著最緊密的聯系,凝結了前人的智慧高度,又具有完備的功夫技藝實踐系統,與過去所有智慧經驗連接,并且隨著人們的踐行在不斷地生發和更新。

    暄桐教室的老師林曦在課堂上
    暄桐教室的老師林曦在課堂上

    在這一切的基礎上,2011年,暄桐教室誕生了。那里是一個學書法習字的地方——從零開始的書法學習是大家共同的起點,但這里的學習絕不止于書法,基本功是強調讀書和靜坐內省。

    作為暄桐教室的創辦人和老師,林曦是這樣理解這件事的:

    “書寫這件事,如果重于表現結果,叫作‘書法’,但它生成的過程,古來就是平常的寫字表達。用心生活令人有感,有感才需要表達,表達方法很多,文人最方便擅長的當然就是筆墨,就像農夫的鋤頭,大俠的劍。

    本質上書法就和我們今天發微信、寫朋友圈是一樣的平常事,養成與表達性情才是動人的關鍵,也正因如此,古人日常記錄的信札手稿才成就了無數的摹寫經典。但對于無法預知自己的書寫是否能成為‘經典’的古代文人來說,那些字跡不過是退回自我天地的表達,是只需筆墨方寸,書齋一室的快樂。2012年,我在微博上寫過一段話:書法的學習不是為了使我們成為字比別人寫得好看的人,而是在一遍一遍地與古人最直接的揣摩交流中,學到教養、風骨、耐心和趣味。最珍貴的是,學會欣賞萬千筆墨,欣賞這世界里難得的抽象之美。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書法:自我負責,好好寫字,由時間來決定這是不是一件好作品,打動心靈的作品是無法被預謀設計的。” 

    同學在寫字
    同學在寫字

    而“文人”這個詞在與林曦的交談中被反復地提及。她說泛泛地談傳統很容易就陷入到一種道學和規矩的范疇,但文人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標簽符號,那樣的生活和態度是豐富的、具體的,是今天的我們可以學習和取用的。

    和當下一樣,古代文人他們身處波動不息的時代大環境,既承擔著身外的事業與責任,又有著對于生命和生活本質的敏銳感知與追求。從王羲之到蘇東坡,從趙孟頫到張岱,中國歷史上無數的文人實踐了這種,“任你命運如何起伏更迭,我自寫字、讀書、做飯、賞花、看戲”的日常。

    而一切的現實自古如是,我們與古人處境并沒有多么大的不同,都面對著不同的選擇帶來的不同的壓力。從來沒有一個完美的時代,而無論哪個時代,都有活得較自在的一群人。在朝在野,在市在隱,伸屈順逆,閉門即深山,讀書即凈土,文人傳統這種因為擁有獨立的精神空間,而帶來的不對立的態度,以及凡事留有余地的從容,也許是當下時代戾氣的一劑良藥。

    暄桐教室的老師林曦和四年級的同學們
    暄桐教室的老師林曦和四年級的同學們


    暄桐教室的樣子
    暄桐教室的樣子

    暄桐教室的現實意義也在于此,它是一間傳統美學教育教室,以書法為主要課程,它的土壤則是中國傳統文人的文化與審美,是他們基于思索和實踐的生活智慧。

    教室的同學來自各地,有著各自的專業和責任,職業分布很廣,比如律師、建筑師、醫生、老師、全職媽媽、IT人士、藝術家、會計師……除了節假日,大家每一周或兩周來到教室學習,不包括已經畢業的同學,目前學習時間最長的一批學生已經在暄桐度過了四年的時光。

    自2011年教室成立,至2017年年中,暄桐教室的創辦人和主要任課老師林曦已經與同學們一起完成了近500節課約1500個學時的教學。

    同學在第一次課,拿起毛筆練習中鋒的線條
    同學在第一次課,拿起毛筆練習中鋒的線條

    從對一根線條的一無所知,從最開始的執筆蘸墨,到沿著中國書法史,篆隸楷行草每一個書體依次地認知和練習,從小篆《嶧山刻石》一直寫到清代的吳昌碩、趙之謙。除去讀書等其它課程,四年來教室的必練碑帖,便有30多本。

    學習是個沒有終局的日常,回頭看的時候,功夫已經扎實地長在手上。以軟筆與水和墨協調,通過人對于心和手的生熟巧妙的控制,寫出合乎規范且有來源的每一筆,也表達和舒散自我的感知和性情。這是書法藝術的本質,與我們基于功能性、也正在消失的手工書寫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局部

    同學作業
    同學作業

    同學作業
    同學作業

    寫字課不僅僅只是寫字,它以書法為原點開始學習和練習,并向生活的不同領域和層面發散,還包含了畫畫、靜坐、喝茶、聞香、插花、中醫、讀書、作文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不同范疇,是一套完整的文化體系。在暄桐教室的理念中,“寫字是一種生活”,傳統需要幫助和滋養當下,就如林曦所說,“文人的生活是琴棋書畫詩酒花,生活的細小趣味都是學問與道的入口,我們從古人那兒承接來的衣缽是手忙心閑、知行合一的思維行為模式,不是一個空殼和形式。”

    林曦是一位水墨畫家,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擅長描繪當下里的生活,筆墨師法古人,有樸拙天真的樣子,也細膩靈動,尤其喜畫花朵、孩童、案頭玩意等美好小景。受家庭熏陶,林曦從小就很喜歡并且有機會深入學習體驗中國傳統,尤其喜歡寫字。成長過程中,有幸與諸位大德名士結緣,被教導,并熏習其中。少年時辦過不少畫展,出版過詩文畫集,也在古琴、中醫等不同領域中持續學習。

    林曦作品
    林曦作品

    林曦作品
    林曦作品

    積累至今,她的日常生活,也還是持續地寫字、畫畫、工作,為自己創立的生活方式品牌“山林曦照”做設計,打理一間文化工作室,備課和每周末兩天在暄桐教室教學,以及沒有一天不讀書。她也正在把這種習慣多年“日課”積少成多的漸進學習方式分享教授給她的學生。

    林曦說在暄桐教室,自己的角色不被定位為上對下統領發號的老師,她覺得自己比較像一個導游,分享所得,在傳統文化中帶著同學們一起成長、一起游玩。

    暄桐教室的樣子
    暄桐教室的樣子

    暄桐教室的講臺
    暄桐教室的講臺

    暄桐教室的課間茶點
    暄桐教室的課間茶點

    暄桐教室的一個特質是,師生在其中,有著默契的認同:以“無用之美”滋養生活,被動學習的壓力和標準化的目的,轉化成心手合一的安靜與快樂,也不把“寫得一手好字”作為持續來此相聚的唯一目標。無論地處北京的暄桐教室、互聯網上的暄桐課程,還是每個人心里的暄桐,都是經由寫字這件事為緣起,生發出相關的處世態度與生活情志。寫字讀書是一扇門窗,洞開之時,就能為自己打開多一個維度的人生可能,得來全然專精中所必然收獲的充實快樂。

    “快樂滿足無法追求,越追求越不快樂,但專注忘我與謙卑,會令人快樂。讀書會謙卑,寫字會專注,發現美,創造美,這就是同學在暄桐教室學到的全部。”

    雖然教學效果顯著,也有許多同好同行,林曦仍覺得暄桐教室這些年所做的只是一件小事,是大時代推進中的滄海一粟,或者是此中騰起的一小朵浪花。雖然微渺,但在每一刻的進步和快樂中,有她與同學們共同造就和享受著的每一個扎實的當下,得益于智慧有趣的傳統,長出了踏實又時髦的如今。


    這些年來,暄桐教室被很多人喜歡和認同著,因為始終無法與所有人直接相對與分享,也會有許多人對這間教室和相關的理念有所好奇與疑惑,對于如何學習寫字、如何讓傳統滋養當下有著很多具體的問題:

    暄桐教室的必練碑帖

    以下是暄桐教室的同學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會練習的碑帖。從一根一根線條的練習,到篆隸楷行草,同學們至少會接觸到30多種碑帖。在專注的臨摹中,有技藝的精進,但更重要的,是沿著書法史這一路游覽、玩耍、與古人印心所帶來的如同闖關一般的快樂。


    暄桐同學們的作業

    ▼?



    文墨可愛——寫字是一種生活

    2017暄桐教室作業展 & 講座

    這個月,暄桐為在教室學習了四年的同學,布置了一個作業展,包括同學們畫的畫兒,以及用各種書體寫的字。暄桐教室的slogan即“寫字是一種生活”,在過去,寫字是文人生活里的平常事,從大宇宙到小趣味,點滴瑣事,性情喜好皆在其中。邀請您來,聽聽林曦老師講關于書法的日常,關于文人的可愛,關于我們如何開始學習寫字,親近傳統與筆墨相伴的生活。


    講座無需報名,建議您提前到場選座,前300位將獲贈《暄桐集 畫冊》一本。

    講座時間:2017年6月25日 下午3點

    展覽時間:2017年6月25日 - 2017年7月2日 上午10點 - 下午6點

    地點:觿(xī)堂文化智庫  ??  北京朝陽區西壩河路臨2號院9號

    行車路線:百度地圖搜索 xi堂文化智庫

    聯系人:小朱  13810485908

    主辦 :暄桐教室?


    以下是一次和林曦老師的聊天

    關于暄桐教室的一切

    關于寫字

    關于她對于傳統與美育的感受和理解

    是比較全乎的一次呈現

    希望其中有您關心的問題 ???

    人工書寫被取代的當下,我們為什么要寫字?

    1  . 暄桐的一句Slogan即“寫字是一種生活”,原始書寫被電子科技替代的現在,我們還有什么學寫字、學書法的必要性呢?

    可能很多人會說自己從來就不會畫畫,會說自己五音不全,會說自己動作不協調,但是大家都會寫字,或者你曾經也在某一個夏天的下午,被老師或者大人逼迫過,拿著毛筆寫大字,我們會對毛筆、墨香,有一種情感上的連接。

    在沒有照片、視頻的時代,一個人的字總是能代表他的精神面貌,古代的科舉其實也是這樣,看一個人的書寫來判斷他的能力、才華和學養,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書法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漫長時間中的實踐和積累后,它也生長在了我們的血脈里。

    而今天,通過書法的練習,我們可以了解古代的審美,在一筆一畫書寫的時候,可以和古代那些文人和他們的文心產生連接,而寫字確實也是一件容易跟隨,也令人開心的事情,當把那個軟塌塌的毛筆控制好的時候,同時也控制和安放好了自己的心。

    很多人覺得書法堅持不了,的確是因為寫好字這件事情本身在當下來說是無意義的。就跟一個現在特別愛跑步的人,他去跟世界冠軍比速度一樣,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但是你天天在跑,天天在寫,在不斷地為自己積累一種能力,恰恰是這種自律的態度對人是有很大幫助的。

    我有個朋友說,未來我們會更加需要書法,更加需要美育,因為人工智能帶來了大量的科技之美,也在給我們提供便捷的時候帶來了缺失,一切都機器化的時候,人的自發創造會變得越來越珍貴,缺失的那一部分,得靠那些傳統的技藝和項目,讓我們身體力行地、從心到手地去補足。



    2. 您是暄桐教室的創辦人和老師,暄桐教室究竟在做什么呢?

    暄桐教室最開始就是教基本上沒有拿過毛筆、沒有正式學習過書法的,各種各樣的成年人學寫字、畫畫的這么一間教室。

    很難一兩句話講清楚暄桐教室在做什么,主要的課程是寫字,但它不止于簡單的寫字畫畫的這個技術。就像“寫字”可能是“書法”的一種狀態,但它不是全部。

    簡單來說,我們是經由一個系統,經過對于篆、隸、楷、行、草所有書體的訓練和學習,對書法史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判斷和認識,能熟悉和辨識各個時代的書家風格和源流。中國書法有個特殊的地方,它是跟中國文化長在一起的,所以書法是一個入口,暄桐的功課也包括了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以及對中國文化中修身的體驗和實踐。

    所以暄桐教室其實是一個可能性,它為所有對書法零基礎、喜愛傳統與書法、喜愛有品質的好生活,愿意借由一門功夫與手藝來打開一扇門的人提供一種系統學習的可能性,并且在審美與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中,由定力與行動力帶來更有品質的覺察與生活,最后能夠智慧地通達自在。?




    教室的同學和她的作業
    教室的同學和她的作業

    3. 學寫字難免辛苦,您覺得該如何去堅持,它的快樂從何而來?

    有個同學很逗,說老師你知道嗎,我前幾天有個朋友來,坐了半個小時,正聊著,我就不停地看表,說你該走了吧,我的作業還沒寫完呢。從趕作業交差,到為了自己滿足而寫字,這通常需要花個兩三年的工夫。

    寫字覺得開心,一個是它的形式,就是你完成一張作品,完成一張練習,它帶來那個成就感。第二,其實核心在于,人為什么會不快樂?

    不管是西方的心理學還是中國古代文化學說,都認為人的不快樂來源于人自己的心里。

    痛苦來源于人獨立于事物之外的得失,有得失就會有情緒,因而帶來煩惱。痛苦來源于得失心,所以古人說無欲則剛嘛。而當你去和你的心、眼睛、手合一的時候,當它們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你在自己之外是沒有外界的,你本身就是一個自足的狀態。那個專注與合一便帶來了快樂。

    中國有句古話“致廣大而盡精微”,就是說無論是望遠鏡系統還是顯微鏡系統,它其實是不對立的一體。但現在我們越來越分離,要么是極度忽略細節,要么極度地在細節中而缺乏整體,特別像一個伸縮焦距功能失調的攝像機。

    廣大和精微,站在大的角度來說,其實一切都是滄海一粟,你可以極盡自由,低微如塵埃一樣,但是盡精微的時候,又是此心一念,唯此為大的狀態。

    這樣進出得當的自由其實是中國人的境界里最高明的東西,現在的人,多有“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問題。真正的心手眼三者合一,本身就是你真正地做到了知行合一,具備了可操作性的自我把控。所以當同學有學習或各種問題的時候,其實標準答案就兩句話,“有愿心無目的,有行動無情緒”。其實你會發現,越無目的的時候,你越不會被得失心所影響,越能夠真正投入行動的時候,情緒越搬不動你。

    但其實人自己是不能完全控制住自己的,寫字便是借由這個與我們本身就有連接的行為或者技藝,在書寫的過程中來幫你完成這樣的專注,達到所謂的“忘我”,去獲得一種比較純粹的快樂。

    所以很多暄桐的同學在最開始沒有建立習慣的時候,會把寫字當作一種任務,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越來越能體會到這種停止焦慮,投入當下所帶來的巨大的放松和補充的時候,就不再需要外在的壓力來督促學習。

    記得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寫到,人都需要一個個體的恢復空間:“簡單地說,那是個溫暖的臨時避難所,誰都可以自由地進入、自由地離開,說起來,就是‘個體’和‘共同體’徐緩的中間地帶。”其實是一個意思。?



    4. 那在學習的前后,會有什么樣的不同發生呢?

    可能太多了,最普遍的,我覺得還是更快樂了吧。

    怎么說呢?就我們的最大的困境可能還是,由于社交網絡的普及,全部的多余時間,被碎片化的閱讀和信息獲取所填滿,然后承受或者傳播焦慮,卻很難產生價值。

    這里面還有一個鈍感力和敏感力的問題,在現在的社交語境下,我們現在恰恰是對外界非常敏感,對內在非常遲鈍,因而很忽視自我每一刻真實的感受和需求,完全跟著外界走。其實寫字帶來的改變是正好把這個順序顛倒過來,就是由于你對內部敏感了,你的內部充實了,所以你對外界鈍感了。很多時候,外界其實不是那么重要那么有意義的東西。你會發現過去丁點大的事情,對你有很大的影響,現在看來是無所謂的,而事情完全沒有變。所以現在人的焦慮就是因為,對于一切從外界來的,和你有關沒關的風吹草動過于的敏感,也消耗了過多的精力和時間。

    這些時間如果變成去讀書、去寫字、去專注地做一件事,分散的精力自然就被集中了回來,這些專注產生的能量慢慢變得豐沛,開始滋養自己。

    我收到的一種很普遍的反饋,就是學習之后大家覺得比之前忙了,由于特別投入做一件事情,一筆蕩開去,不痛不癢的事情就被舍棄了。就好比你有一個投資的項目,你把平時亂花的錢都放在了里面,然后由此獲得更大的產出,有一點像這樣的感受。就像上面說到的,快樂往往就來源于這種單純的專注與獨處。

    以及因為有教室這樣的存在,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同類,看到了更多除了生計以外,還在關心著自己的心靈狀態和成長的人,是快樂的事情,我會想起聶隱娘那個電影,舒淇在里面說,一個人找到同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除了日常的上課,我們也會組織各種各樣的學習小組,一起讀書,一起去看展覽。把生活豐富起來,有事情做,而且有一種有難度的追求的時候,我覺得很多煩心事和莫名其妙的焦慮,自然就沒有了。

    零基礎的人如何入門和持續學習?

    1. 學生這個人群的構成是怎樣的呢,您怎么定位自己的老師身份?

    其實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學習是有閑情逸致的、特別“有時間”的人才需要學的,我自己曾經也以為,愿意來學書法的人都是閑人,但是后來恰恰發現不是這樣的,是大家需要來學一顆閑心和得到一種閑情。人都不閑,大家都挺忙的,關鍵要手忙心閑,而不是盲目地“沒有時間”。

    暄桐的同學來自各行各業,基本上都是書法零基礎,年齡在25歲到45歲這個區間里應該是最多的。這些人應該說是這個社會的中堅階層,也基本都是全職工作的專業人士,承擔著各種責任與壓力。

    關于老師的這個角色,在書法這件事情上,我有很多很佩服的很好的老師,我對他們充滿感激。現在或者以后,我的身份也依然是個學生。所以在暄桐教室,像是一種傳承,我也在試圖把我得到的教育和精神,把它們傳遞出去,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轉譯者,是傳統文化與當下的一個通道,它們并非因林曦而來,林曦也是眾多的受益人之一。

    有很多專業的老師,更多經驗在于怎么把專業的技巧教給已經愛上書法的人。我覺得我的長項在于,為對書法還不了解或者說還沒有找到門道的人去開一扇門,領他進來,共同學習。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大家用比較純粹的、不功利的心來體會到書法的美和對自己的益處,毛筆是你的工具,書法是一個結果,但是源頭是長在自己身上的。



    同學作業
    同學作業

    2. 零基礎的人練習起來真的不會更難嗎?

    其實我每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就在想什么才是書法訓練真正的基礎。書法訓練的基礎其實是一個是思辨的基礎,就是生活態度的基礎,是某種哲學的、人文的基礎,而不是所謂的簡單的有沒有拿過毛筆。

    很多人很吃驚,教室里的同學從一張白紙開始,一段時間后回頭看,會覺得長進非常快,已經寫得很像樣了。

    因為技術其實相對來說還是容易的,而心這個專注的力量,如果只做加法,只是不斷讀書,執念會變得更多,如果沒有智慧層面的介入,越多的學習,會變成越多的負擔。來到教室第一天,我和大家說,學習目的就是兩句話:知行合一、心手相應。就還是在追求一種拋卻了功利性和目的性的純然的專注和回歸。

    我想書法寫出來的那個字,只是一個結果,是一種表達的最后部分,它不是一個原因,也不是一個起點,更不是唯一的目的和收獲。它表達的是人的情感和思考,如果你對世界不敏感,對生活不敏感,對情感不敏感,對審美不敏感,其實最后也輸出不了好東西。

    而現在的有一部分美術教育,強調的是輸出端,就比如技法上的訓練,但內容是如何生成呢,這其實是更本質的部分。就像主機和打印機的問題,輸出端打印機再升級,產出內容的主機沒有跟上,也是徒勞的。所以在我看來,手上功夫的零基礎其實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它是通過正確的方式訓練,再有相應的時間積累,便可以做到的事情。

    教室同學們的作業
    教室同學們的作業


    3. 暄桐教室還有一個核心,就是“教授跟美有關的課程”,這個美具體是什么、它跟現實生活有什么關系呢?

    在我看來,“真”其實是相對的,“善”是基于道德的標準,其實也是一個比較主觀的東西,是一種立場之類的。

    唯獨美我覺得是天生的,它好像是一個更高級的生命,被設計寫在我們原始的這個格式和程序文件里的。比如說聽到一段不和諧的、跑調的音樂,會自然地很難受,看到一張不和諧的、很丑的畫面,你也會自然地覺得不好看,而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小孩,看見一朵花或者一個漂亮的阿姨,就會笑得很開心。可能你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我覺得美是一個天然需求,審美其實是沒有具體的功用的,是一個典型的無用的東西。但正因為它無用,所以帶給人的享受是最大的,因為它不用投射目的,是對這個目的性太強的社會的一種平衡。

    我們很容易把美變成一個孤立的東西,就是一個一個的形式,但其實美不是一個技術,就和寫字一樣,它不是一個純粹的形式和技術可以達到的東西,它是由里到外的。不會存在外在跟內里矛盾,或者完全不統一的情況。審美應該是一個方向和標準,但是我們更關注的是,美從哪里來。

    其實在中國人的審美理念里,人生是高于藝術的,我們是為了生活而藝術,而不是為了所謂的藝術和審美,把我們的生活作為工具去使用。真正有審美高度的美,都不是奔著以美為目的去達到的,是它穿透了這個生命的過程中,深情和灑脫同時具備后釋放出來的東西,那個叫美。

    談到它的具體的樣子,我們可能認為就是藝術的這些具體形式和門類。但我覺得審美比較核心的,是一種能力,關于你的感知力和創造力。所以我們基于書法的訓練來提升感知力和表現力。我們經常提到眼睛的像素提高了,觀察的像素提高了,表達的像素提高了,同樣,不光是寫字的水平,做飯和做其他事情的能力也提高了。它是整體成長的。

    記得有一個學生說,一次下完課,天氣特別冷,從教室走出去,踩在北京冬天硬邦邦的地上,覺得很開心,因為看到樹枝把天空分割成不同樣式,就和看一張字的感覺是一樣的,因為沒有樹枝分割出來的兩個空間是一樣的,這和書法的原理一模一樣。

    這個因為審美而感到的快樂是跟人的生存目的,以及一切特別實際的需要無關的,但它能消解掉這些需求帶來的壓力和焦灼,是一種無用又特別有用的美。




    4 .所以您覺得美育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它都有哪些實際用途呢?

    是的。一方面我們現在提出了“無用之美”,但其實美跟生活貼得非常緊,是和每時每刻有關的一個東西,并不是獨立于現實生活存在的。

    所謂的實際用途,比如說,伊秉綬或者王寵或者姜夔,都是古代很好的書法家,他們要生在現代,絕對都是設計大師,他們有一種天然的對于結構、對字的建筑性非常敏感和非常強的認知。同樣的能力換到今天,我覺得伊秉綬能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建筑師。把字寫好,和你能不能把一道菜做好,能不能精心把家里布置好,能不能為自己判斷一個適合的發型……從本質上來說,是沒有區別的,能力也是整體提升的。

    還有一種審美,比如中國人認為要留有余地,有留白,有空間,有氣息的流動才有美。今天我們其實反而是比較崇尚把一切、不管是真善美還是假惡丑,完全地分裂開,對立起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中國人開始不留有余地了,不再是那種優雅的狀態了。我想優雅其實就是以自我為標準的一種極大的空間感,讓別人和自己在這個空間里面都很舒服,這種東西是更高級的審美。

    所以從一個字的美,到一件作品的美,再到人生某一個階段的美,到俯瞰整個人生,把它當作一件作品來修為的美,才是這個“美”的真正意義。而我們今天往往把審美就單純地拎出來,僅僅是一個視覺的形式而已。其實是吃虧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設計做得不好的原因,只是一個為了達到吸引外界、求被記住的形式,它是擰巴的,所以不好看。

    所以在這個時代中我們是有審美上的缺失的。當大家在實用的部分考慮太多的時候,審美的這個部分就會偏少,而人如果對自己的人生缺乏一種作品感,以目的為導向,很容易進入到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狀態,這個東西其實就會造成集體焦慮。

    今天不管是成人的終身學習,還是兒童的美育,其實都已經不再是一個錦上添花或者可有可無的東西。生存的危機在削減,整個時代的生活品位都在提升的階段,說得直白一點,審美本質上是一種剛需,體現在了各種能力的養成上。而在教育上,我們也不能再以生存憂患來驅動我們的下一代,尤其在中產階級里,這已經是一個完全失靈的東西。這也是暄桐同學的一個很明顯的感受,就是當無法再用未來的水深火熱嚇唬和趨使孩子,又不能給他樹立一種基于審美、基于自我內在追求的標準和方向的話,教育其實是無效的。這種反思和重塑在當下已經很普遍了。?


    暄桐的具體課程設置是怎樣的?

    1. 那暄桐教室具體的課程設定是怎樣的?

    書法有那么多種書體和字體可以選,但來到暄桐教室最開始,其實不關注你喜歡什么。就和院校的訓練非常像,進來先從篆書學起,就從基本的用筆學起,一直到篆、隸、楷、行、草所有的書體走一遍。

    我的角色很像個導游,帶著同學先走一遍,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意識到,哪一類書體是自己喜愛的,就是找到一個所謂的出廠設置嘛。因為選帖其實跟找愛人朋友是一樣的,就是你沒有遇到它之前,你是不知道它的特點以及你們的契合點的,很難先入為主地憑空喜歡上。

    我們臨摹不同的字帖,一個帖子就像一個性格獨立的人,它會展現一個獨有的世界給你。然后在練習的同時,需要有美術史、書法史的修養。所以我們會針對書法史中的每一個階段的問題,展開主題性的討論和學習,大家也需要分組來演講,闡述自己的觀察和見解,有一些像MBA的案例教學。

    另外大概每年我們會有20本左右的必讀書,然后60本左右的選讀,就是用有效的閱讀,來開闊思維和形成積累。在這個過程中,深化對于我們學習的這門手藝的認知。讀書的范圍其實還是比較廣的,哲學的、宗教的、自然類的,等等,多在于人文和藝術范疇里。

    其實不管是寫字還是畫畫,學中醫還是讀書,都是教學中的一個“加法系統”,與它同時進行的,是相應的“減法系統”,我們可以一會說。因為只強調做加法,不斷讀書、臨帖,規矩和執念也會變多,也會助長傲慢,這其實是會給生活帶來負擔的。



    文徵明作品
    文徵明作品

    2 . 那再請談談課程中的“減法系統”吧。

    前一段時間讀中峰明本禪師,他說到一個詞是“漁獵見聞”,這很貼切,我們很多人,很多時候,在不自覺中,會用一些外在的東西,來為自己已有的經驗和觀點提供證據和支持,其實在這種情況下,知識的攝入容易滋長傲慢和自負。如果不清空自己,沒有一個“空杯子”的狀態,那么不管裝什么東西進去,最后都是為了給過去認知的一個求證。

    所以除了寫字、讀書這些知識的加法之外,還有一個減法的系統就是靜坐。靜坐在東西方都是專注力訓練的重要方法。

    我們習慣了隨時隨地地思緒涌動,隨時隨地處于忙碌和壓力中,很多人往往可以在忙亂中游刃有余,一個人待著的時候、閑下來的時候就慌了,需要不斷從外部吸收信息來安定自己。

    這樣的消耗很大,也不是一個可長期持續的好方法,而靜坐是一種很重要也很有效的嘗試,把人從紛亂中扯脫出來,只是專注在當下,不帶有目的,不再向外界索取或輸出,調伏內心,這也是開始學習的一個良好的開端。

    通常在教室第二年,我們會講《童蒙止觀》,“止”的意思其實就比較像“減法”,是專注,和把對外界放射出去那些東西收斂回來,聚集在內心。“觀”是講的敏感度,沒有這種專注力的敏感度,其實是個負擔,它增加的就是純粹的焦慮。古人形容說智慧像一個玻璃罩里面的蠟燭,如果沒有這個罩子,燭火和光其實是不斷晃動的,所以靜坐類似于這個燈罩,幫你帶來專注的定力,避免無意義的消耗和渙散。

    非常典型的,寫字其實是靜坐的一個入門版,是“動中禪”的一種。

    整個中國美學的系統可以說是一個道家加禪學為主的系統,所有的這種審美都是從內在生成的,中國文化始終是一個向內探索的過程,向內覺察的本質就是禪。寫字和瑜伽、太極一樣,都是一門功夫,功夫就是心法與拳法一并重要,內在的東西其實還要勝于外在的那點功夫,就像寫字,許多人技術已經相當強了,但和古人一比,還是差了,不是說古人的標準就是唯一的標準,抽絲剝繭來看,還是心法的不同、生存狀態的不同帶來的差異。

    為什么需要這些課程,道理可能幾分鐘就講完了,非常簡單,但是如果要知行合一的話,它是一個非長久歲月不可、漫長養成的過程。所以暄桐的課程的設立其實是在一個穩定的時間段里,穩定地去影響和形成的。就跟魚缸換水一樣,它是一個加減法的平衡。不可能一下把魚缸的水全部倒掉,是一點一點,舊的水出去,新的水進來,是一個需要時間,而且非常平衡的過程。

    所以從入門的角度來說,書法確實門檻不高,每個人都可以很快地寫一寫,但一接引大眾,一廣結善緣,難度徹底就消解了,大家也不用臨帖,或者一說它難,就變成是一種極其玄妙、高不可碰的東西,這些都不對。不能因為門檻低而消解了它內在的難度和價值,這樣書法就被誤讀是被浪費了,這樣很可惜,但也許也是一個必然經過的階段。


    3 . 您談到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臨很多帖,它的意義是什么呢?

    臨摹古人的作品,和當下這種強調個性和創新的狀態好像是矛盾的,也就是這種傳統的學習和創新性好像是矛盾的。

    其實不是,像雷德侯的《萬物》中說到的模件理論,當過分強調這種絕對唯一性的創新,或者把創新作為唯一價值,而不把“美”作為較高價值的時候,會帶來一種審美的混亂和失衡,也勢必會帶來作怪。中國的方式是說,我們可能每個人都在畫著同樣的母題,寫著同樣的毛筆字,但是每個人都會把自己放進去,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東西,都是前人也歷經過的,然后我們了解和學習,從這些前人積累的大山上,長出屬于自己的那一根小草或小樹,在這些積累中,找到或啟發了屬于自己的那一點默契和靈光。

    萬物也是這樣衍生的,是在既相似又不同中去生生不息地發展的。所以暄桐教室的每一個同學可能都在寫顏真卿,但每一個人都會認為他寫的顏真卿是不一樣的。

    這是中國文化的智慧,是人在還沒有能力俱足或者因緣俱足的時候,不會去苛求這種純粹的創新,反而是會給你一套程式,一套系統,讓你在里面先感受起來,然后慢慢創新。這就是我們的傳統,就如同它慢慢積累的年歲一樣,是很寬容慈悲的一個東西。



    暄桐教室的花與甜點
    暄桐教室的花與甜點

    4 . 暄桐教室很重視課間茶歇時的甜點和飲品,每次的花朵布置也很講究,為什么會有這種“享樂”的風格設定?

    我有一位老師,他是位古董收藏家,有一次他抱著8歲的女兒,特別喜悅地跟她說,你都不知道,爸爸玩兒的這些東西有多好玩兒。每次想到這個場景就覺得太可愛了,我想每一個暄桐的同學也都想跟別人說,你都不知道寫字有多好玩。如果它真的不夠好玩的話,是得不到這么多認同和追隨的。

    我們在說文人傳統的時候,其實強調的是這個以“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的相互平衡為核心理念的讀書人的群體,是他們所持有的這樣一種傳統。

    任何一個時代的讀書人,在他們所處的時代和社會中,其實都有一個自己的平衡系統,在兼濟天下之前,先獨善其身和周遭的生活。有的人可能特別愛游山玩水,比如宗炳;有些人可能特別愛做飯,比如像袁枚;有些人特別愛唱戲,比如張岱,有些人特別愛談戀愛,有些人可能特別愛某一個技藝……就像張岱說的“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矣,人無疵不可交,以其無真氣矣”。我們學傳統,學古人的智慧,也是為了來幫助當下的自己,過得更滋養,更自在。

    可能是存在某種被標簽化的傳統,變成了禮學對人進行的壓制,就讓人感覺,傳統就是與人的天性情感特別對立的東西,是一種規矩和道德性的約束。其實可能是大家對“禮”的誤讀。其實就跟所有的規則和流程一樣,它的出現,最終是對人的一種限制和保護,但你不能把它絕對化。其實傳統是一個多元的寶庫,你需要什么,你就取用什么。

    在現在,也會有很多人在學傳統的時候非常強調那種禮儀和形式,也沒有問題,不過有一點不好忽視,就是我們的傳統精神,尤其是藝術上的傳統,還是一個非常莊子的體系,講究平淡天真,看重的是保持人的天性的可愛。傳統本來就是來給我們當下幫忙的,不能變成你跟著它盲目地跑,只拿著一個外部的殼,而那個僅僅是形象的東西其實是不可靠的。

    我覺得就像我們沒有見著古人很遺憾,古人沒有見著我們也很遺憾。這是一個非常平等和自由的狀態,當下的滿足與傳統的道理其實并不是對立的。


    學習的時間從哪里來?

    1. 現代人都是百事纏身,忙得不得了,靜下心來學習的時間從哪兒來呢?

    現代人百事纏身,我們都默認了忙這個模式,以及不忙的時候還會有些心慌。如果質疑一下,為什么會出現百事纏身這種情況,我想首先其實就是安全感太差,需求太多,不愿意舍棄的這個狀態,才導致了你那么忙。忙是因為不聚焦,貪求太多以及對于自我能力缺乏正確的評估。一個雞蛋想放在太多的籃子里,所以才忙。我見過許多真正有本事的人都玩得高興得很,事情也沒有少做。

    還有就是在很多時候,忙其實是一個借口,有沒有時間,是由重要性決定的,如果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人或者事來找你,那肯定是隨時有空,反過來,一個你覺得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找過來的時候,你第一反應就是“我太忙了”。

    照理說來暄桐教室學習這些“沒用”的東西的人,應該是“閑”的,但往往是那些比較忙碌、身擔重責的人在這里長久地待了下去,因為越是這樣,他的心靈越需要專注,他需要通過這些基于書法、基于學習的過程來增加心的能量。

    而且書法這種練習,它帶來的進步是一個“花果同時”的概念,它是同時的,不是說我先把它練成了,再把它用到那兒,不是這樣的,因為它最終的成長,是在心這個層面上。一方面就是熏染著,一方面有一個可以充電的模式和地方,給自己建立一個系統,就和中國古代文人的書齋一樣,是讓你暫時放下責任和外界的一切牽扯,為自己而活的一段時空。

    所以我始終覺得書房不是一個具體的位置,不一定就是具體的暄桐教室或者你家里的那張桌子,而是你心里的一種狀態,而有沒有時間,也取決于你自己心里的需求和判斷。


    愿  景

    暄桐的創辦人和老師林曦
    暄桐的創辦人和老師林曦

    1. 為什么會有暄桐,做老師是您的人生規劃嗎?

    我是一個畫畫的人,一個藝術家,相當于一個小手工業勞動者,工作本質上就是完全面對自己。但人其實不能完全面對自己活著的,你練了一身傳統的功夫,也不可能全然封閉,沒有回饋。所以教室對我個人而言,是一種自我的平衡,是我與外界互通往來的交流渠道,我很高興給自己找到這么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持續地投入,也收獲了很多。

    比如在向沒有太多基礎的人進行傳播的時候,其實是對自己學問的一種考驗。我覺得大道至簡,能把復雜的道理或者一門復雜的技術,極度準確地簡化和翻譯的話,其實也印證了自己學問的進步。暄桐今年進入第七個年頭,我想我還是有些恒心的,這種工作的穩定性確實是學藝術的人比較容易稀缺的一個特質。

    但教學它也不是一個純粹輸出的東西。教學相長,我覺得在教學的過程中,好多基礎性的東西會一再被演練和重復,這確實會帶來很大的進步。被訓練出來的還有耐心。過去我是一個比較容易急的人,現在六年課上下來,其實我覺得我已經變成一個不怎么著急的人,耐心出奇的好。所以在暄桐教室,同學有同學的進步,我也有我的果子,嘗到我的甜頭。

    第二個就是,其實我們的時代到了一個需要這樣一種生動的民間系統去補足時代焦慮的時候了。它的一個背景是,很多年來,我們接受的都是來自西方的這種線性發展的邏輯,只往上不往下,只開闊不收縮,往外不往內,只信可見的不信不可見的系統。它會有很強的進攻性和開拓性,但最后你的后面還是要有源頭和補足。在這樣一個階段中,傳統會顯得越來越可貴,也越來越有當下的實際意義。

    所以我們都需要有這樣一間教室,有一群人在里面學得很開心,這樣的傳統是有源頭的,是生長著的,同時也是在被創造和更新的。?




    每兩周聚在一起上課的教室同學和老師
    每兩周聚在一起上課的教室同學和老師

    2 . 您覺得暄桐教室很受歡迎的原因是什么?

    是的,很多人喜歡暄桐,還有很多外地的同學,每兩個星期飛到北京來上課。我不相信這是林曦的個人魅力帶來的,我只是一個好的傳統的轉譯者,把內容分享了出來,但本質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古代的文化和積累太可愛了,以及被藝術熏習過的眼睛再看到的世界太可愛了。

    從外在來看,暄桐符合大家對傳統美的這種當代性的想象。因為它與我們自己真正的需求相符合,沒有隔閡了。同時大家也不可能因為一張甜點的照片,一些人在一起寫字的照片,這么簡單地就把自己托付了,然后還花了這么多的精力在上面,是因為暄桐像一個篩子,篩出來了我們在大人人群中很難找到的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暄桐同學的感情都非常好,因為在這里,我們又單純,又相似。

    第二個原因是暄桐的這種系統化的學習,它不是今天教你寫個春聯,明天再來畫個扇子這樣單點式的構成,它是一個系統的養成,之后才可能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理解,比較像是一種加乘復利的累積。

    這樣的學習除了有序列和秩序,還有難度,和游戲一樣,這樣它才會有值得跟從的價值。可能現在往往把速成的捷徑看作是一種魅力,我們反而跟這個東西背道而馳,這個角度上,難度和持續是暄桐的魅力。




    上課前,同學們會將作業貼在墻上
    上課前,同學們會將作業貼在墻上

    3 . 您覺得暄桐教室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

    我覺得暄桐就是讓“同好”、讓有著相同頻率的人聚到一起來的地方。它不是一個單一的教室,它是一個為大家提供更多生活支點,提供化解壓力的平衡的所在,它的作用就是讓大家能棲息在這里,覺得開心。說到“使命”,這是一個非常西方的詞,有一點“我得有所作為”的勁兒,但暄桐教室真的是從我自己的生命需求里生長出來的一個東西,是一個很自然的存在。所以從這個角度,我覺得暄桐所有的愿景都是在當下的,就是每當我站在那個教室里,感受到它的時候,它就已經是對我而言的全部了。從發展的角度來說,因為我們在做著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說大一點,就是復興中國民間書院學術的這個傳統,以及讓大家重新回到讀書、寫字這種中式修養的養成的這條路上。我們只要好好地做,教室它會有它自己的福報的,它自己會長的。如果非要跳脫開來,來為暄桐定一個未來方向的話,它就是一個起點,是一扇門窗,我們借著古人給我們的這套方法和財富,來有益身心地幫助自己。所以它的使命就是讓傳統變得時髦起來,當想起寫字這件事情的時候,不是博物館里面看到的一件和我們沒關的東西,它是你的生活本身,跟吃的面包,每天穿的衣服鞋子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


    暄桐四年級同學與老師林曦的合影
    暄桐四年級同學與老師林曦的合影


    前文略長,因此總結一下:


    暄桐教室

    暄桐是一間教室,基于中式文人審美,教授以書法為主的傳統文化與技藝,推崇非功利的學習態度。教室認為寫字是一種生活方式,師生共同以書法為原點延展深入傳統與藝術的種種樂趣,探索著心手相應,知行合一的可能。


    老 師

    林曦,水墨畫家,手藝人,老師,設計師,致力于中國文人傳統美學的轉譯與傳播。

    1983年生于重慶,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

    于2011年創辦暄桐教室,課程包括書法、繪畫、中醫、靜坐、經典閱讀等內容。至2017年已累積了約500節課,近1500學時的教學經驗,完成了從畫“面條道兒”到篆隸楷行草的完整書寫練習的過程,為許多熱愛、喜愛傳統文化的人提供了系統學習和實踐的可能。

    她還創辦有美育&文化工作室「小世界」(L Studio)和基于中國文人審美的獨立設計品牌「山林曦照」,前者致力于出版、視頻、展覽等原創內容的制作,后者至今已設計并產出400余件圍繞書房文化與行止空間的器物。


    希望一起共度的人

    希望你對于中國的文化有興趣,熱愛生活,有學習的耐心,愿意放下自己固有的慣性去突破與成長,投入非功利的學習。不會止于得意于某種技能的熟練高明,而會喜悅于找回珍貴的持有,積極也從容。


    課程介紹

    課程分為線上與線下,以書法教學為主,并涉及哲學、中醫、繪畫等內容。結合靜坐、實踐練習、閱讀、作文、作業、小組專題討論與演講等功課,也包括聽音樂,看電影,看展覽等各種有趣的作業,建立穩定且可持續的學力系統,完成從心到手的統一,借力傳統,滋養當下。


    愿景

    心手相應、知行合一。


    林曦老師曾經錄制了這個小片子

    關于我們為什么要寫字,有什么好處

    可以點擊看看??

    【鬧事集之寫字】


    一直以來,許多讀者都在期待和詢問暄桐教室的課程情況,暄桐教室正在籌備線上課程等事宜,如果大家對傳統與藝術感興趣,可搜索微信號:xuantongxuexi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暄桐教室的公眾號,可以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哦 

    愿你生活,學習,工作,

    時時都有快樂。


    -  E N D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一区无码东京热| 最近中文字幕日韩有码|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国产精品不卡区一区二|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五月天|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二三区久久蜜芽|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国产AV无区亚洲AV麻豆| 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男| 国产乱子伦农村叉叉叉|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做暖暖视频在线看片免费|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欧美|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综合97丁香色香蕉|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麻豆国产AV剧情偷闻女邻居内裤|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东京热大乱系列无码|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动漫|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网站|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老熟妇乱子交视频一区|